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别总硬凑儿女家!能动就种点菜,3个好处比“被照顾”更好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5 05:30 1

摘要:小区里常看到两种老人:要么天天往儿女家跑,回来时唉声叹气;要么闷在家里,抱着手机刷一下午,说“老了没用了”。其实不用这么纠结,只要还能动,哪怕在阳台种几盆菜,日子都能过得不一样。

小区里常看到两种老人:要么天天往儿女家跑,回来时唉声叹气;要么闷在家里,抱着手机刷一下午,说“老了没用了”。其实不用这么纠结,只要还能动,哪怕在阳台种几盆菜,日子都能过得不一样。

很多老人总觉得“养儿防老”,老了就该靠儿女,硬着头皮去同住,结果过得小心翼翼。做饭前得先问“今天想吃啥”,怕口味不对;洗完澡赶紧把卫生间擦干,怕年轻人嫌滑;想帮忙带孙子,又怕育儿观念不一样挨说。有次听楼下张阿姨说,在儿子家住了三个月,连看电视都不敢调音量,生怕打扰年轻人工作,最后实在憋得慌,自己搬回老房子了。

也不是儿女不孝顺,只是两代人生活节奏、习惯差太多。年轻人早上起得晚,老人五六点就醒了,只能在客厅坐着不敢出声;老人想聊聊天,年轻人要么忙着加班,要么盯着手机回消息,话到嘴边又咽回去。这种“明明在一起,却很孤单”的滋味,比一个人过还难受。

与其在儿女家“当客人”,不如趁能动的时候,找点自己能掌控的事做,种菜就是个好选择,好处比想象中多。

很多老人觉得“老了要静养”,天天窝在沙发上,时间长了浑身没劲儿,血压、血糖还容易出问题。种菜不用干重活,翻土、浇水、摘菜,每天活动一两个小时,胳膊腿都能舒展开。小区李叔之前总说膝盖疼,种了半阳台蔬菜后,每天上下楼浇水、打理,现在走路都利索了,他说“比天天去公园遛弯管用,还能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

老人最怕“没事干”,一闲下来就容易琢磨“儿女今天怎么没打电话”“是不是嫌我麻烦”。种菜就不一样,播下种子后,每天都会去看看,今天冒芽了,明天长叶了,后天该搭架子了,心里被这些小事填满,根本没空想没用的。就算偶尔菜长不好,比如被虫子咬了叶子,拔了重新种就行,土地从不会让人白忙活,这种“付出就有回应”的感觉,能让人心里特别踏实。

在儿女家,总怕自己做得不好给人添麻烦;种菜时,不用管别人怎么想,穿件旧衣服就行,不用怕沾土,不用怕动作慢。自己种的菜熟了,摘一把给儿女送过去,不是“求着”他们接受,而是“分享”自己的成果。儿女接过新鲜蔬菜时,不仅开心,更放心——知道老人在家有事做,过得充实,不用总担心他们孤单、无聊,双方都轻松。

可能有人会说“没地方种菜怎么办”,其实不用非得有菜园。阳台放几个泡沫箱,就能种小葱、生菜、小番茄;小区如果有共享菜地,和其他老人一起合租一小块,还能交个朋友;实在不行,在窗台摆几盆香菜、蒜苗,也能体验到打理的乐趣。

人老了,不用总想着“靠儿女”,也不用把自己当成“需要被照顾的负担”。趁还能动,做点自己喜欢、能掌控的事,哪怕只是种几棵菜,能让自己吃得香、睡得稳,不用看人脸色,就是最好的晚年生活。毕竟,日子是过给自己的,舒心、踏实比什么都重要。

来源:戎归小院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