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婚事新办不攀比,丧事简办不铺张,邻里和睦互帮忙……”近日,通羊镇的大街小巷、村居院落中,常常传来这样朗朗上口的宣传广播。一群身穿红马甲的村、社区志愿者,手持流动小喇叭,走街串巷,将移风易俗的“大道理”转化为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的“家常话”,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
咸宁网讯(记者 鲁芳 通讯员 陈杨婷)“婚事新办不攀比,丧事简办不铺张,邻里和睦互帮忙……”近日,通羊镇的大街小巷、村居院落中,常常传来这样朗朗上口的宣传广播。一群身穿红马甲的村、社区志愿者,手持流动小喇叭,走街串巷,将移风易俗的“大道理”转化为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的“家常话”,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一环。为此,通羊镇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创新宣传方式,不再局限于张贴公告、发放传单等传统手段,而是把“流动小喇叭”打造成一支接地气、聚人气的“宣传轻骑兵”。每天清晨和傍晚,恰是村民在家门口闲坐、聚集聊天的时段,志愿者们便带着小喇叭主动走进这些“人气聚集地”。在古塔社区的菜市场边,志愿者王竹君一边播放录音,一边见缝插针地与居民互动:“大家仔细听听,句句都是实在理!”
除流动播报之外,通羊镇还将小喇叭固定安装于村口大树下、社区广场凉亭里,实现定时循环播放。一位村民王大爷高兴地说:“以前开大会讲移风易俗,我们老人跑远路不方便,现在好了,喇叭一响,坐家门口就能听得明明白白!”
如今,小喇叭已成为通羊镇一道移动的文明风景线。朗朗上口的宣传语“钻”进人心里,文明新俗也逐渐从“政府推动”转变为“群众主动”。借助“小喇叭”这一接地气的传播方式,移风易俗的种子正悄然生根发芽,不仅改善了乡风邻里关系,更让清爽文明的新风吹遍通羊每个角落。
来源:咸宁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