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未经备案将不得推送OTA,未来车辆召回品牌或有可能增多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5 13:32 2

摘要: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的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在全面征求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15日。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的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在全面征求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15日。

新规要求:

企业应在机动车合格证系统中完整和准确填报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储能装置单体和总成的关键信息,并严格执行软件在线升级(OTA)活动分类管理的要求;未来在未经备案的前提下不得开展OTA升级活动,不得将未经过充分测试验证的软件版本推送给用户,不得通过OTA方式隐瞒产品缺陷,需确保生产的搭载组合辅助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与准入产品一致,并承担产品安全责任。

能否读懂呢?

看似只是一则汽车行业的新规则,但是却与汽车用户们息息相关!可以说此举意义非常之大。

OTA是over the air的缩写,可以翻译为空中下载技术,一般都称之为远程升级;车企通过这种技术可以不让车主将车辆开到售后即可实现车机或整车的系统参数修改,当然也可以称之为系统升级。这种升级方法一般为车企编写好升级包并发送给车主,由车主决定升级还是不升级;不过客观上也存在强制性升级的情况,也就是不论车主是否想要升级都不得不升级。

这就会带来诸多问题。

远程升级技术可以帮助车辆不断的优化,却也能帮助车企隐藏产品缺陷、避免被强制性召回,以不合理的方法维护虚假产品评价和品牌评价与品牌形象。

简而言之,假设某一个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存在系统漏洞;比如车辆行驶中可能会自动熄火、车辆行驶中可能会自动启动发动机,或者倒车时的车机屏幕可能弹出其他对话框以遮挡倒车影像界面,这都是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的系统漏洞,理论上都是应当备案并进行召回;哪怕是同样通过OTA的方式进行修复,但是客观存在的设计缺陷也应当被公众知晓,否则对于其他按照规定进行召回的汽车品牌是不公平的。

然而,客观上确实存在这种情况。

其通过OTA的方式把售后从用户端收集到的问题进行阶段性汇总统计与修复,并且不会告知监管部门,进而通过作假的手段实质性的进行了一种不正当的竞争。

这种情况是应当禁止的。

同时应当禁止所有汽车生产企业向用户推送“beta版”系统。

在智能数码终端领域经常能看到“beta系统”这个名词,其含义是“测试系统;”可以理解为不稳定的系统,是需要部分用户去帮助开发企业去测试的。在汽车领域里也已出现beta系统的推送,并且不仅仅是关于车机的测试系统,确实出现过关于辅助驾驶功能的beta版本!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2级标准的“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功能本就非常有限,保证行车安全的责任人是司机而非系统;然而即便如此也有车主依然把辅助驾驶系统错误理解为自动驾驶功能来使用,并以KOL/KOC自居,如果给这样的用户提供beta系统的话,难保证其会将自己视为企业的“试车员!”进而把公共道路当成试车场。

所以应当禁止汽车生产制造企业向用户推送未经过测试验证的软件版本,这一点是所有车企都应当做到的。

总结:

新规可以理解为禁止车企“偷偷摸摸OTA”以掩饰产品设计制造缺陷,有问题就得通过相关平台进行召回公示,用户也不应该把修复问题的OTA理解为产品升级,这是典型的“被卖了还帮车企数钱”的做法。未来存在不确定性的、不足够可靠的系统也不会再被推送,任何车企都不应该也绝不能把车主当成小白鼠,在无视用户和公共道路安全的前提下推出并测试并不成熟的汽车产品。

相信9月15日会是一个行业转折点。

从这一天开始,以智能网联汽车产品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数量可能会有所提升,相对传统的代步汽车产品的评价与销量或可能出现反弹;但同时也能倒逼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们加强产品品质把控,会更加务实而非夸夸其谈,汽车产品的整体质量表现会有所提升,拭目以待。

来源:天和Aut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