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高云淡,层林渐染橙黄橘绿,秋意渐浓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
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
传统节气
天高云淡,层林渐染
橙黄橘绿,秋意渐浓
白露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
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
古人以四时配五行
秋属金,金色白
故以白形容秋露
将这个节气命名为白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
“水土湿气凝而为露,
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白露秋分夜
一夜凉一夜
9月4日(周四)晚18:30
“相约158 点亮你我他”
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夜课”
廿四节气课:乙巳白露
让我们一起领略节气的魅力
深入探讨其背后的文化智慧
“二十四节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思考与探索。中国廿四节气项目研发主理人周菲老师做客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漕溪北路158号三楼),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详细为大家介绍白露节气的由来、历史渊源和气候特点,同时还将开展趣味性和互动性的体验活动。活动由徐汇区委宣传部(区精神文明办)、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
互动体验内容包括:做一串传统药香珠手串
图片仅作参考
① 扫描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徐汇文明”小程序
② 点击首页报名链接-点击“我要报名”
注意:报名后可在“我的消息”页面查看审核通过的消息,课程开始前一天还将通过微信发送提示信息。
招募人数:40人
温馨提醒:课程有手工环节,材料有限,分发材料将根据后台报名名单,也请报名成功但不能来的伙伴及时取消报名,谢谢~
周菲,中国廿四节气项目研发主理人,侧重于节气文化对当下中国人的生活实践。自2019年开始成为一名节气课讲师,以直面当下的生动方式传播节气文化,课程风格务实而活泼。
鸿雁是群居的候鸟,每到秋天,就会结伴飞往更温暖的南方。
02二候玄鸟归
玄鸟就是燕子,春天的时候,它们飞往北方,等到秋天到来,就从北方飞回,所以是“归鸟”。
03三候群鸟养馐因为感知到秋意,鸟儿们都要未雨绸缪,开始储备过冬的粮食,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中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02饮白露茶
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个生长佳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它多了一些过火的味道,给人的感觉刚刚好。轻轻呷一口,唇齿之间满是甘醇的味道,深受老茶客喜欢。
03吃番薯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气以吃番薯为习。
04吃龙眼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民间的意思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大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
唐·颜粲
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
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
应钟鸣远寺,拥雁度三湘
气逼襦衣薄,寒侵宵梦长
满庭添月色,拂水敛荷香
独念蓬门下,穷年在一方
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唐·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黄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唐·孙頠
析析有新意,微微曙色幽
露含疏月净,光与晓烟浮
迥野遥凝素,空林望已秋
著霜寒未结,凝叶滴还流
比玉偏清洁,如珠讵可收
裴回阡陌上,瞻想但淹留
文稿:徐汇区委宣传部(区精神文明办)、徐汇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编辑:师好好
来源:文明徐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