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为什么出名,从古诗词中可以知道扬州天下闻名的原因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3 09:23 1

摘要: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首诗虽然是杜牧寄送韩绰的友情之作,但诗中全然不写友情,而皆是回忆扬州之景之事,“玉人何处教吹箫”既表达了昔日美好场景的回忆,又表达了对青楼女子的回忆。 二十四桥今何在,瘦

此文仅是对某些恶毒扬州人攻击淮安黄泛区、侉菜说辞的致敬,此外别有它意。

扬州为什么出名,从古诗词中可以知道扬州天下闻名的原因(以下引文来自豆包,稍有改动):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首诗虽然是杜牧寄送韩绰的友情之作,但诗中全然不写友情,而皆是回忆扬州之景之事,“玉人何处教吹箫”既表达了昔日美好场景的回忆,又表达了对青楼女子的回忆。 二十四桥今何在,瘦西湖上收门票,玉人吹箫技艺高,一千多年前炉火纯青。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人引以为傲的淮左名都,不过是青楼梦好,二十四桥荡波心。词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描绘了扬州昔日的繁华不再,但“青楼梦好”一句,仍可让人联想到扬州曾经风月场所的兴盛。

杜牧的《遣怀》是一首对扬州风月文化有所反思和批判的诗句。诗中写道:“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这首诗表面上是杜牧对往昔扬州幕僚生活中沉迷声色的追忆与感慨。但从深层来看,“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两句,以一种自嘲和悔恨的语气,反映了作者对自己曾经十年沉沦于扬州风月文化中的反思,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种文化对人的精神消磨和人生价值的扭曲。

杜牧《赠别二首·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首诗是杜牧为扬州歌妓所作,“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一句,以全城佳丽作衬,凸显出一位歌妓的绝世之美,侧面反映了扬州风月场所的繁华。

杜牧《题扬州禅智寺》: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这首诗虽主要描写扬州禅智寺的幽静,但结尾“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一句,以禅智寺的寂静与扬州城的歌吹热闹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扬州风月场所的繁华。

徐凝《忆扬州》:萧娘脸下难胜泪,桃叶眉头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诗中“萧娘”“桃叶”均代指歌女,通过描写与歌女离别时的情景,体现了扬州风月场所中歌女的多情,同时“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也从侧面烘托了扬州风月场所的天下三分,扬州有二。

邓云霄《扬州花月歌》 :君不见广陵潮接秦淮水,隋帝龙舟泛江沚。锦缆云帆天上来,丛丛绿鬓烟花里。艳曲新声度玉簧,蛾眉曼睩胜昭阳。至今士女传遗教,偷得宫中第一妆。岁岁踏青二三月,香车宝扇倾城发。柳幔花茵拥丽人,碧沙锦水摇仙袜。目眺更心招,穿堤更过桥。赠珰怜意密,掷果怨情遥。尽日春游欢未足,娟娟新月燃华烛。大道青楼几百家,家家尽唱迎郎曲。这首诗描绘了扬州的繁华景象以及风月场所的热闹,如“大道青楼几百家,家家尽唱迎郎曲”直接写出了扬州青楼之多,以及青楼中歌女唱曲迎客的场景。

秦观《望海潮·星分牛斗》:星分牛斗,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追思故国繁雄。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拼千钟。这首词描绘了扬州的繁华景象,“珠帘十里东风”“迷楼挂斗,月观横空”等句,展现了扬州城的富丽奢华,其中也暗含了风月场所的热闹。

秦观《满庭芳·晓色云开》:晓色云开,春随人意,骤雨才过还晴。古台芳榭,飞燕蹴红英。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多情。行乐处,珠钿翠盖,玉辔红缨。渐酒空金榼,花困蓬瀛。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凭阑久,疏烟淡日,寂寞下芜城。此词描绘了扬州春日的景色,回忆了往昔的冶游生活,“珠钿翠盖,玉辔红缨”“低按小秦筝”等句,展现了扬州风月场所的奢华与浪漫。

郑燮《满江红·思家》:“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红桥火。”郑燮在词中通过回忆扬州的隋堤绿柳、红桥等景象,表达了对扬州的思念之情,其中“雨荒十里红桥火”一句也暗示了扬州风月场所的变迁。

王建《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诗中描绘了扬州夜市的繁华景象,“高楼红袖客纷纷”一句,形象地写出了扬州风月场所中歌女众多,游客往来不绝的场景。

张祜《纵游淮南》: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十里长街市井连”描绘了扬州街道的繁华,“月明桥上看神仙”则写出了月明之夜,人们在桥上观赏歌舞女的情景,从侧面反映了扬州风月场所的热闹。

韦庄《过扬州》 :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花发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风多。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诗中通过“处处青楼夜夜歌”描绘了扬州在战乱前风月场所的繁盛景象,与后文的衰败形成鲜明对比。

邓云霄《扬州花月歌》:君不见广陵潮接秦淮水,隋帝龙舟泛江沚。锦缆云帆天上来,丛丛绿鬓烟花里。艳曲新声度玉簧,蛾眉曼睩胜昭阳。至今士女传遗教,偷得宫中第一妆。岁岁踏青二三月,香车宝扇倾城发。柳幔花茵拥丽人,碧沙锦水摇仙袜。目眺更心招,穿堤更过桥。赠珰怜意密,掷果怨情遥。尽日春游欢未足,娟娟新月燃华烛。大道青楼几百家,家家尽唱迎郎曲。这首诗详细描绘了扬州的繁华以及风月场所的热闹,如“大道青楼几百家,家家尽唱迎郎曲”等句,展现了扬州的风月兴盛景象。

郑板桥《扬州》: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 。此句描绘了扬州的社会风气,家家户户养育女儿都先教她们学习乐曲,将十里栽花当作种田一样平常,从侧面反映了扬州风月场所兴盛的背景。

来源:2020共同守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