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波段输出:发射200-400nm紫外线,覆盖微生物DNA/RNA吸收峰值,破坏细胞结构并阻碍复制,对细菌、病毒、孢子等灭活率达99.99%。
一、中压紫外线消毒器核心优势
高效广谱杀菌
多波段输出:发射200-400nm紫外线,覆盖微生物DNA/RNA吸收峰值,破坏细胞结构并阻碍复制,对细菌、病毒、孢子等灭活率达99.99%。
穿透力强:中压灯管(420W以上)辐射强度是低压灯的10倍以上,可穿透高浊度(SS≤20mg/L)水体,确保消毒效果稳定。
环保无残留
物理杀菌无需化学药剂,避免氯消毒产生的三卤甲烷(THMs)、卤乙酸(HAAs)等致癌副产物,保障饮用水安全性。
经济节能
运行成本低:千吨水处理量电费仅0.04元/吨,是氯消毒的1/2、臭氧消毒的1/9。
维护简便:仅需定期更换石英套管(寿命≥2年)和灯管(寿命≥3000小时),无需化学药剂储存与投加设备。
智能可控
配备自动清洗系统(如机械刷或CIP清洗),无需停机维护;支持PLC控制,可与SCADA系统联动,实现远程监控与剂量调节。
二、自来水厂应用场景
常规处理工艺升级
位置:砂滤池后、清水池前。
作用:替代或补充氯消毒,降低出厂水微生物风险,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中菌落总数≤100CFU/mL要求。
案例:某城市水厂采用中压紫外线系统后,大肠杆菌检出率从15%降至0%,居民腹泻发病率下降30%。
应急消毒与水质保障
突发污染:如藻类爆发导致嗅味问题,紫外线可快速降解藻毒素(如GSM、MIB),改善水质感官指标。
管网末梢保障:在二次供水系统中安装中压紫外线设备,防止微生物在管道内繁殖,确保用户端水质安全。
与高级氧化技术联用
UV/O₃工艺:紫外线激发臭氧生成羟基自由基(·OH),降解水中难处理有机物(如农药、内分泌干扰物),TOC去除率提升40%以上。
UV/H₂O₂工艺:适用于微污染水源水处理,有效去除抗生素、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等新兴污染物。
三、选型关键参数与步骤
基础参数确定
处理水量:根据水厂设计规模选择设备流量,需考虑峰值流量(通常按设计流量的1.2倍选型)。
紫外线透过率(UVT):通过实验测定原水UVT值(一般要求≥75%),若UVT
目标微生物:明确需灭活的微生物种类(如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需紫外线剂量≥40mJ/cm²)。
设备性能匹配
紫外线剂量计算:
紫外线剂量(mJ/cm²)=\1000紫外线强度(mW/cm²)×接触时间(s)
灯管配置:单支中压灯管功率1KW-10kW,根据水量和剂量要求选择灯管数量(如10万吨/日水厂需8-12支1KW灯管,96KW多台)。
材质与结构选择
设备材质:接触水部分采用316L不锈钢(耐氯离子腐蚀),非接触部分采用304不锈钢。
反应器结构:优先选择明渠式(适用于大流量)或管式(占地面积小),确保水流均匀分布,避免短流现象。
安全与合规性
防护等级:设备外壳需达到IP68防护标准,防止进水导致电气故障。
认证要求:选择通过NSF/ANSI 55、CE、UL等国际认证的产品,确保符合饮用水安全规范。
四、选型实例:10万吨/日自来水厂
需求分析:
设计流量:4167m³/h(峰值流量5000m³/h)。
原水UVT:80%(预处理后)。
目标微生物:隐孢子虫(需紫外线剂量≥40mJ/cm²)。
设备选型:
选择明渠式中压紫外线消毒器,配备12支1KWW中压灯管(总功率12kW)。
来源:冠宇紫外光催化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