摘要:常德日报记者 曾玉英 通讯员 李璐 文/图日前,记者从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常德综合试验站获悉,“十四五”以来,试验站在重大关键问题技术攻关、支撑产业提质增效和对接服务企业、科技支撑县域经济等方面不断攻难关、破难题,筑牢产业发展根基,取得了亮眼成绩。
常德日报记者 曾玉英 通讯员 李璐 文/图 日前,记者从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常德综合试验站获悉,“十四五”以来,试验站在重大关键问题技术攻关、支撑产业提质增效和对接服务企业、科技支撑县域经济等方面不断攻难关、破难题,筑牢产业发展根基,取得了亮眼成绩。
马铃薯新品种筛选
2011年,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常德综合试验站在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挂牌成立。作为全国35个马铃薯综合试验站之一,该试验站以常德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为技术依托,经过15年的建设发展,取得了一批创新性成果,示范和推广了一批集成技术、优良品种和实用装备,有力促进了产业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有效支撑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
芦笋套作马铃薯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评议现场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常德综合试验站共引进马铃薯新品种/系205个,筛选出优质高产品种10个、耐弱光高产品种10个,展示新品种46个,表现相对突出的有11个。集成中薯早47、华薯1号、华薯5号、华薯16号新品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4项。
针对南方冬闲田马铃薯涝渍害问题,试验站开展了耕作模式、播种方式和地膜覆盖等研究与示范,集成1套冬闲田马铃薯耐渍栽培技术。为改良冬闲田土壤环境,试验站集成土壤调节剂与配施菌肥栽培技术1项,联合岗位专家持续开展晚疫病药剂筛选与绿色综合防控技术集成1项、疮痂病绿色综合防控技术集成1项、基于NE系统的精准施肥栽培技术集成1项,与本地桃源县富硒产品研究所联合集成马铃薯微肥增施提质栽培技术1项。
专家现场交流
试验站在示范区推广种植优质高产新品种,以及马铃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丘陵区分段式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芦笋套作马铃薯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马铃薯葡萄套作轻简化栽培技术、马铃薯晚疫病绿色综合防治技术、冬闲田马铃薯疮痂病综合防控技术等。在3000亩示范田里,马铃薯产量每亩1744.3—2621.9公斤,比当地对照增产6.19%—28.12%,每亩降低成本300—450元/亩。
专家指导有机马铃薯种植
此外,试验站累计开展技术培训23场次,现场观摩会4次,生产调研与技术咨询190余人次,培训基层技术人员、种养大户和农民1600余人次,发放培训资料3000余份,通过培训和集成技术示范,提高了技术员指导生产和农户科学种植水平。试验站还完成了应急性技术服务、马铃薯生产经济分析与市场预警研究、产业基础数据平台建设、扶贫工作等任务,获湖南省农业丰收二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授权软件著作权2项,起草并发布湖南省地方标准2项,合作撰写出版专著1本,发表学术期刊论文14篇。
马铃薯疫病防治
益阳市专家指导马铃薯种植大户生产
下阶段,试验站将紧紧围绕“南方冬闲稻田马铃薯”,继续开展“节本、省力、绿色、高效”关键技术攻关、集成与示范应用,在单产提升上做精细、重点项目上强机制、防灾应急上增协同和产业服务上谋发展,整体提升周边农户马铃薯种植水平,有力推动区域内马铃薯产业发展。
来源:乡村生活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