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CDK4/6抑制剂、ADC药物和新型联合策略的不断涌现,HR+/HER2-乳腺癌的治疗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
国家癌症中心等机构的大样本真实世界研究显示,伴高危因素的淋巴结阴性患者术后5年复发率达15%,与N1期患者复发率近似。
始终被认为是高风险群体
N1患者无论是否伴其他危险因素,5年复发率可达12.8%-15%
N0伴高危因素者:如T≥3、G3、Ki-67≥20%或多基因检测高危,5年复发率达12.6%-17.4%强化辅助治疗策略随着CDK4/6抑制剂和PARP抑制剂等新型靶向药物临床研究结果的公布,HR+/HER2- EBC的治疗模式已从传统内分泌治疗演进为内分泌联合靶向的强化治疗策略。monarchE研究证实阿贝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在N2+及N1伴高危因素的HR+/HER2- EBC患者中的显著获益
2025年公布的一项Ib期研究显示,Gedatolisib(一种pan-PI3K/mTOR抑制剂)联合哌柏西利和来曲唑的三联方案在初治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中展现出优异疗效。
客观缓解率(ORR)高达79%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达48.4个月
中位总生存期(mOS)达77.3个月
疗效与PIK3CA突变状态无关
这一三联方案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61%)、皮疹(39%)和口腔炎(29%),但整体耐受性良好,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导致停药的比例为9.8%。
对于内分泌治疗进展后的患者,ESMO指南推荐基于分子检测的精准治疗策略。
氟维司群+卡匹色替(IA,MCBS 3)
氟维司群+阿培利司(IB,MCBS 2)
ESR1突变艾拉司群(IA,MCBS 3)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已成为内分泌治疗失败后的关键武器。
基于DESTINY-Breast06研究,T-DXd在HER2低表达或超低表达患者中显示出显著疗效。
全球获批用于HER2低表达乳腺癌
在HR+/HER2-患者中,mPFS达13.3个月 vs 化疗组8.5个月(HR 0.66)
客观缓解率达57.9% vs 化疗组30.7%
2025年8月在中国获批用于既往接受过内分泌治疗且至少一线化疗的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
| 药物指标 | T-DXd | Dato-DXd |
| 靶点 | HER2 | TROP2 |
| 中位PFS | 13.3个月 | 6.9个月 |
| 客观缓解率 | 57.9% | 36% |
| 中国人群mPFS | - | 8.1个月 |
| 中国人群ORR | - | 38.6% |
TROPION-Breast01研究显示,Dato-DXd与化疗相比: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37%(HR 0.63)
中位PFS延长至6.9个月vs 化疗组4.9个月
mPFS 8.1个月 vs 4.2个月(HR 0.54)
2025年ESMO BC公布的研究发现,年龄、激素受体状态、体能状态以及脑转移数量等因素与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长期生存显著相关。这些发现对HR+/HER2-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也有参考意义。
05 未来发展方向 双特异性ADCEGFR×HER3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偶联物Iza-Bren(BL-B01D1)在既往接受过多线治疗的晚期HER2阴性乳腺癌中表现出优异疗效和可管理安全性。
在HR+患者中,客观缓解率达45.5%
疾病控制率达94.5%
安全性良好,最常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
免疫联合策略SOLTI-PROMETEO研究探索了Talimogene Laherparepvec(T-VEC)联合阿替利珠单抗用于标准新辅助化疗后仍有残余病灶的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
26.9%患者实现RCB 0/1
pCR患者4年无病生存率达100%
为预后不良人群提供了免疫联合治疗新思路
治疗顺序优化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治疗顺序可能显著影响患者疗效。对于HER2阳性MBC患者,先使用图卡替尼再使用T-DXd的方案,中位PFS2为17.48个月,显著优于相反顺序的5.72个月。这一发现对HR+/HER2-乳腺癌的治疗顺序选择也有启示意义。
HR+/HER2-乳腺癌的治疗已进入精准医疗时代。从早期风险分层与强化辅助,到晚期基于分子特征的靶向治疗和ADC药物应用,全程管理策略更加精细化、个体化。2025年ESMO BC展示的新进展,如Gedatolisib三联方案、Dato-DXd等ADC药物、以及双特异性ADC和免疫联合策略,正不断拓宽治疗边界,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未来研究方向应聚焦于优化治疗序列、探索耐药机制及开发新型联合策略,最终目标是让更多HR+/HER2-乳腺癌患者实现长期生存甚至治愈。来源:eric28846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