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月23日,台湾“立法院”对国民党“亲中”立委进行第二轮罢免投票,结果全部未通过。相较于上月26日的第一轮投票,本轮因筹备时间较长,投票日期有所推迟。但从一开始,罢免成功的可能性就不高,最终也未能突破。
台湾执政党民进党主导的针对在野党的罢免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原本声势浩大的政治攻势,迅速偃旗息鼓。
本月23日,台湾“立法院”对国民党“亲中”立委进行第二轮罢免投票,结果全部未通过。相较于上月26日的第一轮投票,本轮因筹备时间较长,投票日期有所推迟。但从一开始,罢免成功的可能性就不高,最终也未能突破。
至此,民进党针对国民党立法委员发起的两轮罢免投票以“全军覆没”收场,31名被列为目标的在野党议员全部“生还”。
这一连串的政治挫败,不仅严重打击了罢免运动的士气,也在民进党内部引发了责任归属的争议,派系矛盾浮出水面。党内已有声音要求此次罢免主导者柯建铭辞职负责。
过去台湾曾多次对地方自治体长进行罢免投票,但像此次这样,有组织地对数十位在任国会议员展开罢免,尚属首次。民进党此次祭出的“政治杀手锏”究竟为何失败?又将对台湾政局造成哪些影响?
此次罢免运动的缘由,可追溯至去年1月的台湾地区领导人与“立法院”选举。尽管民进党赢得大选,但在“立法院”败给了第一大在野党国民党(52席),失去国会主导权。
在没有任何政党获得过半席次(57席)的情况下,民进党(51席)曾尝试与第二大在野党民众党合作,争取过半优势,但最终告吹。
反而在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人事案等议题上,国民党与民众党联手,形成强大在野阵营,推动扩大“立法院”权限、削减2025年度预算等重大决议。
部分议案虽被台湾“最高法院”裁定违宪无效,但在野势力仍持续否决大法官人事案、冻结预算,甚至提出将数字发展部预算削减为1元台币、全额砍除公营媒体经费等极端方案。
面对民进党的“报复”行动,岛内民间团体高呼应对在野党专横。自今年2月起,罢免议员的提议逐渐浮出水面。
起初,民进党对罢免运动保持距离。毕竟罢免制度本应针对违法失德的个别议员,而一次性大规模罢免,极易被解读为否定选举结果的政治报复。
但随后,柯建铭转向主导罢免行动,加上部分市民团体施压,最终引发国民党对民进党议员“反罢免”的警觉,导致局势全面对立。
柯建铭
初期,民众对在野党的强硬操作反感,国民党主导的罢免案还被爆出伪造签名,甚至有人因此被拘留。相比之下,国民党针对民进党的罢免案连投票门槛都未达成。
而国民党31名议员的罢免案最终进入投票阶段,一度被视为对民进党的利好。
然而,随着赖清德的言行,局势突然逆转。3月,赖公开将大陆定义为“敌对势力”,并宣布包括恢复军事审判在内的17项政策措施。
尽管在第三方眼中,大陆对台湾构成“敌对势力”似已成定论,但考虑到两岸关系的敏感性,赖清德如此公开表态仍属罕见。
尤其在特朗普对台防御表达模糊立场的背景下,台湾民众的不安情绪迅速升高。今年6月《新闻周刊》民调显示,89%的台湾人认为战争风险上升,88%表示已开始为战争做准备。
因此,岛内外舆论质疑,当前局势下刻意制造“对立”是否明智。不仅亲民进党媒体,连部分“反中亲台”的外媒也对赖的做法表示担忧。
更为致命的是,赖在6月施政报告中表示“将通过选举罢免清除杂质”,此番言论被指“傲慢”,引发广泛反感。
民调显示,赖清德的支持率自去年12月的51%暴跌至本月33%,不支持率首次突破50%。
与此同时,国民党与民众党在被罢免危机中迅速整合,成功扭转劣势。两党为争取舆论支持,采取了多项策略。
7月24日,在台北举行了罢免运动团体赞成大会
首先,立法院内不再强推法案,避免激化矛盾。
其次,相较民进党的激进,国民党则主打“每人发1万台币”、“增加5日休假”、“不送孩子上战场”等贴近民生的诉求。
所谓“每人1万台币”,是指今年7月国民党与民众党推动通过的《民生特别条例》,决定向全民发放1万台币(约合45万韩元)现金。如一家四口,将获得4万台币(约180万韩元)。而民进党反对该法案,国民党则称若罢免投票失败,这笔现金恐将泡汤。
“扩大年假5天”同样由国民党提出,并已顺利通过,主张每年增加5天休假。国民党借此攻击民进党阻碍民众福利。
“别让子女上战场”这一口号,则针对民进党明确对抗中国的路线,强调战争风险,引起年轻人和家长共鸣。
从结果来看,国民党成功借助撒现金、增加假期等民生议题,整合民意,赢得战略主动权。
8月26日,一位民进党支持者看到在野党议员的罢免投票结果被否决后流下了眼泪。
尽管民进党支持率持续下滑,目前仍领先国民党。即便如此,若赖清德不对本次败选进行深刻反省与战略调整,其未来执政之路恐难言稳固。
尤其明年11月地方选举将成为关键战场,其中新北市长选举最受瞩目。该市为国民党传统优势区,自升格直辖市以来从未易主。民众党主席黄国强已宣布参选,并表示:“既然协助国民党议员脱险,国民党就应让出新北市长提名权。”
但国民党内部强烈反对,认为“52比8的席次差距,新北不能让”。台北副市长李四川已表态参选,令国民党主席朱立伦陷入两难。
民调显示,若由国民党自行提名候选人,有望战胜民进党;若让给民众党,则反而可能拱手让出。但若想在202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打破民进党三连胜纪录,国民党与民众党的合作仍是关键。
未来三年,台湾政局将围绕在野两党的关系展开,成为影响大选走向的最大变数。
来源:红日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