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基因组有40%是病毒残骸,它们或许是大脑退化的幕后推手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2 14:12 1

摘要:这些古老的“病毒残骸”大多已经沉睡数百万年,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可能会被重新激活,释放出有害物质,甚至与阿尔茨海默病、渐冻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

你可能觉得自己很“纯粹”,但科学家告诉我们:人类基因组里有接近一半,其实是远古病毒留下的痕迹。

这些古老的“病毒残骸”大多已经沉睡数百万年,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们可能会被重新激活,释放出有害物质,甚至与阿尔茨海默病、渐冻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关。

听起来像科幻小说?事实上,这已经是实验室里得到越来越多证据支持的假说。

科学家称这些古老的病毒片段为“逆转录转座子”,也被形象地称作“跳跃基因”。它们能在基因组中移动和复制,相当于 DNA 世界里的“复制粘贴”功能。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基因片段是沉睡的,不会造成伤害,甚至还在胚胎发育、干细胞维持等过程中扮演过有益角色。

但问题是——它们并不总是安分。

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人体本来能“封印”这些基因的机制会逐渐松动,就像关不紧的柜门,里面的东西随时可能掉出来。

一旦它们被“唤醒”,就可能制造类似病毒的 RNA 和蛋白质,干扰细胞功能,引发炎症,甚至杀死神经细胞。

神经科学家发现,在渐冻症(ALS)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中,这些古老病毒的痕迹比正常人更活跃。比如,ALS 患者的神经细胞中出现了一种名为 HERV-K 的病毒蛋白。进一步实验显示,当研究人员把这类基因植入小鼠体内,小鼠的神经细胞会萎缩,出现类似渐冻症的症状。

更耐人寻味的是,ALS 和阿尔茨海默病里常见的“坏蛋”蛋白质(如 TDP-43 和 tau 蛋白),似乎正是唤醒这些病毒残骸的关键。它们一旦失控,就会让逆转录转座子重新活跃,而逆转录转座子释放的有害物质又会反过来加剧这些蛋白质的异常,形成恶性循环。

科学家把这种场景称为——“逆转录转座子风暴”。

新疗法的希望

既然这些基因残骸行为和病毒相似,那能否用抗病毒药物来对付它们?

答案是:有可能。

研究人员借鉴了艾滋病治疗方案中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进行了初步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一些 ALS 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身上,这类药物似乎能降低病毒残骸的活性,减缓神经症状恶化。虽然还不能说这是“治愈”,但它为治疗这类疾病提供了新的方向。

想象一下:我们体内 40% 的 DNA,其实是病毒留下的历史遗迹。

它们像沉睡的“幽灵”,大多数时候安静无害,但在衰老或某些异常情况下,可能重新苏醒,成为神经退化的隐秘推手。

科学家们正在尝试用抗病毒的思路来应对这些问题。也许在未来,我们能更清楚地回答一个惊人的问题:

我们的衰老和疾病,有多少是由这些“远古病毒”在暗中推动的?

来源:星秘空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