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不容忘却,英雄永被铭记。一段段烽火岁月,一个个伟岸身影,构成了余江子弟兵的家国情怀与热血担当。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80周年之际,《余江征兵之军人风采篇(余江文史资料·第六辑)》在区委、区政府,在有关部门和余江籍军人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区政协举行《余江征兵之军人风采篇(余江文史资料·第六辑)》首发座谈会
历史不容忘却,英雄永被铭记。一段段烽火岁月,一个个伟岸身影,构成了余江子弟兵的家国情怀与热血担当。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80周年之际,《余江征兵之军人风采篇(余江文史资料·第六辑)》在区委、区政府,在有关部门和余江籍军人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已顺利完成编撰并出版,于2025年8月29日上午在余江经济大厦一楼第一会议室举行首发座谈会。这不仅是一场新书发布会,更是一次对历史的深情回望,对英雄的崇高致敬。
区委副书记潘炜,区政协主席黄贵开,区人武部政委范润华,区政协副主席李栋样、卢珊、潘富生、裴北山、罗燕霞,区政协秘书长桂烽萍,区有关单位负责人,部分退役军人代表,文史专辑编撰工作人员及区政协机关干部等60余人出席仪式。
活动在区政协副主席罗燕霞对《余江征兵之军人风采篇》编撰情况的详细介绍中拉开帷幕。
在区委领导下,本着“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原则, 2024年初区政协重点围绕“余江征兵”这面红旗启动了文史资料的征集工作。由黄贵开主席亲自策划并担任主编,同时将专辑编撰工作纳入党组会、主席会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商定编撰工作重要事务。在搜集资料过程中,编委会工作人员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多渠道、多形式与余江籍官兵进行交流和联系,诚恳邀请他们提供亲历、亲见、亲闻的史料等,而他们饱含对家乡的深情,对征兵工作的拥戴,给予了不遗余力的支持并积极为专辑撰稿。
《余江征兵之军人风采篇》分为6大篇章,共收录文章44篇,作者既有负责余江征兵工作的领导,也有基层武装部干部、体检医生,更多的是曾经在或者现在仍在部队服役的余江籍官兵。他们中有担负国防科技事业的研究人员,也有军事院校的教授;有鹰击长空的勇士,也有坚守边疆的卫士;有在岗位练兵取得优异成绩的士兵,也有在政工领域做出成绩的军官;有“哪里有危险,就冲向哪里”的救援战士,也有和平时期默默奉献的普通一兵。尽管他们只是余江众多兵员中的一小部分,他们的经历不同,在不同时期演绎着不同的精彩故事,但他们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军旅人生和其他大多数余江籍的官兵一样像一串串火红辣椒,挂满余江的四季,让“征兵红旗”在新时代里猎猎生风。
【心声共鸣:退役不褪色的誓言】
四名退役军人代表结合自身军旅经历与所见所闻,深情讲述了他们在部队攻坚克难,退役后仍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的感人故事。他们的故事,是对书本内容最生动的注脚。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胡细亮表示,退役军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余江征兵之军人风采篇》的编撰发行,既是对退役军人贡献的肯定与致敬,也为退役军人工作搭建了新的宣传平台。下一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严格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建立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让红色基因在余江大地代代相传。
【殷殷期望:凝聚强军兴区力量】
区人武部政委范润华表示,八十年前,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余江这片土地,也始终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余江儿女踊跃参军参战,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自1958年余江消灭血吸虫病以来,至今已向部队输送了一万余名优秀兵员,创造了66年无责任退兵的奇迹。《余江征兵之军人风采篇》书籍的发布就是生动的“征兵宣传册”,是激发青年参军热情的 “活教材”。区人武部将把该书作为征兵宣传的重要载体,不断讲好余江军人故事,引导更多优秀青年投身军营、建功国防,为强国强军事业贡献余江力量。
区委副书记潘炜表示,《余江征兵之军人风采篇》记录的是余江子弟兵在军营里摸爬滚打的身影,是军属们默默支持的温情,更是余江人 “爱党爱国、参军报国”的赤诚。他强调,余江征兵工作能成为全国一面红旗,在新时代形成了唯我独有的“传统好、摆位好、工作实、政策优、把关严”的“余江经验”,离不开全区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踔厉奋发,不断挑战自我。要弘扬征兵精神,传承辉煌红色基因。以这本书的发布为契机,深入挖掘书中人物的精神内涵,让红色基因“活”起来、“传” 下去;要弘扬征兵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把包含着忠诚担当、无私奉献、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深刻内涵的征兵精神,转化为推动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要弘扬征兵精神,竭诚为民服务。用心用情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尽心尽力办好民生实事,创新创优基层社会治理。
区政协主席黄贵开在最后总结讲话中指出,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是人民政协一项富有统一战线特色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发挥了“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作用。《余江征兵之军人风采篇(余江文史资料·第六辑)》的编撰出版,正是我们立足余江实际,践行这一宗旨的生动实践。他强调,全区政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和文史工作者要以此为契机,继续秉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广泛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不断提升我区文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推出更多记录时代、服务现实的精品力作,为推动我区文化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赠书传韵: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最温馨的环节莫过于赠书仪式。一摞摞崭新的书籍被赠予相关单位手中,这传递的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和爱国火种。
区委副书记潘炜向区委党史办赠书
区政协主席黄贵开向区档案馆赠书
区人武部政委范润华向区图书馆赠书
80 年过去,烽火岁月已远,但伟大的抗战精神、军人的奉献精神,始终是余江前行的力量。这本《余江征兵之军人风采篇》,是余江的 “英雄档案”,更是激励我们前行的 “精神密码”。
向抗战先烈致敬!向余江军人致敬!
让我们共同阅读、传播这些动人的故事,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和军人风采在余江大地代代相传,汇聚成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您身边的军人故事或阅读感悟!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