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大对于事件的处理,迟迟未到。武大校长张平文,却因为一句“等上级安排”被人诟病,而采访到他的,则是调查记者李微敖。
武大图书馆杨某媛诉性骚扰事件,一审败诉,距判决生效,也马上过去半个多月时间了。
武大对于事件的处理,迟迟未到。武大校长张平文,却因为一句“等上级安排”被人诟病,而采访到他的,则是调查记者李微敖。
这两天,张校长又因为此事被关注,原因是,他说自己是被记者骗了。网上流传的一个截图是——
8月22日,张校长在全校的干部会议上,专门解释了“被采访”的经过。李微敖以中学校友身份来找他的,张校长误以为是来关心自己的,就聊了“等上级安排”那番话,当他听说李微敖是记者时,就表示,不聊了。
这句话张校长有没有说呢?自然要打上一个问号,我查了一下,并没有查到8月22日武汉大学有什么干部会议,当然,也可能有这个会,根本没有上网。
但是李微敖还是针对这个进行了回应,第一句话就是重击——我可以公布全部的采访录音。
调查记者,本来就是高危职业,日常揭露的东西,可不是讲好话唱高调,不留好证据,到时候对象倒打一耙,后果很严重。
根据李微敖的描述,接通电话的一开始,他就明确地说,我是经济观察报的记者,而且从头到尾,没有讲这是私人聊天……
在这一点上,我们只能相信李微敖,因为人家真的有录音。众所周知,录音可以掐头去尾,但人为的增加对话,不容易。
而且李微敖还加了一句话——发稿后,已经向编辑部提交了录音。由此,就是一个机构给记者进行了背书,而不是简单的一个电话,你知我知。
回到武大方面,如果张平文真的是这样说的,那就至少有两种可能——
为了提醒下属:我被骗了,你们不要再犯我这种错误。下次有记者问到你们,赶紧把电话挂了。
为了宽慰自己:我不是没有城府的人,我只是被骗了,被校友情感绑架了理智,希望你们不要觉得我是一个口不择言的傻子。当然,这个“你们”里,应该还包含了“上级”,并重点是“上级”。
毕竟,因为这句话,他已经被多家媒体写文章,当成了不作为乱甩锅的典型事例。
哪种可能更有可能,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吧。
但无论哪种可能,都证明,学数学出身的张校长,可能不太了解媒体。更不了解当下的传播生态和舆论水温。
作为一个校长,你不是为自己说话的,在这个职务身份下,你是代表一个百年高校说话的,一个摆摊的小贩都知道,要为自己卖出的东西负责任,卖出的西瓜坏了,顾客拿着来换,就要给人家换。
你要是不知道话不能乱说,假话更不能随便说,那也就枉为人师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一个校长,竟然不知道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可能有录音,也是挺反常识的。
大概,张校长的记忆产生了偏差,他被这些事情闹得头大。李微敖也可能在整个过程中,说到自己是校友,他就记住了这个非常重要(让自己最关注)的信息,然后就此编了一个故事。
毕竟,人的记忆都是不靠谱的。类似的实验已经有很多,比如有老师喊两个人进教室打架,然后让学生们描述整个过程,几乎每个人的版本都有不同。
当然,有的是刻意为之,有的是无心之失。武大是不是借此探探口风,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看行,不看心。至少现在有两个事实,我们是可以关注的——
武汉大学学工部官网上关于肖同学的处罚公告被隐藏,从公开变成了只能校内网查看。
这是姑息疗法,掩耳盗铃,又不想大家看到,又不敢真的撤销。
一向消息灵通的胡锡进,也通过侧面了解判断——武大撤销对肖某某的处分,应当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他同时也表示,相关当事方意见分歧很大,谈不拢。最后还是要看武大能不能在内部统一思想,以及对那样做的利弊权衡了。
果然是小孩才看对错,成人只看利弊。
其实大道至简,没有必要权衡利弊,完全按照事实处理,该咋样就咋样就行了。
就像张校长也真的没有必要纠结,记者采访自己的时候,究竟是以记者身份,还是以校友身份。他们关注的,跟公众想要的,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基于事实的,公正的判断。
最后要说,张校长真的没有必要挂念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还被记者报出去了。
其实,如果那张截图是真的,他更应该反思的是这句话——是记者不聊了。
因为如果被校友骗了,证明他至少还是有感情的人,还情有可原。但不跟记者聊,只能显示出他对大众的无知和对权力的傲慢。要知道,记者的发问,不光是代表自己的,也是很多人在关注的。
说点实在话吧,不要再找补了。也不要觉得,为什么你们都在盯着我啊。
你把事情处理好了,自然就没有人盯着你了。
来源:湖北电视台侃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