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等出现胸闷、头晕、腿脚麻,往往已经是中后期。高血脂不是胖子专属,60岁以上人群中,三人里有一人血脂异常。这是2023年《中国血脂管理指南》里明明白白写着的数字。
芋头,是不少人餐桌上的老朋友。软糯香甜,蒸煮煎炸样样行,尤其是南方的老年人,餐餐都少不了它。
但最近有种说法在朋友圈悄悄流传:芋头是高血脂的“幕后黑手”,吃多了会堵血管,尤其是老年人“碰都别碰”。这话听着吓人,可真相到底是什么?
先说清楚,高血脂不是空穴来风。血管里的脂类指标一旦失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生锈堵塞”现象)就容易悄无声息地发展。
等出现胸闷、头晕、腿脚麻,往往已经是中后期。高血脂不是胖子专属,60岁以上人群中,三人里有一人血脂异常。这是2023年《中国血脂管理指南》里明明白白写着的数字。
那芋头到底是不是罪魁祸首?我们得把芋头“解剖”一下。
芋头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土豆差不多,但它的升糖指数却不高,属于低GI食物(吃了不会立刻让血糖飙升)。它里面含有一种叫“黏性多糖”的成分,这玩意儿在肠道里像个小刷子,能帮忙带走一部分胆固醇,降低血脂吸收。
那为啥有人说吃芋头会升血脂?问题往往不在芋头,而在吃法。芋头一遇油炸、加糖、奶茶、椰奶,一下子就从食物变成了“热量炸弹”。特别是“芋圆奶茶”“炸芋球”这些网红小吃,糖油混合,吃一口顶三餐。不是芋头有毒,是加料太猛。
如果你家里的老人是清蒸、煮汤、炖粥方式吃芋头,别说禁吃,适量吃反而有助于控制胆固醇。2020年《临床营养杂志》里一项研究显示,每周摄入200克以内的芋头,与低密度脂蛋白的降低呈相关趋势。这是血脂管理中非常关键的一项指标。
真正需要警惕的,不是芋头,而是我们对“高血脂”的误解。
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总觉得自己“吃得不多、走得挺快、血压也不高”,对高血脂不当回事。但血脂异常偏偏最“沉默”,没症状、不疼不痒,却在血管里慢慢堆垃圾、筑水坝。有时候,一次血脂检查就能改变一个命运。
而在日常饮食里,真正值得常吃、能帮忙“疏通血管”的食物,其实有不少,关键是吃得对、吃得稳、吃得久。
第一,燕麦不是保健品,是厨房里的“天然降脂剂”。它里的β-葡聚糖是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像海绵一样帮肠道吸走胆固醇。研究显示,每天摄入3克β-葡聚糖(大约一碗燕麦粥),8周内低密度胆固醇可下降5%到10%。而且对血糖也友好,适合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的老人。
第二,豆腐不是素食,是血脂的“稳压器”。豆制品里有植物固醇,它能“冒充”胆固醇抢占吸收位点,结果反而减少了体内胆固醇进入血液的量。常吃豆腐、豆浆、豆干,不仅心脏开心,血管也更干净。
第三,坚果不是零食,是血脂的“防滑垫”。别被“高热量”吓到,关键是量要小。每周5次、每次一小把(20克以内)未加工的核桃、杏仁、腰果,可以有效提升高密度脂蛋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好胆固醇”。它像清洁工一样,把血管里的坏胆固醇带出去。
第四,茄子不是配菜,是血脂的“软管刷”。它含有茄碱和多酚类物质,有轻微降脂作用,尤其是茄子皮,常吃炖茄子或清蒸茄子,对血脂控制是加分项。
第五,秋葵不是噱头,是肠道的“黏液盾”。它那黏糊糊的东西叫果胶,也属于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延缓脂肪吸收。但秋葵要吃整根、连皮,凉拌或蒸煮才有效,别油炸、别蘸辣酱。
但说到底,血脂不靠一两种食物“治好”,而是靠一整套饮食习惯“养出来”。不少老人一听“降脂食物”,就开始狂吃燕麦、连喝豆浆,结果忘了控制主食、忽略了晚餐热量,反而越吃越乱。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高血脂的“幕后推手”常常是“隐性糖”。甜饮料、果汁、糖醋排骨、红烧肉,那些入口香甜的东西,才是真正悄悄推高血脂的帮凶。尤其是老年人代谢慢,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吃进去的糖一半变脂肪,直接堆进血液里。
你可能见过这样的人:看着瘦,没啤酒肚,也不怎么吃肉,但查出来甘油三酯高得惊人。那不是“天生体质”,而是每天一杯奶茶、三块点心、五个水果,糖吃超标了还不自知。
再唠叨一句,60岁以后,体检单上那一列“血脂四项”,别再跳过去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甘油三酯,这四项各有含义。特别是LDL,如果超过3.4mmol/L,就属于“动脉硬化高风险”,不是“暂时的高”,而是“该干预了”。
药不是唯一的手段,但食物也不是万能的盾。血脂控制,是一场“慢性战”,吃、动、睡、药,哪样都不能少。
如果你家里有60岁以上的老人,不妨帮他们定期查查血脂,别等到眼前发黑、胸口发闷才后悔。也别轻信那些“芋头有毒”“某某能疏通血管”的传言,很多食物本无罪,错的是我们吃它的方式。
芋头无辜,血脂无声,唠叨几句,是希望你别拿自己的血管开玩笑。60岁以后,照顾好血脂,就是照顾好脑子、心脏和腿脚的“通行证”。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王晓峰.老年人高脂血症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3,42(5):489-495.
[2]李红.β-葡聚糖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J].临床营养杂志,2020,28(4):233-237.
[3]周敏.植物固醇在血脂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2,42(3):215-219.
来源:何医生健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