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股财报关注 | 第五周重点:Woolworths盈利大跌,股价重挫14%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29 18:30 1

摘要:Polynovo 在2025财年实现收入1.292亿澳元,同比增长23.3%,其中商业销售额1.186亿澳元,同比增长28.9%。净利润录得1,320万澳元,同比大幅增长149.1%,而上年为530万澳元。集团EBITDA为1,120万澳元,同比提升209.3

Polynovo Ltd(ASX: PNV)

Polynovo 在2025财年实现收入1.292亿澳元,同比增长23.3%,其中商业销售额1.186亿澳元,同比增长28.9%。净利润录得1,320万澳元,同比大幅增长149.1%,而上年为530万澳元。集团EBITDA为1,120万澳元,同比提升209.3%。强劲的营收和盈利增长超出市场预期,带动股价当日大涨9.09%至1.20澳元。

在主营业务方面,核心产品 NovoSorb BTM 和 NovoSorb MTX 在全球需求强劲,全年销售额分别在美国增长28.7%至8,840万澳元,在欧洲、中东和非洲增长27.6%,亚太区增长24.2%,澳新市场增长21.2%,英国和加拿大市场更录得超过50%的高速增长。美国市场新增243家医院客户账户,NovoSorb MTX全年销售额6.7百万澳元,同比增长58.2%,显示出快速的医生采用率和市场扩张。除美国外,印度市场销量增长80.8%,并拓展至孟加拉和尼泊尔;马来西亚、捷克、葡萄牙等市场首次实现BTM销售并已形成复购订单。

在战略与资本管理方面,公司完成BARDA关键临床试验,计划在12个月随访完成后向FDA提交PMA,进一步打开临床与商业化空间。同时,Polynovo 正在推进产品组合拓展,包括更大和更小规格的BTM/MTX以及具备抗菌性能的新一代产品(预计FY26进入临床前阶段),并完成了疝修补网的动物实验验证。公司期末现金余额3,350万澳元,全年经营现金流转正至310万澳元,预计随着产能扩张和新工厂建设完成,FY26现金流将进一步改善。管理层强调,公司已具备强劲的市场拓展能力和稳定的财务基础,将通过持续创新和地域扩张实现长期增长。

Coles Group Ltd(ASX: COL)

Coles 在2025财年实现集团销售收入443.5亿澳元,同比增长1.8%(正常化增长3.6%)。集团基础净利润为11.8亿澳元,同比增长3.1%,集团EBIT为22.2亿澳元,同比增长2.2%。其中,超市业务销售收入达400亿澳元,同比增长4.3%(正常化),同店销售增长3.7%,表现超出市场预期。受益于自动化配送中心和电商履约中心全面投运带来的效率提升,集团盈利能力稳步改善。董事会宣布派发每股32澳分的全额分红,与上年持平。股价较前一日上涨8.54%至22.5澳元。

主营业务方面,超市板块表现强劲,排除烟草后销售收入增长5.7%,毛利率改善79个基点至27.5%,基础EBIT利润率扩张至5.5%。Coles Finest 等自有高端品牌销售增长13.6%,显著快于整体超市增速,显示消费者在注重性价比的同时仍偏好品质选择。电商业务亦快速增长,超市线上销售增长24.4%,渗透率提升至11.2%,受益于应用端优化、Coles Plus会员翻倍增长及配送网络扩展。相较之下,酒类业务销售收入下降0.7%,基础EBIT下降10.1%,受市场低迷与消费降级影响,不过“Simply Liquorland”门店整合带来积极反馈。

在战略与资本管理方面,Coles FY25资本支出为13.2亿澳元,主要用于门店翻新(60家超市、118家酒类门店)、新开门店(8家超市、16家酒类店)以及维州Truganina自动化配送中心建设。同时,公司通过“简化与节约再投资”计划(Simplify and Save to Invest)实现了3.27亿澳元效率提升,目标到2027年累积贡献超过10亿澳元。展望FY26,Coles 预计继续投资约12亿澳元,用于门店扩张、数字化、电商和自动化项目,并计划在超市新开约12家门店。管理层表示,公司将聚焦价值导向、品质供应与客户体验的提升,同时利用自动化与数字化驱动效率,确保在消费环境改善时能抓住增长机遇。

Nanosonics Ltd(ASX: NAN)

Nanosonics 在2025财年实现总收入1.986亿澳元,同比增长17%。经常性收入(耗材与服务)达1.461亿澳元,同比增长20%,占总收入的74%,体现出业务模式的高粘性;资本收入5,250万澳元,同比增长9%。毛利率维持在78.2%,净利润2,070万澳元,同比大增59%,经营性现金流3,200万澳元转正,期末现金储备高达1. 616亿澳元且无债务。业绩显著改善超出市场预期,尤其是利润率与现金流的强劲表现,提振投资者信心,股价当日大涨15.09%至4.73澳元。

主营业务方面,公司全球累计安装基数突破37,000台,其中FY25新增2,210台,完成1,660台升级换代。设备安装量的提升驱动了耗材和服务收入的持续增长,使得Nanosonics在全球消毒市场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美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7%,欧洲、中东和英国增长22%,亚太区增长15%,均显示出国际化布局的成果。核心产品 trophon® 系列 在客户合规需求及数字化追踪解决方案推动下继续获得市场认可,全年帮助超过2,800万名患者避免交叉感染。与此同时,公司在美国新建耗材生产基地,提高了供应链稳定性与盈利能力,并积极推进 CORIS® 内镜再处理系统 的商业化路径。

在战略与未来展望方面,公司持续强化研发投入,推动 trophon3® 与 trophon2® Plus 的功能迭代与数字化升级,并开发基于DICOM的全流程追溯系统以满足医院合规需求。CORIS已于FY25获得FDA De Novo批准,并在美国和欧洲开展受控投放,预计FY26实现初期商业化,FY27全面铺开。资本管理方面,公司充足的现金储备和无债务的财务结构,为研发投入和国际扩张提供了充足的灵活性。管理层表示,将通过扩大耗材生态系统、加速CORIS推广以及拓展新市场,推动公司进入下一个增长周期。

Domino’s Pizza Enterprises Ltd(ASX: DMP)

Domino’s 在2025财年实现网络销售额41.5亿澳元,同比下降0.9%,按固定汇率口径下降1.9%。基础EBIT录得1.98亿澳元,同比下降4.6%;基础净利润1.17亿澳元,同比下降2.8%。受日本市场持续低迷及一次性费用影响,公司录得法定净亏损370万澳元,而上一财年为盈利1. 36亿澳元。全年派发每股21.5澳分的末期股息,全年派息率约35%,为支持去杠杆化而较上年有所削减。股价较前一日下跌22%到15.1澳元。

从区域表现来看,澳新市场保持稳健,EBIT增长5.2%,得益于菜单简化和本地促销策略带动,加盟商盈利水平创三年新高。欧洲业务EBIT增长3.1%,德国和BENELUX表现良好,法国在领导层调整后逐步企稳。亚洲市场则承压严重,EBIT下降32.6%,主要受日本同店销售疲软和关闭233家亏损门店影响,但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台湾市场实现改善。集团全年同店销售下滑0.2%,但下半年较上半年出现改善(上半年-0.6%,下半年+0.4%)。全年净增46家新店,但因优化网络关闭312家亏损门店。

在战略与资本管理方面,公司完成全球战略回顾并推出“Recipe for Growth”计划,聚焦简化运营、改善门店盈利和提高加盟商回报。具体措施包括关闭亏损门店、增强市场本地化决策权、优化营销支出及推进数字化升级。FY25资本支出5,440万澳元,其中4,480万用于数字化平台建设,未来预计适度收紧。期末净债务72.5亿澳元,杠杆率2.57倍,高于目标水平,公司已启动去杠杆措施。展望FY26,管理层预计依靠更精准的定价策略、更强的数字化和市场本地化执行,推动同店销售恢复增长,尤其寄望于亚洲市场复苏。

Woolworths Group Ltd(ASX: WOW)

Woolworths 在2025财年实现集团收入690.9亿澳元,同比增长3.6%。基础净利润13.85亿澳元,同比下降17.1%,法定净利润9.63亿澳元,同比大跌29.8%,主要受 Big W、MyDeal 和 Healthylife 的资产减值、裁员及重组费用等共计5. 69亿澳元重大项目拖累。集团EBIT为27.5亿澳元,同比下降12.6%。董事会宣布派发每股45澳分的末期股息,同比减少21%,全年股息84澳分。业绩大幅下滑导致市场强烈失望,股价在财报公布当日大跌14.69%至28.51澳元,创下自3月以来新低。

主营业务方面,澳大利亚食品板块收入514.5亿澳元,同比增长3.1%,但 EBIT 下降10.5%至27.5亿澳元,利润率从6.2%收缩至5.4%,受工业行动、供应链成本及 NSW 和维州竞争加剧拖累。新西兰食品业务收入75.6亿澳元,同比增长7.3%,EBIT 增长40.6%至3.18亿澳元,成为亮点。Big W 收入46.4亿澳元,同比增长1.1%,但录得3,500万澳元亏损,上年同期为盈利1,400万澳元,折射业务转型难度。B2B 板块收入52.6亿澳元,同比增长5.2%,EBIT 增长4.6%至2. 39亿澳元。电商业务保持韧性,全年销售额91.1亿澳元,同比增长17.1%,渗透率提升至14.9%。

在战略与资本管理方面,公司关闭亏损的 MyDeal 并重组 Healthylife,Big W 将转型为独立平台以改善盈利表现。集团继续推进供应链现代化,悉尼 Moorebank 自动化配送中心已投产,并投资冷链与墨尔本自动化履约中心,总额接近9亿澳元。CEO Amanda Bardwell 将 FY26 定位为过渡年,计划通过4亿澳元成本削减、简化商品结构、扩大700种日常必需品平均14%的降价来恢复顾客信任。市场观点普遍悲观,Jarden 直言“几乎没有亮点”,而美国银行则质疑 Woolworths 每年150亿澳元资本支出的回报效率。AFR 评论指出,公司当前陷入价格战与监管压力,盈利承压,但新领导层的改革及降价战略将成为能否实现复苏的关键。

WiseTech Global Ltd(ASX: WTC)

WiseTech 在2025财年实现收入7.787亿美元,同比增长14%,其中CargoWise收入增长18%至6. 822亿美元。EBITDA为3.8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若剔除并购相关费用,调整后EBITDA为4.095亿美元,同比增长26%,对应利润率53%。净利润2.007亿美元,同比增长17%,基础净利润2.418亿美元,同比增长30%。尽管盈利表现稳健,但收入略低于市场预期,且CargoWise增长指引(14–21%)不及市场预期的25%,股价当日下跌11.86%至102.02澳元。

主营业务方面,CargoWise依然是核心增长引擎,全年有55家大型货代在进行全球推广,其中14家为全球前25大货代,推动有机收入增长。新增客户包括Nippon Express和LOGISTEED,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展市场。经常性收费收入占比高达98%,显示业务模式稳定。公司在FY25完成对美国e2open的收购,扩大市场覆盖,但短期盈利能力偏弱,对利润率造成阶段性拖累。

在战略与展望方面,公司将继续推进“3P战略”(产品、渗透率、盈利能力),通过AI工作流引擎和新一代CargoWise平台驱动增长。管理层预计FY26收入将达13.9–14.4亿美元,同比增长约80%,EBITDA在5.5–5.85亿美元之间,利润率短期降至40–41%,但随着整合和协同推进,预计FY27后逐步修复。董事长Richard White与新任CEO Zubin Appoo表示治理问题已全面整改,未来将依靠创新与全球扩张支撑长期增长,但市场仍关注核心产品增速放缓与治理结构的风险。

IDP Education Ltd(ASX: IEL)

IDP 在 2025 财年收入 8.82 亿澳元,同比下降 14%。归母净利润下降 64% 至 4,550 万澳元(调整后净利润 6,470 万澳元,同比下降 58%),反映出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签证政策收紧对国际学生流入造成重大冲击。调整后 EBIT 为 1.19 亿澳元,同比下滑 48%。公司宣布派发末期股息 5 澳分/股。尽管财报显示利润大幅下滑,但管理层重申 2026 财年 EBIT 将维持在 1.15 亿至 1.25 亿澳元区间,市场此前担心盈利会进一步下调。该稳定指引缓解了投资者担忧,股价在财报发布当日大涨 29.74% 至 5.89 澳元。

主营业务方面,学生安置服务收入 4.27 亿澳元,同比下降 16%,安置学生数量下降 29% 至 70,076 人,其中澳洲市场下滑 22%,加拿大大跌 58%,英国下降 18%,而新西兰和爱尔兰则逆势增长。不过,平均单价提升 15%,部分抵消了数量下滑带来的冲击。英语测试业务(IELTS)收入 4.11 亿澳元,同比下降 15%,测试量下降 18%,主要受印度市场签证限制影响;而澳洲、加拿大及部分东南亚市场则保持稳健。英语教学业务小幅增长 2% 至 4,070 万澳元,表现相对稳定。分区域看,亚洲市场收入下滑 23%,澳新市场增长 12%,其余地区增长 4%,显示地域分化明显。

在战略与资本管理方面,IDP 正在推进多年的转型计划,以在行业波动中保持韧性。公司在 FY25 推出 AI 顾问 Navi、AI 推荐引擎和 FastLane Propose 等数字化工具,以提升学生体验和匹配效率。全年新增 50 所合作院校,客户保留率达到 100%,学生信任度(NPS)创历史新高。管理层计划在 FY26 通过重组实现 2,500 万澳元成本削减,同时加快数字化转型,聚焦盈利增长与产能扩展。CEO Tennealle O’Shannessy 表示,虽然短期签证政策带来压力,但国际教育的长期驱动力未变,公司拥有充足现金流和强劲资产负债表(净债务 1.66 亿澳元,净杠杆率 1.4 倍)以支持未来投资。

Qantas Airways Ltd(ASX: QAN)

Qantas 在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的财年实现营业收入 238.2 亿澳元,同比增长 8.6%。基础税前利润 23.9 亿澳元,同比增长 15%,净利润 16.1 亿澳元,同比增长 28%,创公司历史上第二高水平。董事会宣布派发每股 16.5 澳分的末期股息和 9.9 澳分的特别股息,总额约 4 亿澳元。财报表现远超市场预期,特别分红进一步提振投资者情绪,股价当日上涨 9.09% 至 12.12 澳元。

在主营业务方面,捷星表现突出,录得 EBIT 7.69 亿澳元,同比增长 55%,利润率升至 16%,主要受益于 20 架新交付的空客 A320neo 带来的成本优势。国际与货运业务 EBIT 增长 7% 至 5.96 亿澳元,反映出长航线和高端舱位需求的稳健恢复。国内业务 EBIT 下降 1% 至 11 亿澳元,利润率降至 13.9%,受机队更替带来的成本影响。忠诚度计划 EBIT 增长 9% 至 5.56 亿澳元,会员活跃度持续提升。整体来看,机队更新与需求复苏共同支撑了集团盈利。

在战略与资本管理方面,Qantas 正加快机队现代化,新增 20 架空客 A321,其中 16 架将配备平躺商务舱,以提升客户体验。CEO Vanessa Hudson 表示,公司已落实独立治理审查的 32 项建议,并持续加强文化与治理建设,以回应外界质疑。未来几年,集团将继续推进“日出计划”(Project Sunrise),引入超远程 A350-1000ULR 开通悉尼至伦敦、纽约等航线,并预计自 2027 年起显著贡献盈利。管理层同时强调,强劲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为股东回报与长期投资提供了空间,市场普遍认为 Qantas 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与国际扩张前景将支持其长期估值。

其他股价上涨超过10%的公司

• Ansell Ltd (ANN)(+10.32%):全球领先的防护产品制造商,主营医用手套、工业防护手套和专业安全装备。股价上涨主要因FY25盈利恢复超预期,供应链改善与成本下降带动利润率修复。

• Southern Cross Media Group (SXL)(+26.52%):澳洲主要的广播与数字音频公司,运营Hit Network和Triple M等电台。股价飙升受益于广告市场回暖,同时公司加快数字音频和播客转型,改善盈利前景。

• Kelsian Group Ltd (KLS)(+18.11%):澳洲最大的公交与旅游交通运营商,在新加坡和英国亦有业务。股价上涨因赢得新的公共交通合同并受益于国际旅游需求复苏,市场对收入增长确定性增强。

• Lovisa Holdings (LOV)(+13.24%):全球快时尚首饰零售商,在欧美及亚洲快速扩张。股价上扬主要因全球门店扩张推动销售超预期,投资者看好其国际增长潜力。

• Worley Ltd (WOR)(+11.02%):全球能源、化工与资源领域的工程咨询公司。股价上涨因新能源和低碳转型项目订单增加,推动未来收入可见度提升。

• SiteMinder (SDR)(+21.10%):为酒店提供在线分销和渠道管理的SaaS平台。股价大涨受益于客户基数持续增长,经常性订阅收入加速提升,盈利拐点加快到来。

• Tabcorp (TAH)(+23.94%):澳洲领先的博彩与赛马娱乐公司。股价暴涨因资产剥离与成本削减计划提振盈利前景,同时核心博彩业务恢复强劲。

• Lifestyle Communities Ltd (LIC)(+14.92%):专注于老年人住宅社区开发与运营,受益于人口老龄化趋势。股价上涨因预售和入住率高企,现金流稳健,市场看好其长期成长逻辑。

• Eagers Automotive Ltd (APE)(+12.02%):澳洲最大的汽车零售集团,代理多家国际汽车品牌。股价上涨因新车供应链改善、销量恢复及毛利率提升,FY25盈利超出市场预期。

其他股价下跌超过10%的公司

• Reece Ltd (REH)(-16.42%):澳洲最大管道与卫浴供应商,并在北美拥有庞大市场。股价下跌因美国住房市场疲软拖累销售和利润,分析师下调未来业绩预期。

• DroneShield Ltd (DRO)(-10.36%):防务科技公司,主营无人机探测与反制系统。股价下挫主要因政府合同交付延迟,短期收入确认推迟,市场担忧现金流承压。

• Ramsay Health Care Ltd (RHC)(-10.50%):澳洲最大私立医院运营商之一,并在欧洲和亚洲有广泛网络。股价下跌因FY25盈利不及预期,运营成本上升及高债务水平削弱市场信心。

数据来源: AFR, CommSec Reporting Season, FactSet, 公司官网
数据查询日期截至到2025年8月29日

来源:澳财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