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这两个问题不解决,真的有些难搞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26 19:01 3

摘要:这种热度甚至催生了专门的“代抢”服务,黄牛们将首批订单名额炒至数千甚至上万元。然而,在这耀眼的销售成绩背后,小米YU7却面临着两个极其现实且紧迫的难题。

小米YU7上市后,可以用“核爆级”来形容。短短3分钟,大定订单突破20万台;1小时后,这个数字飙升至28.9万台,直接刷新了我国汽车销售的历史纪录。

这种热度甚至催生了专门的“代抢”服务,黄牛们将首批订单名额炒至数千甚至上万元。然而,在这耀眼的销售成绩背后,小米YU7却面临着两个极其现实且紧迫的难题。

一、超长交付周期消耗用户热情

小米目前仅有一座位于北京亦庄的工厂在承担生产重任,这座原设计年产能为15万辆的工厂,通过超负荷运转,实际产出在2024年达到了24万辆,这几乎已经榨干了它的极限。

即便二期工厂已在2025年7月投产,三期工厂也在建设中,但面对SU7积压的近30万订单和YU7新增的超过24万锁单,小米的产能体系早已不堪重负,而这就导致了惊人的交付等待时间。

目前,小米YU7标准版最快交付周期为58-61周,这已经超过一年了,Pro版为51-54周,最快的Max版也需要39-42周。这意味着现在下单,提车很可能要等到2026年。

超长的交付时间不仅考验用户的耐心,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成本。根据相关政策,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从2026年起由免征调整为减半征收,每辆车减税上限为1.5万元。

以小米YU7最低配的25.35万元标准版计算,若2026年提车,需多缴纳约1.12万元的购置税。而32.99万元的Max版,因超过减税上限,更是会多出约1.46万元的购车成本。这笔不小的额外支出,加上国家“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在2025年底后的不确定性,让许多锁单用户感到焦虑。

二、竞品围攻,智界R7新款的性价比更出色

就在小米YU7被产能问题困扰时,竞争对手并没有闲着。华为鸿蒙智行旗下的智界R7新款,在2025年8月以24.98万元起的售价正式上市,直接对标小米YU7。

智界R7打出了“入门即满配”的牌,全系标配华为ADS 4辅助驾驶系统,拥有36个传感器。在用户关心的舒适性配置上,如后排座椅的加热、通风、按摩功能,激光雷达等,智界R7都展现出了优势。更关键的是,智界R7的提车周期仅需1-2周。这对于那些不愿苦等小米YU7一年的消费者来说,构成了巨大的吸引力。

三、写在最后

小米YU7面临的这两个问题:产能交付和竞品竞争,这两个问题相互交织,形成了一道难解的题。产能不足,用户等待时间过长,热情被消耗,好感被败光;而此时智界R7等竞品虎视眈眈,用更短的等待时间和不俗的产品力分流客户。

小米的工厂扩建计划仍在进行,但远水难解近渴。如果小米不能尽快解决产能瓶颈,并在产品力上持续保持对智界R7等竞品的竞争力,那么YU7开局创下的惊人订单纪录,恐难以转化为长期稳固的市场地位。对于小米汽车来说,这场考验才刚刚开始。

来源:秋天的田野金灿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