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十集大型专题节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列讲读》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受邀作为讲读嘉宾,分别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两个主题进行了生动阐释、精彩解读,在自然资源系统内外引发强
“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十集大型专题节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列讲读》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受邀作为讲读嘉宾,分别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两个主题进行了生动阐释、精彩解读,在自然资源系统内外引发强烈共鸣。《中国自然资源报》开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列讲读》节目观后感”栏目,邀您与我们一道共话观看感悟、共议如何当好“两山”理念践行者和传播者。
拧成一股绳 拓宽“两山路”
董振亚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处处长
“两山”理念,改变中国、影响世界。近日在观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列讲读》节目中,笔者深刻感受到了“两山”理念的思想伟力和实践魅力。作为一名推动“两山”转化的自然资源工作者,笔者既感到自豪,也再一次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推动“两山”转化,自然资源部门是“主力军”。在第二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关志鸥部长从规划、保护、利用等不同维度,用一个个鲜活例子,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人与自然怎样和谐共生”、自然资源工作如何推动“两山”转化、绿色发展。近年来,湖南依托“一江一湖三山四水”独特的生态资源禀赋,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形成了一批具有创新性、典型性、可复制推广的案例。作为参与者,笔者深切感受到几个方面的重要性:
一是规划引领。科学规划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保障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空间载体的前提。通过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划定“三区三线”,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我们优化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空间基础。
二是摸清家底。摸清自然资源资产家底是保障权益、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础。我们将国土调查、“天空地网”综合监测体系与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高度融合,开展全域、全门类、全要素覆盖的“起底式”清查,摸清了自然资源资产家底,并依托湖南自然资源智慧平台,形成了自然资源资产“一本账”,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坚实数据支撑。
三是保护修复。生态保护修复是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的关键。我们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一盘棋”开展全省生态保护修复,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160万亩,既为三湘四水“疗伤补妆”,又为三湘四水化为“金山银山”厚植绿色本底。
四是资产配置。创新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方式是打通“两山”转化路径、释放生态产品价值的重要突破口。我们改变过去长期以来的“单要素”出让方式,将土地、矿产、森林、湿地、水等自然资源资产及相关权益,打造成“资产包”进行组合供应,既有效解决了生态产品“归集难”“配置难”“变现难”问题,又推动了生态农业、休闲康养、文旅融合等绿色经济发展。目前,8个试点项目成交金额近30亿元,进一步壮大了我们的“金山银山”。
实践证明,“两山”转化靠的不是一个环节,而是一个链条,需要我们系统谋划、持续创新。未来,拓宽“两山路”,既需要我们在深学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凝聚共识,也需要我们在实干笃行中形成合力,拧成一股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厚植绿色底色。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来源:自然资源部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