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王”胰腺癌,不少人误以为是胃病!出现3个异样,请及时就医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2 12:16 1

摘要:老李今年五十多岁,一直自认为身体健康。可是最近半年,平日里饭后总感觉肚子隐隐作痛,位置时而偏上腹,有点像胃不舒服。家里人以为是胃病导致的,小药箱里常备的胃药翻出来吃,但症状总是反反复复。原本想再拖拖,没成想,疼痛越来越重,有时还会连着后背发闷。有朋友提醒他,别

老李今年五十多岁,一直自认为身体健康。可是最近半年,平日里饭后总感觉肚子隐隐作痛,位置时而偏上腹,有点像胃不舒服。家里人以为是胃病导致的,小药箱里常备的胃药翻出来吃,但症状总是反反复复。原本想再拖拖,没成想,疼痛越来越重,有时还会连着后背发闷。有朋友提醒他,别光觉得是胃病,万一是别的问题呢。结果这一查,竟然被医生怀疑是胰腺癌

对于不少中老年人来说,胰腺癌这个词远不如胃癌、肝癌那么“有知名度”,但只要一听到“癌王”,很多人都开始紧张。胰腺癌的凶险远超一般人的想象,最“狡猾”的地方就在于它容易被误诊、发现多为晚期,尤其早期症状和胃病太像了,很多人根本不会警觉。今天咱们就聊聊,三种躲不过的胰腺癌信号,以及真正区别于胃病的地方,帮更多人守住健康防线。

胰腺位于腹腔深处,体检和B超都很难直接发现早期问题。胰腺癌刚起步时,症状并不典型,尤其容易和常见胃炎、消化不良混淆。很多患者就是在这种反复“胃病”的掩护下,被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有权威数据显示,全球范围每年超过43万人因胰腺癌离世。更扎心的是,胰腺癌5年生存率不足9%,远低于绝大多数恶性肿瘤。你会发现,身边不少“慢性胃病”的朋友,实际背后隐藏着胰腺癌的风险,只是自己忽略了那些不同寻常的“信号灯”。

那么,胰腺癌到底和普通胃病有什么区别?哪三大异常最值得警觉?

腹痛反复且迁延,越治越重

不少人习惯性把腹部不适当成胃病,特别是上腹部疼痛,但胰腺癌引发的腹痛有几个独特特点:
部位多在上腹部,向后背放射,像一支“隐形的手”在背后拉扯,有的人觉得像被捶了一锤。疼痛不易缓解,吃普通胃药没用。有时躺着更痛,前倾或弯腰反倒稍缓一些。夜间疼痛加重,伴随体位改变明显,持续数天甚至数周都不见好。

普通胃炎或胃溃疡,多在饭前饭后疼,吃点药或者调整饮食能很快缓解,很少出现那种顽固拖拖拉拉的痛感。腹痛持续找不到明确原因,或和体位关系特殊,一定要警惕胰腺问题。

大便性状改变,排便异常增多

胰腺既能分泌消化酶、又参与血糖调控。一旦出问题,会直接影响脂肪消化与吸收
如果发现自己最近大便变稀、特别油腻,不容易冲掉,还可能漂在水面,类似“泡沫样”或者没有成型的状态,甚至有恶臭味,持续时间长,不管饮食如何调整都没改善,就要当心了。

这是因为胰腺被侵犯后,无法分泌足够的消化酶,脂肪吸收不良,排泄带出很多油脂。
普通胃病很少有这种严重的油脂泻表现。如果出现“油状便”,不妨主动做个腹部影像学检查。

莫名其妙体重下降、口腔异味严重

有些人以为自己总觉得疲乏没力是睡眠不好,或者觉得变瘦是“消化变好了”。可胰腺癌患者大部分在发病初期,往往体重短期大幅度下降(例如3个月内下降超过10%),甚至伴随全身乏力、面色发黄。

此外一个经常被忽略的小细节,口腔异味。研究发现,胰腺疾病患者口腔常常有特殊臭味,而且牙龈健康状况整体偏差。有学者甚至提出,出现牙龈炎、口臭且刷牙后依旧无法缓解,别单纯以为是上火,有可能是胰腺出了问题。

上面提到这三大信号,如果你或家人符合其中一项,建议一定要抓紧去医院做腹部CT或磁共振,别再把胃药当“万能药”了。

很多人反复折腾胃镜、苦吃胃药但没改善,其实可以用这些细节来初步区别:

腹痛部位和模式有差异:胰腺癌的疼痛多是顽固、持续性,往后背放射,很难缓解;胃病多为间歇性疼痛,进食与否有关,普通药物见效快。

排便异常更明显:胰腺癌会出现油腻泡沫状便,而胃病几乎不会这样。

体重/全身状态变化:若伴随短时间内消瘦、乏力、皮肤发黄(黄疸)、血糖突然异常波动,这些都暗示可能是胰腺癌。

胃病药物无效:症状持续、反复,用药效果极差,或反复出现,千万要引起重视。

假如已经出现不典型腹痛、油脂泻、体重明显减轻,或者家族有人患胰腺癌、吸烟酗酒,人到中老年后就要定期做腹部CT,别光做胃镜。疾病到了晚期,治疗手段有限,能够早期发现就争取了生机。

日常预防方面,坚持这几件事很重要:

控制高脂、高糖饮食,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和粗杂粮,高纤维饮食有助于预防胰腺癌

戒烟限酒、保持作息规律,避免胰腺长期处于过劳状态。

家族病史或高危人群,建议每年筛查腹部影像和肿瘤标志物。

减少接触有害化学物质,比如苯胺、萘胺等,涉及职业的更要做好防护。

发现症状及时就医,不要耽误,不要只依赖“网上自查”或自行购药,很多时候专业的判断和影像检查才是救命稻草。

健康还得靠日常的细致观察和主动问诊。

如果发现以上提到的几个异常信号,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综合判断。并不是所有异常都等于胰腺癌,但早一步检查,可以防患于未然。现实中胰腺癌的治疗效果因早晚期差异明显,争取早筛查、早发现才是关键。能否达到预期的健康效果,取决于发现时间、个体体质和治疗方案。建议大家始终以专业医疗建议为准,具体情况还需到本地正规医院面诊判断。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 《胰腺癌容易被忽视的8个症状》 北京青年报 2016-05-18
3. Current and emerging therapies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a bright future. Lancet Oncol . 2020 Mar.2020 Mar;21(3):e135-e145. doi:10.1016/S1470-2045(19)30795-8.
4. Cell Rep:揭示恶性胰腺癌快速生长的原因.生物谷.2019-10-20
5. 丁雷;张平.胰腺癌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08-139
6. 陈亮.如何预防胰腺癌[J].中华养生保健.2017-8-1:8
7. “癌王”胰腺癌,很多人误以为是胃病!出现4个异常,及时就医.今日头条

来源:黄氏说医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