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 书香传薪火,青春踏征途——北京理工大学书香大使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29 18:31 1

摘要:2025 年暑期,北京理工大学书香大使实践团分别前往山西省方山县、贵州省台江县与陕西省宝鸡市,有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阅读推广为核心,深度融合了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

书香大使暑期社会实践

2025

青春的脚步丈量希望的原野,

炽热的目光点亮知识的星火。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

北京理工大学书香大使实践团,

怀揣对教育的赤诚、对乡村的深情,

分别走进苗乡侗寨、陕西宝鸡

和吕梁方山。

用一本本图书搭建知识的阶梯,

用一场场活动浇灌梦想的种子。

这不仅是一次文化的传递,

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

让青春在服务中绽放光芒,

让希望在奉献中生根发芽。

实践地点概览

书香大使暑期社会实践

2025 年暑期,北京理工大学书香大使实践团分别前往山西省方山县、贵州省台江县与陕西省宝鸡市,有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阅读推广为核心,深度融合了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

三地书香传递覆盖超600名中小学生捐赠图书600余册,捐赠文具200余套,形成“阅读推广+文化服务+红色教育”的特色模式,彰显青年以书香赋能乡村发展的责任担当。

01

山西方山

02

贵州台江

03

陕西宝鸡

壹 · 阅读推广

书香大使暑期社会实践

走进课堂

阅读是知识的源泉,更是孩子们通往广阔世界的桥梁。

当方山县图书馆里响起《青春万岁》的琅琅诵读,

当宝鸡实验小学的孩子们举起亲手绘制的“夏洛蛛网”,

当黔东南州绿意盎然的苗岭侗乡中传出声声护海承诺。

北京理工大学“书香大使”实践团深入三地的阅读课堂,正以书籍为媒介,将青春的热忱与童真的渴求,交汇成最动听的乐章。这不仅仅是一次推广,更是一场匠心独具的“书境奇旅”......

实践团深入方山、宝鸡、黔东南三地,与当地图书馆携手打造“高校智慧+地方经验”的阅读推广共同体。

点击翻页查看更多

贰·文化服务

书香大使暑期社会实践

北京理工大学实践团以文化为纽带,深入黔东南、宝鸡、方山三地,在非遗传承中守护文明根脉,于历史对话间铸牢信仰之基,借美育实践播撒成长火种,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非遗传承:解码文明密码,激活乡土基因

上下更多

1

在黔东南长滩村,青年指尖拂过苗绣的千年纹路,耳畔回荡独木龙舟的击水号子。面对濒临断代的非遗技艺,队员们化身“文化转译者”:将“蝴蝶妈妈”图腾、龙舟竞渡场景绘成民俗壁画,让村巷白墙变身流动展厅;

2

宝鸡实践分团成员深入“泥塑第一村”凤翔,在与陶土的“较劲”中体悟“顺应自然”的匠艺哲学。成员们聆听了苗绣传承人的故事——那双曾趴在教室窗外偷听知识的巧手,如今以绣针创办培训班,带动乡邻凭手艺致富,印证“非遗活态传承的真谛,是让守护者活得温暖而有尊严”。青年们用镜头记录、用行动助力,让藤蔓纹样从绣品蔓延至生活,织就“一人带一村”的共同富裕图景。

历史对话:叩响青铜回音,接续精神星火

上下更多

1

宝鸡实践分团参观了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在展馆里,队员们看到了雕刻着威严兽面纹的青铜鼎,以及刻有“中国”二字的何尊。博物馆通过现代化的光影技术生动展现这些珍贵文物,帮助大家理解周秦时期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参观结束后,团队前往烈士纪念碑祭奠英烈。献花时突然下起大雨,这种在雨中肃立献花的经历,让大家对英雄的敬意感受得更加深刻。

2

在贵州黔东南的台盘村,实践团深入了解了当地有名的“村BA”篮球赛。村干部介绍,这项赛事已有89年的历史,最早是“六月六吃新节”等传统节日的助兴活动。如今,它已经发展成包括村级活动、州级比赛、省级联赛甚至全国性邀请赛在内的多层次赛事体系。现在村里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个主题赛事(如民族团结杯、丰收杯),每项比赛通常会持续一两个星期。篮球活动不仅让村民们锻炼了身体、丰富了业余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带动了周边的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实实在在推动了乡村发展和村民增收,成为当地通过发展特色体育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典型范例。

美育赋能:用画笔和游戏传递温暖

上下更多

1

在长滩村,贵州实践分团成员顶着烈日,在乡间道路上绘制壁画。同学们认真构思,把眼中的长滩梯田、独木龙舟和苗绣图案画在路面上,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苗族文化的敬意和对乡亲们的感谢。壁画里有龙舟竞渡的生动场景,也有苗绣的精致纹样,让原本普通的村道变成了展现乡土文化的露天画廊。村民们路过时总会停下脚步细看,有的还主动帮忙调颜料,这些壁画成了连接学生与村民的情感纽带。

2

当晚的消夏晚会上,一首《北京欢迎你》拉开序幕。贵州实践分团成员们和村民轮番登台表演:有传统京剧选段,有陶笛演奏,还有苗族飞歌。相华老师和村支书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时,全场村民自发加入,歌声在广场上久久回荡。这场晚会没有专业舞台,但音乐和欢笑让大学生与村民的心贴得更近。

3

在方山县第二小学,方山实践分团为孩子们设计了十个趣味游戏。操场上,孩子们分组完成“人梯搭塔”“泥地接力”等任务,在奔跑和合作中学会了信任与沟通。一个小男孩在游戏后说:“原来摔跤也不用怕,队友会拉我起来!”这些活动不追求竞技成绩,而是让孩子在玩乐中感受团队的力量,也让实践团成员体会到美育的真谛——它不必高深,而是藏在每一次真诚的互动里。

叁·北理故事/思政课堂

书香大使暑期社会实践

在贵州台江、陕西宝鸡和山西方山,北京理工大学“书香大使”实践团将思政课堂融入田野乡间、乡村小学,用科学家的故事和亲身实践传递知识与信仰,让抽象的理论在乡土中生根发芽。

上下更多

科技课堂

台江县老屯乡中心小学的教室里,实践团成员用“听得懂的语言”传递科技魅力。

“人工智能通识”课上,机器人演示引发阵阵惊叹;垃圾分类游戏中,孩子们通过互动掌握环保知识,笑声充满课堂。这些活动不仅拓宽了乡村孩子的视野,更在他们心中埋下探索科学的火种。

7月3日,黔东南州团委、图书馆与北理工共同挂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后续人才输送、非遗研究、文旅策划搭建平台。

7月7日,实践团与县委组织部、农业农村局等6部门深度对话。校方与当地联动,共同搭建长久合作的基石。

翁你村乡村振兴

在翁你村新建的民族团结驿站,驻村第一书记的“掏家底式”分享,让同学们直面乡村振兴的复杂脉络——从党建引领到林下经济产业链,每个案例都是生动的基层教材。

红军旧址

在红军长征军委纵队旧址,学生通过马鞍等实物了解军民鱼水情:1934年苗族乡亲借房给红军,离别时红军回赠马鞍。这类故事成为台江红色教育的核心素材。

团队成员触摸驿站墙上的民族图腾,聆听苗族乡亲讲述团结互助的故事,团长任蕊感慨:“从前思政课上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书本概念,但在这里,它是驻村书记晒黑的皮肤,是乡亲们端来的热茶,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活的注脚”。

北理故事宣讲

在宝鸡市第一中学和方山县小学,成员们讲述校友徐更光院士的坚守——这位炸药专家日夜反复检测样本,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分享华寿俊教授“变草为纸”的智慧,抗战时期他用陕北马兰草研制纸张,解决延安革命根据地的印刷难题。

结语

书香大使暑期社会实践

当书页的墨香与田垄的泥土气息交织,当课堂的理论与田野的实践共振,这场跨越城乡的青春接力便有了最生动的注脚。在方山的课堂上,我们触摸到信仰的温度;在宝鸡的记忆中,我们读懂了坚守的力量;在苗乡的炊烟里,我们见证了文化的韧性。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乡村振兴不仅是政策的蓝图,更是无数双手的托举、无数颗心的共鸣。

孩子们高举的铅笔、老乡递来的山泉、深夜备课的灯火……这些细碎的温暖汇聚成河,冲刷着我们最初的稚嫩与彷徨。教育在此刻显露出最本真的模样——它是一扇窗,让山里望见世界;也是一座桥,让青春连接家国。正如那些在红旗下许下的誓言,我们带走的不仅是成长的印记,更是对“扎根大地、服务人民”的深刻体悟。

文化服务之路道阻且长,但每一步都算数。从捐赠书籍的扉页到文艺演出的歌声,青年与乡村的每一次对话,都在为“共同富裕”写下微观的注脚。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明的共生。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