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榴莲,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那个“味道冲天”的水果,但它的营养价值确实不简单。每100克榴莲,热量能飙到147大卡,几乎是苹果的两倍。蛋白质、脂肪、糖分样样不缺,甚至连维生素B族都挺丰富。
一颗榴莲能顶三只鸡的营养?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但可不是人人都适合吃。
说起榴莲,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那个“味道冲天”的水果,但它的营养价值确实不简单。每100克榴莲,热量能飙到147大卡,几乎是苹果的两倍。蛋白质、脂肪、糖分样样不缺,甚至连维生素B族都挺丰富。
更厉害的是,榴莲里含有一种叫做硫化物的物质,能刺激身体提高代谢率。简单说,就是吃了之后身体像打了鸡血一样,热得快、反应也快。再加上它还有不少钾元素,对心脏和肌肉都有好处。
难怪民间有句话说,“一个榴莲顶三只鸡”。鸡肉补的是蛋白,而榴莲补的,是“全面型”的能量,特别适合体质虚弱、刚生完孩子、或者寒性体质的人吃。
但可别高兴太早,榴莲虽好,真不是谁都能吃。
榴莲虽然营养高,但那股热劲儿可不小。身体本来就“上火”的人,吃多了榴莲,就像火上浇油。
有位六十多岁的老李,夏天吃了半个榴莲,当晚嘴角溃烂、喉咙痛到说不出话,第二天还发起了烧。医生一问,才知道这是典型的“内热过旺”。榴莲属于“热性水果”,吃多了容易引发体内发炎。
除了这类“火气大”的人,还有三种人吃榴莲要特别注意。
榴莲的糖分高得惊人,每100克含糖差不多有27克,接近半碗白米饭。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相当于在血糖这条线上跳钢丝。
不少人以为水果是天然的,就算甜也比蛋糕健康。可事实正好榴莲的升糖速度非常快,吃下去后血糖会像坐电梯一样蹿上去,特别是饭后吃,更危险。
有研究指出,糖尿病人吃榴莲后,血糖波动比吃同样热量的香蕉还要剧烈,甚至可能诱发高血糖昏迷。有位糖尿病大叔就是在中秋节吃了半颗榴莲后,被送进了急诊室。
对于血糖不稳的人来说,榴莲比糖还难防。
虽然榴莲本身不含胆固醇,但它热量高、脂肪多,吃下去后,身体会自己“造”胆固醇。
尤其是三高人群,血脂和血压都不稳定,一旦摄入太多高能量食物,血液就像被倒进了浓油,流动变慢,血管压力也跟着增加。
有一项来自马来西亚的研究显示,高血脂患者在连续三天每天食用200克榴莲后,低密度脂蛋白(就是“坏胆固醇”)明显升高。虽然只是短期实验,但足以说明榴莲对血脂的影响不容小觑。
别看它是水果,本质上,它更像是一种“甜食炸弹”。
榴莲虽然软糯香甜,但消化起来并不轻松。它的纤维多、脂肪高,对胃功能弱的人来说,是个“消化挑战”。
有些人吃了榴莲后,会感到腹胀、反酸、胃疼,尤其是空腹或一次吃太多时,更容易出问题。
胃本来就像一个“锅炉”,榴莲下去,相当于直接添了一大堆柴火。锅炉没烧透,火就乱了,胃肠道负担加重,症状自然就来了。
哪怕没胃病的人,吃太多榴莲也可能拉肚子,尤其是和牛奶、酒类一起吃,更容易“惹祸上身”。
榴莲最厉害的地方是它的“热量密度”。一个中等大小的榴莲,能顶得上一顿饭的热量。对于手脚冰冷、月经不调、产后虚弱的人,榴莲确实有一定调理作用。
它里面的维生素B6,能帮助身体合成血清素,情绪会更稳定;还有丰富的钾元素,对调节心跳、缓解肌肉疲劳有帮助。有些女性冬天容易手脚发凉,吃点榴莲确实能感觉暖和些。
不过补不等于多,适量才是关键。吃榴莲不是比谁吃得多,而是看谁吃得巧。
有些人吃榴莲喜欢配啤酒,说是“冰火两重天”,但这种组合其实很危险。
啤酒凉的,榴莲热的,两种食物在体内“打架”,容易导致胃肠胀气甚至急性胃炎。更有甚者,体质弱的人可能出现高热、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症状。
还有人喜欢把榴莲和牛奶一起做甜品,想做成“榴莲奶昔”。这组合甜度爆表,糖分堆叠,胃肠又难消化,吃完后身体会像熬夜后的感觉,沉重又疲惫。
吃榴莲最好单吃,别混着其他“重口味”的东西一起上桌。
很多家长想让孩子补一补,给孩子吃榴莲。但孩子的胃肠道还在发育,榴莲这种高热高脂的东西吃多了,会影响消化吸收。
老人更要小心。有些老年人有冠心病、高血压或糖尿病,吃榴莲前一定要问问医生。特别是晚上吃榴莲,容易影响睡眠,身体热得发慌,反而睡不好觉。
如果真想吃,建议分成小块,一次吃一两瓣,别整颗“开干”。
买榴莲制品时,比如榴莲饼、榴莲千层、榴莲酥,要特别留意包装上的营养标签。下面这个表格可以帮忙看懂榴莲的营养大概情况:
通过营养表不难发现,榴莲确实是个“能量王”。吃之前,最好心里有个数。
榴莲好吃是好吃,但吃得太猛,身体就会“罢工”。健康人群吃榴莲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吃榴莲最好安排在中午,避免晚上吃让身体过热;不建议空腹吃,容易刺激胃;吃完榴莲之后,别再吃油腻、甜腻的东西,留给身体一点“喘气”的空间。
如果一天吃了榴莲,那就别再碰蛋糕、奶茶、炸鸡了,不然整个人的热量摄入就“爆表”。
嘴馋但别让嘴馋变成麻烦。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林丽.榴莲的营养成分及其食用禁忌[J].食品安全导刊,2023,44(12):58-59.
[2]李志军,王晓梅.热带水果对血糖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2,42(10):815-818.
[3]陈玉梅.高脂高糖食物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4,34(05):67-70.
来源:刘医师科普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