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市三大县域:大名、武安和魏县,发展潜力和未来发展方向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29 00:12 1

摘要:面粉产业:以五得利集团为典范,日处理小麦能力可达8万吨,年销售收入超300亿元,大名县荣膺“中国面粉之都”称号。花生产业:常年播种面积达30余万亩,年加工转化花生超15万吨,年产值近15亿元,拥有20余家加工企业。香油产业:拥有120余家香油加工经营企业,“大

大名县作为河北省举足轻重的农业县区,素有“冀南粮仓”之美誉。目前,已构建起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

面粉产业:以五得利集团为典范,日处理小麦能力可达8万吨,年销售收入超300亿元,大名县荣膺“中国面粉之都”称号。花生产业:常年播种面积达30余万亩,年加工转化花生超15万吨,年产值近15亿元,拥有20余家加工企业。香油产业:拥有120余家香油加工经营企业,“大名小磨香油”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养殖产业:年生猪出栏量达54万头,牛出栏2.8万头,羊出栏33万只,禽类出栏596万只。

大名工业以“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电缆电力、商贸物流、塑编包装、新材料”六大产业为主导。

数字经济产业
加快数字科创产业园建设,积极引进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数字经济“链主”企业。升级“数字大名”平台,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目标达到90%以上。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着力打造“成百上千”产业集群,支持五得利面粉、君乐宝乳业等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建设未来食品产业园,整合花生、芝麻、香油等食品企业资源。发展“一面两油”“三品一菜”产品体系,打造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装备制造与新兴产业
重点发展电气电缆产业,推动产业扩规升级。规划建设汽车零配件产业园,完善产业链配套。发展化工新材料、膜化工等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聚焦食品加工、电气电缆等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智能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关注数字经济、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现代农业产业化:涵盖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科技应用等项目。现代服务业:涉及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配套产业。

中长期目标为构建“特色鲜明、系统完善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

钢铁产业
武安市钢铁产能在全省占比约达十分之一,构建起了“6家钢铁集团 + 1家短流程炼钢企业”的产业格局。2024年,钢铁产值在武安市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高达78.7%。主要企业如下:普阳钢铁:专注于风电钢、桥梁钢、耐磨钢等高端产品的生产,优特钢占比逾80%。新金钢铁:主要生产无花镀锌家电板、彩涂板等高端产品。龙凤山铸业:致力于生产4N级高纯铁等高精尖产品。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聚焦于钛酸锂动力电池材料、储能项目以及锂离子电池项目的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涉及石墨烯、锂电池隔膜等基础材料的产业化进程。高端装备制造:其范畴涵盖电气电缆、汽车零配件等诸多领域。现代农业生猪产业:2024年,生猪存栏量达44.585万头,能繁母猪数量为4.5598万头,全年生猪累计出栏量高达97.7309万头,产能在全省独占鳌头。小米产业:2025年上半年,全产业链产值达到7.87亿元,成功开发出小米肽、即食粥等20余种深加工产品。中药材产业:特色产品荣膺省级奖项,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

持续推动钢铁产业朝着“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加速数字科创产业园的建设步伐,积极引进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相关企业,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规划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目标达到90%以上。开发并应用18个垂直大模型,培育数字化应用场景。实施智能工厂梯度培育战略,引导骨干企业深入开展智能化改造。构建武安钢铁联合检验检测平台,填补冀南地区高端钢铁检测服务的空白。

钢铁产业升级:不断推进产能整合与绿色转型,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钢铁产业集群。新兴产业培育:加快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进程。现代农业提升:深入推进小米、生猪、中药材等特色农业的全产业链发展。产城融合发展:通过轻轨建设、高铁站点规划等举措,推动城市与产业协同共进。绿色低碳转型:作为国家级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积极探索产业绿色发展的全新模式。

魏县已然构建起三大优势特色产业:

先进装备制造业:2023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5亿元,荣获河北省装备制造产业名县称号。凭借紧邻邯郸、邢台以及河南安阳这三大钢铁生产基地的区位优势,塑造出以“吃钢为主”的新型装备制造业格局。木材优化深加工产业:已构建起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为县域经济贡献出稳定的增长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通过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建设,形成了资源高效利用的产业模式。装备制造特色领域

魏县装备制造业着重聚焦于五大特色领域,分别为玻璃管制造、汽车制动器、高端农机、高端紧固件以及航空配件。

产业升级:持续推动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朝着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加速新能源、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色农业提升:深入推进梨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塑造“中国梨乡”品牌。园区平台建设:完善北京新发地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平台的功能。招商引资突破:围绕“246”现代化产业体系,引进更多高质量项目。

来源:平凡人2号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