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是包容的大家庭、紧密的命运共同体!”|聚焦上合组织峰会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2 16:44 2

摘要:3000亿美元、4000亿美元、5000亿美元——近五年来,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贸易额接连突破三大关口,地区深度互联互通格局正在形成。人民日报社国际部和环球时报研究院于近期联合发布的《共同的家园——上合组织成员国发展愿景民意调查报告

3000亿美元、4000亿美元、5000亿美元——近五年来,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贸易额接连突破三大关口,地区深度互联互通格局正在形成。人民日报社国际部和环球时报研究院于近期联合发布的《共同的家园——上合组织成员国发展愿景民意调查报告》显示,近七成民意认同本国在上合组织框架下“获得了更多参与全球治理的机会”。

这种对发展的期待在今年夏末初秋显得更为强烈。8月31日至9月1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举办。这是中国第五次主办上合组织峰会,也是该组织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全球媒体聚焦海河之滨,关注天津峰会如何擘画上合组织发展蓝图、凝聚“上合组织大家庭”合作共识。

峰会期间,上合组织成员国领导人签署并发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天津宣言》,批准《上合组织未来10年(2026—2035年)发展战略》,发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声明、关于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声明,通过加强安全、经济、人文合作和组织建设等24份成果文件。此外,峰会接收老挝为伙伴,“上合大家庭”成员从26个增至27个,上合组织伙伴关系布局进一步完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勇慧表示,天津宣言突出了国际性,也突出了上合组织在全球国际体系运行中的力量和作用,更重要的是,将这些都落实到了行动上。

无怪乎智库Initiate Futures主席哈姆扎·里法特会发出感慨:“上海合作组织真正关注各国发展。”

高度认同“上海精神”

9月1日上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题为《牢记初心使命 开创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从黄浦江畔到海河之滨,上海合作组织走过不平凡发展历程。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4年来,成员国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取得一系列开创性成果、历史性成就,树立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

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用四个“率先”总结了上合组织建设和合作成果:上海合作组织率先建立边境地区军事领域信任机制,最早采取打击“三股势力”多边行动,维护了地区和平安宁;率先启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使地区发展繁荣动力更加充足,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更加完善;率先缔结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宣告世代友好、永不为敌,促进了各成员国人民相亲、民心相通;率先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习近平强调,上海合作组织已经成长为世界最大区域组织,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日益增强。展望未来,各成员国仍须遵循“上海精神”,脚踏实地砥砺奋进,更好发挥组织功能。

“我愿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9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天津主持“上海合作组织+”会议时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响与共鸣。

英国48家集团主席杰克·佩里说,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以协调与合作为基础的多边主义愿景在世界范围内有更强烈共鸣。当前,国际形势动荡不安,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严重冲击联合国等多边机制。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自2001年6月15日成立以来,上合组织已从最初的六个创始成员国,逐步成长为当今世界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组织。

“朋友圈”越来越大,背后正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上海精神”的高度认同。上合组织不是封闭排他的“小圈子”,而是开放包容的“大家庭”,是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正如上合组织前秘书长拉希德·阿利莫夫所说,上合组织的吸引力首先在于其原则,即“上海精神”。他表示,“所有成员国都非常尊重不同观点,努力围坐在一张没有‘尖角’的圆桌旁,在考虑本国利益的基础上寻找共同发展的公分母”,这为如何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树立了典范。

推进开发银行建立

以“上海精神”为引领,上合组织打开了互利合作的广阔空间,其中经贸合作是上合组织蓬勃发展的强大引擎。

根据商务部与中国海关总署数据,今年前7月,我国以陆路、航空运输方式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分别进出口6774亿元、2510.1亿元,分别增长7.4%、44.6%;2024年,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贸易额约5124亿美元,约占中国外贸总额8.3%;截至2025年7月,中国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各类投资存量超840亿美元,合作领域从油气、矿产、加工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等逐步拓展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

与此同时,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俄油气管道等项目运行良好,中俄同江铁路桥、黑河公路桥建成通车,中吉乌铁路项目正式启动,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货运量创历史最好水平,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航空运输频次持续增加,中俄合作“北极快线1号”开航……近年来,上合组织各方互联互通水平持续提升。

近日,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在商务部吹风会上介绍,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引领下,上合组织地区投资合作规模不断扩大,产供链合作也不断深化。中国与所有成员国都签署了投保协定,一年来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签署了升级版投资协定,这也更有效地保护了相互投资,提高了投资准入水平。

投资经贸合作成绩亮眼的同时,上合组织金融合作更加密切。中国与多国签署本币互换协议,并通过上合组织银联体框架开展金融合作。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赴华参加上合组织峰会前就表示,上合组织的经济组成部分应该成为关键,为此有必要建立有效的本币结算机制。

本次峰会期间,各有关成员国重申成立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的重要性,决定成立开发银行并就该金融机构运作的一系列问题加快磋商。

据悉,上合组织开发银行最早由中国在2010年提议设立,旨在促进区域贸易和本地使用。《共同的家园——上合组织成员国发展愿景民意调查报告》显示,72%的受访者支持上合组织国家扩大本币支付和结算份额。

复旦大学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副主任朱杰进认为,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的建立如果能在今年有所突破,这对上合组织来说将是里程碑事件,能够大大促进上合组织成员国基础设施融资,加强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团结“全球南方”力量

国际舆论认为,此次峰会不仅展现了上合组织在区域合作中的强大凝聚力,更彰显了“全球南方”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力量。作为“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上合组织为更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此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上合组织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关切全球南方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参加峰会的白俄罗斯外长雷任科夫则盛赞中国在组织内的作用“关键且具有建设性”。他表示,作为创始成员国,中国始终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文化多样性及追求共同发展的核心原则。

在天津峰会上,中方宣布,将成立中国—上合组织能源、绿色产业、数字经济三大合作平台,以及科技创新、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三大合作中心,并在未来5年同上海合作组织其他国家一道实施新增“千万千瓦光伏”和“千万千瓦风电”项目。中方愿同各方共同建设好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欢迎各方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请有条件的国家参与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

根据新华社9月1日公布的中国担任上海合作组织2024-2025年轮值主席国工作成果清单:中方2024年7月4日至2025年9月1日任上海合作组织2024-2025年轮值主席国。其间,中方举办了110项主席国主要活动、77项其他活动,同上海合作组织国家达成系列合作共识,发布24份峰会成果文件、25份机制性会议成果文件、41份中方主办活动成果文件,为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提出多项倡议(含中方在天津峰会上提出的23项倡议,以及13项中方其他倡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俄战略协作高端合作智库副秘书长许昌志表示,“这些举措再次充分体现中国在提供公共产品、引领规则标准、培育发展动能方面的大国战略担当,为上合组织未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并将为全球治理提供‘非西方中心’的实践样本。”

《共同的家园——上合组织成员国发展愿景民意调查报告》显示,总体上,95%的受访者认同与中国合作能为本国带来积极影响。所列具体事项中,促进经贸便利化(43%)获得最多认可,其次为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促进高科技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助力农村脱贫减贫。

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等外媒也关注到了天津峰会对“全球南方”团结的重要作用。

半岛电视台援引印度班加罗尔智库塔克沙希拉研究所印太研究项目主任马诺吉·凯瓦拉马尼的观点指出,在部分西方国家影响下,多边主义正面临严峻威胁,而上合组织成员国依然坚定地支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

俄罗斯联邦政府金融大学副教授米哈伊尔·哈洽特良也认为,有关经济机制的建议将塑造一个新的多极化的世界。

对于阿塞拜疆趋势新闻社总编辑埃敏·阿里耶夫来说,构建更加公平的多极世界离不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助力。他对记者表示,相信这一倡议将成为世界主流。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