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悦城控股守护供港生命线,彰显央企担当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29 18:09 1

摘要:在南海之滨,有一座城市从渔村蜕变为国际化大都市,它就是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今年正值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深圳秉承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并将在推

在南海之滨,有一座城市从渔村蜕变为国际化大都市,它就是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今年正值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深圳秉承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并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继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值此历史时刻,作为与特区同频共振、深度参与其建设的重要力量,大悦城控股在深圳的发展与深耕,本身就是一部浓缩的“特区奋斗史”。

产业地产方面,从保障港澳民生的“三趟快车”时代一路走来、历经工业制造腾飞、直至今日驱动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发展,我们在深的各产业园区、写字楼也不断进化迭代,与城市共成长。作为深圳最早的建设者之一,在住宅人居方面,我们曾推出宝安首座16层商住楼项目,几十年间开发了数十个住宅项目,见证了深圳从“居者忧其屋”到“居者有其屋”、再到“居者优其屋”的历程。商业方面,首日客流一举突破42万人次、创造现象级开业盛况的深圳大悦城,见证了深圳对大悦城的肯定,也彰显了大悦城对深圳这座城市的赤诚与热爱。

时光回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深圳还是南海之滨一片未完全开发的小渔村时,大悦城控股的母集团中粮集团,就已在这里播下了责任的种子。

供港“生命线”的守护者

1962年,为保障港澳同胞的生活需要,在周恩来总理的批示下,由中粮集团参与供给的“三趟快车”正式启动,每日“定期、定班、定点”,风雨无阻地将各类鲜活物资运往香港。长鸣的笛声见证了接下来40余年的这份由列车串联起来的同胞之谊,也在历史的不经意间拉开了大悦城控股产业运营的发展序幕。

三趟快车”这条“生命线”不仅保障了香港的繁荣稳定,更增强了香港民众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三趟快车”开行的40余年间,经深圳海关验放车辆4万余列,验放活猪近1亿头、活牛580多万头、10亿多只家禽、冻肉近800万吨,每天由内地经深圳运往香港的活禽活畜占香港市场供应量的99%以上,冻肉水产、瓜果蔬菜等占一半以上。每一个数字都体现着中粮集团多年来保障供港的坚定不移,每一份新鲜都凝聚着情系香港同胞的赤子之心。

中粮深圳公司的活口仓和铁路专用线

押运员赶猪上车的场景

一座仓激活一片区

1986年,负责中转港澳地区活口的活口仓基地由深圳东门、罗湖火车站全部迁至罗湖区清水河三路,在这里建了一座30栋的活口仓,总面积38000平方米,可存放的猪、牛可以满足香港当时两天以上的销量。随着深圳特区的飞速发展,清水河一带成为深圳市的城市中心区和日益繁荣的经贸重地。

“当年我们进驻清水河后,一座座大大小小的物流仓储园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很快便形成了规模化效应,曾经的城市边缘地带成为深圳重要的仓储物流区。” 看着眼前来往不断的物流车辆,大悦城控股华南大区罗湖产业项目的一位老员工骄傲地介绍。

抗疫保供的“红色防线”

随着内地现代物流的蓬勃发展,供港澳鲜活商品的运输工具逐渐转向公路运输。2010年,“三趟快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但大悦城控股的责任与使命并未因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反而在关键时刻更加凸显。

2022年,香港新冠疫情形势严峻,中粮供港产业园紧密协同相关部门,克服重重困难,制定严密的疫情防控措施,确保供港物资的正常保障。产业园每天至少供港活猪3000余头,用实际行动筑起了一道“红色防线”,彰显了央企的责任与担当。

城市更新的践行者

“三趟快车”停运后,当年为调剂鲜活商品供应而建的“活畜仓”也化身为活畜中转、干仓、冷库等多种类型的仓储基地,并以中粮供港产业园和中粮物流产业园(罗湖)的名义,继续发挥着保障香港民生的重要作用。

罗湖清水河活口仓现状

中粮物流产业园(罗湖)

在深圳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满足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的需要,202411月,全新的中粮供港产业园迁至深圳坪山区开始建设,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深圳清水河活畜仓即将结束它的历史使命。建成后的中粮供港产业园将作为供港产品的中转站,在大悦城控股华南大区的运营之下继续发光发热。

坪山区中粮供港产业园项目开工仪式

坪山区中粮供港产业园效果图

未来,清水河片区也将迎着深圳改革发展的春风,在熟悉的土地上,生长出服务于新时代的建筑群。而大悦城控股的罗湖片区产业园,也将响应新的时代号召,在城市更新的发展浪潮中以全新的面貌,继续服务于深圳城市发展、创造城市美好生活。

来源:NEW房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