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值9月,昼夜温差逐渐增大,降雨量增加、湿度升高,此类气候条件利于蚊虫生长繁殖;同时,各级各类学校及托幼机构陆续开学,人群聚集性与流动性显著增强,各类传染病传播风险因此上升。龙岩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需注意防范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以及登
时值9月,昼夜温差逐渐增大,降雨量增加、湿度升高,此类气候条件利于蚊虫生长繁殖;同时,各级各类学校及托幼机构陆续开学,人群聚集性与流动性显著增强,各类传染病传播风险因此上升。龙岩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需注意防范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以及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校园食源性疾病发生,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与身体健康,还需特别注意加强饮食管理,做好相关防护措施。
一、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消化道传播。典型症状包括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或皮疹,可能伴有发热。每年的9-11月为我市手足口病秋季高发季节。
健康提示
1.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2.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儿童应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家长应注意观察儿童身体状况,如发现儿童手、足、口、臀部等部位出现疱疹应及时就医。
3.接种EV71疫苗可以有效预防EV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也能显著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鼓励≥6月龄的儿童尽早接种EV71疫苗,以便更早获得保护。
4.托幼机构、学校是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多发场所,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做好室内通风消毒工作。如果发现病例异常增多时,要立即报告当地疾控部门和教育部门。
二、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其中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腹泻居多。诺如病毒具有潜伏期短、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传播途径多样、感染剂量低的特点,因此很容易在人群间造成传播。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是诺如病毒疫情容易发生和传播的高风险场所,应加强防范。
健康提示
1.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关键在于防止“病从口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平时多进行体育活动,增强体质。
2.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生熟食品要分开,生食瓜果一定要洗净,不吃腐败变质和生冷不洁食物。保证饮水卫生,饮用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不喝生水。
3.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机构等集体单位应加强食品及饮用水安全管理,食品从业人员出现腹泻、呕吐等胃肠不适者应暂时脱离岗位。做好班级晨午检及因病缺勤登记工作,一旦发现儿童、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将患者送到医院诊治并报告相关部门。
三、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
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均是由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两者症状相似,均有发热、头痛、肌肉痛、皮疹等症状。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典型症状为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头痛、眼眶痛、肌肉和关节痛,部分患者出现皮疹、出血点。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典型症状为急起高热、剧烈关节痛和皮疹,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腕和脚踝等小关节。近期,全球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疫情呈上升趋势,国内已有多个省份报告登革热及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疫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面对蚊媒传染病的威胁,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被其感染的风险。
健康提示
1.环境治理。伊蚊依赖小型积水繁殖,因此清除蚊虫孳生地是预防虫媒传染病的根本措施。我们需要定时清理家中容易积水的地方,如瓶罐、废旧轮胎、花盆、下水道、杂物堆等区域,不给蚊子提供繁殖的机会。
2.个人防护。外出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面积,同时在裸露皮肤上涂抹含避蚊胺、避蚊酯的驱蚊液。在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为自己打造一个安全的“无蚊空间”;必要时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对蚊子进行“精准打击”。此外,尽量减少在户外树荫、草丛等蚊子多的地方逗留时间。
3.关注流行区疫情。如果计划前往东南亚、非洲等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流行区,出行前一定要查询当地疫情信息,做好充分的驱蚊防蚊准备。返岩后14天内做好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4.及时就医。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相关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以便医生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
四、预防校园食源性疾病
01
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及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排查
应保持食堂清洁卫生,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消毒后的餐饮具必须贮存在餐饮具专用保洁柜内备用;应定期排查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并开展卫生知识培训。
02
把好“三关”,预防食品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
一是把好食材关,食材采购必须到持有资质合格的经营单位采购,制作蛋炒饭,不用隔夜剩米饭制作;二是把好加工关,食物加工要做到生熟分开,烧熟煮透,生鲜食材一定要清洗干净,防止制作过程中交叉污染;三是把好冷藏关,一次制作的量不要过大,以24小时内吃(售)完为佳,最长不要超过48小时,做好的成品要及时冷藏保存。
03
加强校园和家长的宣传教育
大家提高对有毒植物、野生蘑菇中毒危害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尽量不采不吃不认识的野生植物、野生蘑菇。
来源:龙岩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