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地球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冰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隐藏数十亿年的电学秘密。由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加泰罗尼亚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研究所联合多国研究团队完成的突破性研究证实,普通冰是一种挠曲电材料,能够在机械变形时产生电荷。这一发表在《自然物理学》杂志上的发现不仅可能革
信息来源:https://phys.org/news/2025-09-scientists-ice-generates-electricity-bent.html
在地球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冰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隐藏数十亿年的电学秘密。由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加泰罗尼亚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研究所联合多国研究团队完成的突破性研究证实,普通冰是一种挠曲电材料,能够在机械变形时产生电荷。这一发表在《自然物理学》杂志上的发现不仅可能革新未来的能源技术,更为解开雷电形成之谜提供了关键线索。
研究团队通过精密的实验装置,将冰块置于两块金属板之间并连接测量设备,首次直接观测到冰在弯曲变形时产生的电势。更令人惊奇的是,研究人员还发现在低于零下113摄氏度的极低温环境下,冰的表面会形成一层具有铁电性质的薄层,使得冰具备了双重发电机制。
挠曲电现象的重大突破
冰起电事件中的挠曲电现象。图片来源:《自然·物理》(2025)。DOI:10.1038/s41567-025-02995-6
挠曲电效应是指材料在受到不均匀机械变形时产生电极化的现象,这种效应此前主要在特定的陶瓷材料和晶体中观察到。ICN2氧化物纳米物理组成员辛文博士解释说:"我们发现,在任何温度下,冰都会在机械应力的作用下产生电荷。这一特性使冰与二氧化钛等电陶瓷材料处于同等地位。"
这项发现的重要性在于冰的普遍存在和易获取性。与需要特殊制备工艺的人工电陶瓷材料不同,冰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从极地冰盖到高山冰川,从雷暴云层到日常生活中的冰块,都潜在地具备了发电能力。这种普遍性为开发基于冰的能源收集技术提供了巨大潜力。
研究团队通过系统性实验证实,冰的挠曲电效应在接近零摄氏度的常见温度下依然有效,这意味着在地球大部分存在冰的环境中都可能观察到这种电学现象。更进一步的是,在极低温条件下发现的表面铁电性为冰提供了第二种发电机制,使其成为一种具有双重电学特性的独特材料。
雷电形成机制的新解释
长期以来,科学界对雷电形成的确切机制存在争议。虽然人们知道闪电源于雷暴云中冰粒碰撞产生的电荷分离,但冰粒如何获得电荷一直是个谜团。传统理论认为这与摩擦起电或接触起电有关,但这些机制无法完全解释观测到的强大电场强度。
ICN2氧化物纳米物理组组长古斯塔夫·卡塔兰教授指出:"我们在研究中测量了一块冰弯曲产生的电势,结果与之前在雷暴天气中观察到的冰粒子碰撞结果相符。"这一发现为理解雷电形成提供了全新视角。
在雷暴云中,冰粒不断经历复杂的机械变形过程。强烈的对流运动使冰粒相互碰撞、翻滚和变形,而每一次不均匀的机械变形都可能通过挠曲电效应产生电荷。当无数个冰粒同时经历这种过程时,累积的电荷量足以产生巨大的电势差,最终导致闪电的形成。
测量冰挠曲电性的实验装置。图片来源:《自然物理》(2025)。DOI:10.1038/s41567-025-02995-6
这种新机制解释了为什么雷电往往在冰雹和强对流天气中更为频繁和强烈,因为这些条件下冰粒经历更剧烈的机械变形。同时,这也可能解释了不同类型雷暴中电荷分布模式的差异,为改进雷电预测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
技术应用的广阔前景
冰的挠曲电特性为开发新型能源收集技术开辟了独特的可能性。在极地和高海拔地区,冰是最丰富的天然资源之一,如果能够有效利用其挠曲电特性,可能为这些偏远地区提供清洁的能源来源。
研究团队已经开始探索将这一发现转化为实际应用的可能性。在寒冷环境中,可以设计专门的装置来收集冰在自然变形过程中产生的电能。例如,在冰川活动频繁的地区,冰块的自然运动和变形可能成为一种可再生的能源来源。
此外,这一发现还可能催生全新的传感器技术。冰的挠曲电特性使其能够感知机械应力和变形,这在某些特殊环境下可能比传统传感器更具优势。在极地科学研究中,基于冰的传感器可能用于监测冰层应力变化、裂缝形成和结构稳定性。
更有趣的是,在低于零下113摄氏度的极端环境下,冰表面的铁电性质可能被用于开发特殊的电子器件。这种天然的铁电材料可能在空间探索和极地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在极端低温环境下工作的电子设备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基础科学认知的革新
这项研究的意义不仅限于技术应用,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冰这一普通物质的认知。长期以来,冰被认为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材料,其主要价值在于储存和释放热能。然而,挠曲电特性的发现揭示了冰在电学方面的复杂性和潜力。
从分子层面看,这一现象源于冰晶格结构在机械变形时的不对称性。当冰受到不均匀应力时,其内部的氢键网络发生重排,导致正负电荷的分离。这种微观机制的理解不仅加深了对冰晶体学性质的认识,也为研究其他氢键材料的电学特性提供了参考。
研究还发现,冰的挠曲电特性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温度变化,这与大多数其他挠曲电材料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稳定性使得冰在广泛的温度范围内都能保持其电学活性,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保障。
随着对冰电学特性认识的深入,科学家们开始重新审视许多与冰相关的自然现象。从极光的形成到冰河的动力学行为,从行星科学中的冰质天体研究到气候变化中冰层的作用,冰的挠曲电特性可能为这些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工具。
这项研究代表了材料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证明了即使是最普通的物质也可能隐藏着令人惊讶的特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冰的挠曲电特性有望在能源、传感器和基础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更好地利用这一地球上最常见的资源开辟新的道路。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