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寒武纪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25 08:03 2

摘要:现在:手机是科技发展中国本土化的分水岭,手机和家电带动了中国科技自主化,产业链规模化。推动了互联网在中国优先发展起来,互联网的硬件在中国本土大规模生产,中国的用户数量支撑互联网平台实现爆发性增长,从互联网平台,智能终端软硬件,用户数量,这三个互联网基本条件确立

一,过去:科技的发展从硅谷开始,从半导体出现,到单片机编程,电脑,各种家电,手机,互联网,新能 源汽车,机器人等AI终端。

发展过程:汽车:欧美-日韩-中国-第三世界

半导体,单片机和电脑:美国-日韩-中国台湾-中国-第三世界(美国剩下高端,中低端都在中国)

家电,手机 :美国-日韩-中国-第三世界(家电只剩下中国,手机剩下中国和美国)

互联网:美国和中国

新能源汽车:美国和中国

人工智能: 美国和中国

二,现在:手机是科技发展中国本土化的分水岭,手机和家电带动了中国科技自主化,产业链规模化。推动了互联网在中国优先发展起来,互联网的硬件在中国本土大规模生产,中国的用户数量支撑互联网平台实现爆发性增长,从互联网平台,智能终端软硬件,用户数量,这三个互联网基本条件确立了中国的互联网第一的位置。从BBS到网络聊天,搜索引擎,贸易平台,游戏,支付,购物平台,本地生活,用户导向的即时通讯。AI时代即将迎来新变局。内容从B端到C端到互动,到反馈,到定制,归纳总结。

新能源汽车:下半场的自动驾驶已经落后特斯拉了,汽车生产自动化,模块化也没有特斯拉强, 国内各个厂商中心都没在自动化和生产规模化上面,定位高的车企会先被打下来。

人工智能: 在算力和算法上我们落后了美国,数据和用户规模上我们是有绝对性优势的。英伟达已经从算力芯片,做到算力服务器,企业服务器,甚至个人服务器,自建算力中心,开发自动驾驶,提供算力和模拟数据与工业互联合作开发机器人。OPEN AI已经开始在盈利,特斯拉更是稳健,XAI加上X是C端的美国第一。这几个头部的企业支撑着AI行业的泡沫,甚至还会继续发酵。OPEN AI要投1万亿美金搞算力。马斯克在算力上的投入计划超过OPEN AI,要上5000万个H100。特斯拉汽车是赚钱最多的汽车企业,自动化生产和模块化生产是效率降本的有效条件,是美国制造业回归的根本。也确立了世界第一车企的地位。星际之门才是比较有风险的投资,落后了之前的公司,盈利点没有凸显,下半场的C端市场一片空白。

三,未来:AI人工智能的后期发展。基础条件依次是算力,算法和数据,最后是抢工业机器人市场和C端用户(家用机器人,自动驾驶,工作助手,潜沾式游戏,互动应用)。算力的基础是算力芯片,算力芯片的难点是芯片设计,中国思元和昇腾基本满足算力服务器需求。按照特斯拉和OPEN AI的算力需求来评估,OPEN AI计划1万亿美金,特斯拉5年投相当于5000万个H100的算力,以目前英伟达的价格计算大概1.5万亿美金。紧两家需求大概2 .5万亿美金,约18万亿人民币,中国市场C端数据是美国的4倍,算力需求是美国的3-4倍。18*3=54万亿人民币,这个金额要买思元和昇腾的算力芯片。当然国内的算力芯片单价会低很多。可长期的算力需求远不只这个数量。英伟达的后门事件已经确定不可能大批量使用,也许有部分商用会采购。

算法:中国大部分算法公司都紧限于互动交流,在C端应用上如自动驾驶,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上都非常落后美国公司,一方面也是算力没有支持,一方面资金投入相对微小。只有华为系在工业机器人有部分场景有应用。像特斯拉机器人这自有种算力算法和数据配合在硬件配合实现的机器人国内企业还没有出现。方向也没有明确。算法落后3-5年。期待比亚迪能在自动驾驶上走出自己的算法,小米在智慧家电互联和家用机器人上面实现自己的算法,金山办公在企业应用上搞算法。这三个公司都有硬件和用户的基础。

数据:AI应用的数据是中国的先天大优势。互联网这么多年各积累了非常多的数据,就不知道这些平台都能不能发挥好,看外卖近期的竞争也能理解到,这次的AI转型,落后的就是直接毁灭的。制造业的快速又全面的发展也确定了工业数据世界第一,像工业互联很早已经实现了苹果IPAD组装无人工厂,加上英伟达的算力,模拟场景的支持,有望在工业机器人和助理机器人上赶上特斯拉。数据应用好的还华为给危险特殊工种开发的自动化作业设备。

来源:郑树伟多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