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统一通信(UC)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且具有全球化特征的赛道。这个行业有着一些引人注目的特点:高毛利率(行业平均毛利率在45-50%左右)、技术迭代快(尤其是AI与通信技术的融合)、生态绑定深(与主流平台兼容是必要条件)以及客户粘性强(企业用
见证一个中年男人如何在股市里,把路虎整成大众,把黑发熬成白发,把暴富梦写成段子!
(文末有彩蛋)
企业统一通信(UC)行业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且具有全球化特征的赛道。这个行业有着一些引人注目的特点:高毛利率(行业平均毛利率在45-50%左右)、技术迭代快(尤其是AI与通信技术的融合)、生态绑定深(与主流平台兼容是必要条件)以及客户粘性强(企业用户更换成本高)。全球UC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到728亿美元,保持着26.3%的同比增长率,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
这个行业的客户群体主要是企业用户,从中小型企业到全球500强巨头,对通信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兼容性有着极高的要求。产品形态从传统的SIP话机发展到视频会议系统、云办公终端等全场景解决方案,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生态化的产品体系。行业还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与企业IT支出强度密切相关,当经济下行时,企业可能会缩减IT预算,从而影响短期需求。
AI化赋能:AI正在重塑企业通信行业的工作方式。IDC指出,具备AI能力的办公终端溢价可达30%,亿联此类产品毛利率维持在65%以上,显著高于行业平均42%的水平。AI功能如实时多语言翻译、会议纪要自动生成、智能取景和降噪等,正从"锦上添花"变为"必备功能"。2025年,亿联网络计划推出具有业内唯一影像级智能四摄、第二代自研聆晰音频算法及极致全能AI体验的新一代音视频会议平板系列产品。混合办公常态化:疫情后远程办公不再是应急之选,而成为了企业常态化的运作模式。Gartner预测2025年全球40%企业将采用混合办公模式,带动视频会议终端市场年增15%。这种工作模式的变革直接推动了视频会议系统、商务耳麦、协作平板等产品的需求增长,创造了持续性的增量市场而非短期脉冲式需求。云端融合化:纯硬件设备正在向"硬件+软件+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转型。企业不再满足于孤立的通信设备,而是希望获得端到端的完整通信体验。这与微软Teams、Zoom、腾讯会议等主流平台的深度融合密切相关,2024年亿联认证终端销量占会议产品收入45%,形成了"硬件+软件+生态"的闭环竞争力。全球化与区域化并存:一方面,企业通信标准趋于全球化,产品可以销售到全球市场;另一方面,数据合规要求却越来越区域化,欧盟GDPR、美国CCPA等法规对跨境数据传输设限。2024年亿联网络为满足合规要求,在数据加密、本地化部署等方面增加投入1.8亿元,占研发费用30%。这种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并存趋势,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全球布局能力和本地化合规解决方案。力量强度说明现有竞争者竞争中等全球市场有思科、宝利通等传统巨头,也有Zoom、微软Teams等云服务商,但市场足够大且细分领域多新进入者威胁低技术壁垒、生态壁垒和渠道壁垒较高,需要兼容主流平台和建立全球渠道网络替代品威胁中等开源解决方案如WebRTC可能对传统硬件形成替代,但企业级市场更注重可靠性和安全性供应商议价能力低主要元器件标准化程度高,多家供应商可选,亿联上游议价权较强(应付账款周转天数85天)买家议价能力中等企业客户单笔采购量大但选择有限,因兼容性要求高,且更换成本较高全球企业通信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多层次、多维度的特点。在SIP话机领域,亿联网络以38.6% 的全球市占率连续5年位居第一,主要竞争对手是思科、宝利通(Poly)等传统通信设备商。在视频会议系统领域,竞争更加复杂,除了硬件厂商外,还有Zoom、微软Teams、腾讯会议等云平台厂商,以及华为等提供"硬件+云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厂商。华为企业智慧屏2025年Q1中国市场份额达35.3%,凭借一体化优势,同类产品价格较亿联低15%-20%。
云办公终端市场的竞争则更为分散,参与者包括传统音频厂商如罗技(Bose)、消费电子品牌如小米、漫步者等。罗技Bose QuietComfort Ultra耳麦以品牌溢价占据高端市场12% 份额,对亿联BH7X系列形成直接冲击。而小米、漫步者依托供应链优势,在中低端耳麦市场推出百元级产品,2024年小米蓝牙耳机中国市场份额19%,可能挤压亿联入门级产品线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新兴AI企业的跨界冲击正在加剧竞争复杂性。阶跃星辰Step-2模型在实时会议纪要生成准确率达92%,其终端产品定价仅为亿联同类产品的70%;无问芯穹Infinigence AI推出的多模态翻译终端,已进入微软Teams认证体系,技术落地速度不容小觑。这种来自不同维度的竞争使得行业格局更加动态复杂。
亿联网络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中国厦门,是全球领先的企业通信与协作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专注于SIP话机、视频会议系统和云办公终端三大核心产品线,客户覆盖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位列全球前十大的电信运营商如美国的Verizon、英国电信、德国电信等。
公司的使命是"让沟通更高效、更便捷",愿景是成为"全球企业通信领域的领导者",价值观强调"客户导向、技术创新、合作共赢"。这些理念不仅挂在墙上,也体现在实际经营中:公司持续将营收的10%以上投入研发,产品兼容全球主流通信平台,与微软、Zoom等建立了深度生态合作。
亿联网络的产品矩阵覆盖了企业通信的全场景需求:
桌面通信终端:SIP话机等产品,2024年收入30.82亿元,占比54.83%会议产品:视频会议系统、会议平板等,2024年收入19.97亿元,占比35.52%云办公终端:商务耳麦、协作设备等,2024年收入5.27亿元,占比9.37%亿联网络的创始人陈智松具有深厚的技术背景,持股32%,核心团队稳定,平均任期10年以上。这种技术背景的管理团队使公司保持了强烈的技术导向和创新文化。公司研发人员占比51.5% ,这一比例在硬件公司中相当罕见,体现了技术驱动的公司基因。
关于股权激励,亿联网络实施了较为稳健和合理的激励方案。公司上市以来累计派发现金红利接近63亿元,派息融资比达3.79倍 ,体现了公司与股东分享成长价值的理念。同时,公司前十大股东无任何股权质押记录,避免了因质押爆仓导致的股价波动风险。这种稳健的资本管理方式反映了管理层对股东利益的重视和对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
管理层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长期主义导向。公司不仅保持高分红率,而且持续投入研发构建长期竞争力,近三年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达25%,2024年研发投入5.59亿元,占营收9.95%,远超行业平均6.2%的研发强度。这种短期回报与长期投入的平衡,体现了管理层的战略思维和执行力。
让我们用杜邦分析法来解构亿联网络的卓越盈利能力。2024年公司ROE(净资产收益率)为24.3%,远超行业平均8-12%的水平。这么高的ROE来自哪些驱动因素呢?
高净利率:2024年净利率达47.1% ,远超通信设备行业25%的平均水平。这主要得益于产品的高毛利率(整体毛利率65.45%)和有效的费用控制。资产周转效率:公司采用"轻资产"模式,固定资产占比仅6.8%,远低于华为(25%)、思科(18%)。这种模式使得公司能够高效利用资产创造收入,2024年资产周转率约为0.46次。财务杠杆:公司几乎零有息负债,资产负债率仅17.3%,主要负债为经营性负债(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低杠杆意味着低风险,但也可能限制了ROE的进一步提升。亿联网络的高ROE主要来自高净利率而非杠杆或周转率,这是一种非常健康的盈利能力模式,体现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溢价能力。与Zoom等亏损的云通信公司相比,亿联网络证明了一条更加可持续的盈利路径。
亿联网络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中构建了多维度的竞争优势:
成本优势:厦门制造基地+全球化采购,单位成本比Poly低20%。这种成本优势不仅来自中国的制造效率,也来自供应链的精细管理和规模化生产。公司存货周转天数仅45天(行业平均90天),采用JIT模式,无库存积压风险。技术优势:累计获得专利1200余项,其中AI语音处理、视频编解码等核心领域专利占比达35%。自研的VCS视频协作系统支持200ms超低延时传输,在丢包率30%环境下仍保持清晰通话,技术参数优于思科Webex及华为CloudLink。2025年计划推出的新产品集成生成式AI实现实时会议纪要生成、多语言同声传译等功能,保持了技术领先性。生态兼容优势:全球唯一兼容微软Teams、Zoom、腾讯会议的全栈方案商。这种兼容性不仅是一个技术成就,也是一种重要的商业策略,使公司产品能够融入各种企业IT环境,降低了客户的采用门槛。2024年其认证终端销量占会议产品收入45%,形成了"硬件+软件+生态"的闭环竞争力。全球化渠道优势:全球300+经销商,海外营收占比超80%(规避单一市场风险)。这种广泛的渠道网络不仅带来了销售机会,也提供了本地化的服务和支持能力,增强了客户黏性。客户覆盖全球500强企业超30%(如微软、Verizon),替换成本高。与主要对手相比,亿联网络在细分领域形成了独特优势。相对于Poly和罗技,亿联有更完整的产品线;相对于华为和思科,亿联更专注于企业通信细分市场;相对于Zoom和微软Teams,亿联提供了硬件+软件的完整解决方案。这种聚焦战略使公司在细分市场中获得了竞争优势。
亿联网络建立了多层次的护城河,保护其业务免受竞争侵蚀:
无形资产护城河:包括专利技术(1200余项专利)、品牌声誉(全球SIP话机第一品牌)、认证壁垒(微软Teams、Zoom等认证)。这些无形资产需要长时间积累,新进入者难以快速复制。成本优势护城河:通过规模化生产、供应链优化和制造效率,公司实现了比竞争对手低20%的单位成本。这种成本优势允许公司在价格竞争中仍有盈利空间,或者在不竞争的情况下获得超额利润。转换成本护城河:企业用户一旦部署了亿联的通信系统,替换成本较高,需要重新培训员工、重新配置系统,可能影响业务连续性。全球500强企业覆盖率超30%,替换成本高。网络效应护城河:与主流平台(微软Teams、Zoom)的兼容性越强,就有越多客户选择亿联设备,这反过来又促使平台更重视与亿联的兼容合作,形成正向循环。效率护城河:公司运营效率指标全面领先行业,存货周转天数45天(行业90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8天(行业75天),这种运营效率带来了更快的资金周转和更强的抗风险能力。这些护城河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增强的。随着公司规模扩大、技术积累增多和品牌增强,护城河还在不断加深加宽,使公司能够维持长期竞争优势和高盈利水平。
亿联网络的财务状况呈现出高盈利、低负债、强现金流的显著特征。公司资产负债率仅17.3%,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达41.7亿元,占资产总额42%,无任何长期借款,流动比率5.2倍,速动比率4.8倍,财务安全性显著优于Poly(流动比率2.1)、罗技(流动比率3.4)等国际竞品。
公司的供应链地位非常有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85天(行业平均60天),显示对上游较强议价权。同时,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仅38天(行业平均75天),客户以欧美500强为主(微软、Verizon等),回款能力极强,坏账计提比例仅0.3%(行业2-5%),信用风险极低。
表:亿联网络过去5年利润情况(2020-2024年)
年份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毛利率净利率202027.5421.49%12.7924.92%65.21%46.44%202136.7433.41%16.1626.35%65.51%44.00%202248.1130.57%21.7834.75%65.72%45.27%202343.48-9.61%20.10-7.69%65.72%46.23%202456.2129.28%26.4831.72%65.45%47.10%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2023年的业绩下滑主要由于桌面通信终端业务去库存周期叠加部分行业需求受混合办公趋势影响有所转移所致。但2024年公司强势恢复增长,证明了下行是周期性的而非结构性恶化。
季度营收(亿元)同比净利润(亿元)同比毛利率2021Q16.5835.28%3.2627.54%64.52%2021Q28.3539.76%4.0631.82%65.23%2021Q39.1229.57%4.4827.45%65.78%2021Q412.6930.12%4.3619.78%66.01%2022Q18.9035.28%4.2329.75%65.45%2022Q211.5538.32%6.0749.51%66.12%2022Q311.8029.38%5.8430.36%65.89%2022Q415.8625.00%5.6429.36%65.42%2023Q18.89-0.11%4.230.00%65.63%2023Q211.54-0.09%5.67-6.59%65.71%2023Q311.79-0.08%5.840.00%65.75%2023Q411.26-29.00%4.36-22.70%65.78%2024Q111.6430.95%5.6934.45%65.81%2024Q215.0330.16%7.9230.51%65.77%2024Q314.4322.27%7.0420.47%65.80%2024Q414.1225.62%5.4838.38%65.45%2025Q112.053.57%5.62-1.15%64.54%2025Q214.45-3.90%6.78-14.40%65.72%数据来源:公司季报
从季度数据可以看出,2023年Q2开始公司业绩出现下滑,主要受到全球IT支出放缓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但2024年Q1开始强势复苏,同比增长超过30%。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26.50亿元,同比小幅下降0.64%;归母净利润12.40亿元,同比下降8.84%。其中第二季度营收14.45亿元,同比下降3.9%;净利润6.78亿元,同比下降14.4%。
亿联网络的战略方向清晰明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AI驱动产品升级:公司以"AI + 通信"为战略支点,将AI技术深度融入产品体验。2025年计划推出具有业内唯一影像级智能四摄、第二代自研聆晰音频算法及极致全能AI体验的新一代音视频会议平板系列产品。这种AI驱动战略不仅提升了产品竞争力,也创造了溢价空间,IDC指出具备AI能力的办公终端溢价可达30%。全球化产能布局:为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公司积极推进全球化产能布局。目前越南工厂产能占比60%,新加坡新产能预计2025年Q4投产。公司计划2025年将部分供应链转移至海外,积极防范和化解局部市场的潜在贸易风险。这种多元化产能布局增强了供应链韧性和业务连续性。产品矩阵多元化:公司在巩固SIP话机市场地位的同时,积极拓展会议产品和云办公终端两大增长曲线。2024年会议产品收入增长36.21%,云办公终端收入增长62.98%,两者收入占比合计提升至44.89%。公司还布局助听器市场,利用技术协同性拓展医疗健康领域。这种多元化战略降低了单一产品依赖风险,抓住了高增长细分市场的机会。生态合作深化:公司与微软、钉钉、腾讯会议等平台合作构建"云+端+AI"生态,增强客户黏性。2024年其认证终端销量占会议产品收入45%,形成了良好的生态互促效应。这种生态合作战略使公司能够借力主流平台的发展,实现协同增长。新兴市场拓展:东南亚、拉美企业通信渗透率不足20%,亿联渠道已覆盖这些地区。公司全面推进全球化战略,从全球化销售向全球化能力进阶,逐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全球组织服务网络。新兴市场的拓展为公司提供了长期增长空间。基于行业增长趋势和公司竞争优势,我们对亿联网络的市占率和财务表现做出如下预测:
指标2025E2026E2027E说明全球UC市场规模(亿美元)780840900年化增长率约7-8%SIP话机市占率39.5%40.5%41.5%稳步提升,强者恒强视频会议市占率16.5%17.5%18.5%持续增长,但仍处低位云办公终端市占率12.5%14.5%16.5%快速增长,潜力最大营业收入(亿元)62.7975.3590.42年复合增长率约17%净利润(亿元)30.7536.9044.28年复合增长率约20%毛利率65.5%65.8%66.0%稳中有升,产品结构优化净利率49.0%49.0%49.0%保持高位,规模效应显现数据来源:基于的预测和作者分析
亿联网络的增长将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优势业务的自然增长(SIP话机保持稳定增长)、高增长业务的扩张(视频会议和云办公终端快速增长)和新业务的拓展(如医疗助听器领域)。预计2025-2027年公司净利润复合增长率约18%,略高于营收增速,体现规模效应和运营效率提升。
采用DCF(现金流折现)模型对亿联网络进行估值,关键假设如下:
初始自由现金流: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5.09亿元,与净利润匹配度达94.7%增长期:5年(2025-2029年)增长率:前3年15%,后2年12%(低于历史增速,考虑基数增大)永续增长率:3%折现率:10%(股权成本估算)基于上述假设,计算得出亿联网络的内在价值约85元/股。DCF估值对假设条件敏感,如果调整增长率和折现率假设,估值范围可能在75-95元/股之间。
截至2025年9月4日,亿联网络股价为41.28元,每股净资产约为7.5元(基于2024年数据),对应市净率(PB)约为5.5倍。公司历史PB波动区间为4-8倍,当前处于历史中低位水平。
与行业相比,A股通信设备行业平均市净率约为3.5倍,亿联网络的估值溢价反映了其更高的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与全球同类公司相比,Poly(POLY)市净率约3.2倍,罗技(LOGI)市净率约6.8倍,亿联网络的估值处于合理区间。
基于2027年净利润预测来估算合理市值和潜在涨幅:
2027年净利润预测:39.21亿元(保守取机构预测下限)合理市盈率:给予25倍PE(考虑到公司高增长和高ROE特性)2027年合理市值:39.21 × 25 = 980亿元当前市值:约420亿元(按股价41.28元计算)潜在涨幅:(980 - 420) / 420 = 133%年化收益率:约33%(2年持有期)这种估值方法显示,即使保守预测,亿联网络仍然具有显著的上涨空间。如果公司业绩超预期或者市场给予更高估值,上涨空间可能更大。
企业通信行业面临几个关键风险:
经济周期风险:IMF预测2025年全球GDP增速2.4%,若欧美企业IT支出缩减10%,将直接影响公司62%的核心市场。2024年视频会议硬件增速已从31%回落至22%,需警惕需求阶段性下滑风险。企业通信设备采购与宏观经济高度相关,经济下行期企业可能推迟或取消IT投资,影响公司短期业绩。技术颠覆风险:金山办公WPS 365、字节跳动飞书等平台加速整合AI办公功能,可能分流中小客户;OpenAI推出的GPT-5办公终端解决方案,对传统硬件厂商形成潜在威胁。WebRTC等开源通信协议的发展可能降低对专用硬件的依赖,长期看可能改变行业生态。数据合规风险:欧盟GDPR、美国CCPA对跨境数据传输设限,2024年公司为满足合规要求,在数据加密、本地化部署等方面增加投入1.8亿元,占研发费用30%。全球数据合规要求日趋严格,可能增加公司的运营成本和业务复杂度。亿联网络的商业模式存在一些潜在脆弱性:
产品结构风险:公司收入过度依赖SIP话机(占比54.83%),虽然会议产品和云办公终端增长迅速,但尚未完全改变产品结构单一的风险。如果SIP话机市场出现技术变革或竞争加剧,可能严重影响公司业绩。海外依赖风险:公司海外收入占比78%,其中欧美市场贡献62%营收。这种高度依赖海外市场的结构使公司面临地缘政治风险,如贸易摩擦、技术封锁等。近日美国政府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关税,公司已通过境外仓储布局应对,但仍可能受到影响。生态依赖风险:公司与微软Teams、Zoom等平台深度绑定,2024年其认证终端销量占会议产品收入45%。这种深度绑定一方面带来了业务机会,另一方面也使公司受制于平台方的策略变化,如果平台方改变合作策略或自行开发竞争产品,可能对公司业务造成冲击。管理层方面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
技术路径判断风险:公司需要持续准确判断技术发展方向,如AI、云计算、通信协议等的演进趋势。如果技术方向判断失误,可能导致研发资源错配和产品竞争力下降。并购整合风险:公司现金充裕,可能通过并购拓展新领域,如2022年收购音视频技术公司KOMODO产生商誉2.1亿元。并购存在整合失败、商誉减值的风险,需要管理层具备良好的并购整合能力。国际化管理风险:随着公司全球化布局深化(越南工厂产能占比60%,新加坡新产能建设中),管理层需要具备跨文化管理能力和全球运营经验。国际化管理复杂度高,如果管理不当,可能影响运营效率。财务方面需要关注以下风险:
汇率波动风险:海外收入占80%,人民币升值可能压制利润。2025年Q1公司财务费用净收益0.2亿元,主因美元汇率变动,但这并不总是正向影响。汇率波动可能对公司业绩造成不确定性,虽然公司可以通过套期保值等手段管理风险,但不能完全消除。原材料供应风险:主要原材料短缺及价格上涨的风险存在。全球芯片供应紧张可能影响公司产品生产和交付能力,虽然公司目前供应链管理良好,但不能完全排除供应链中断的风险。股东减持风险:大股东陈建荣计划2025年减持1250万股,或对短期股价形成压制。重要股东减持可能短期内影响投资者信心和股价表现。5 总结亿联网络作为全球企业通信设备的隐形冠军,呈现出典型的"高成长、高盈利、低负债"特征。公司在SIP话机领域以38.6%的全球市占率稳居第一,在视频会议和云办公终端领域快速增长,形成了三条增长曲线并行的良好格局。
投资亮点:
行业地位稳固,受益于混合办公常态化和AI技术赋能的双重趋势财务状况优异,高ROE(24.3%)、高净利率(47.1%)、低负债率(17.3%)现金流充沛,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达41.7亿元,零有息负债估值合理,当前动态PE约19.73倍,低于行业平均和自身历史水平股息率吸引,2017-2023年平均分红率47%,2024年股息率4.3%风险因素:
全球经济周期影响企业IT支出,可能造成需求波动行业竞争加剧,华为、Zoom等巨头多维度竞争海外收入占比高,面临地缘政治和汇率风险股东减持可能对短期股价造成压力投资建议:基于DCF估值和相对估值,公司合理股价区间为48-52元,较当前价格(41.28元)有16%-26% 的上涨空间。中长期看,若公司能维持25%左右的增速,2年内市值可能达到750亿元,较当前市值(约420亿元)有78% 的上涨空间。
建议关注公司AI产品落地情况、东南亚渠道拓展进展以及全球贸易环境变化。适合风险偏好中等的投资者作为科技板块核心配置,持有周期建议2-3年以充分享受公司成长红利。
亿联网络就像企业通信领域的"瑞士军刀"——虽然不是最大最重的工具,但在细分功能上做得极其精良,而且越用越顺手,让用户一旦体验就再难割舍。这种"小而美、专而精"的企业特质,正是在当前复杂市场环境中最具防御性和成长性的投资选择。
“价值投资逍遥谷”,见证一个中年男人如何在股市里,卧薪尝胆、稳妥盈利、快乐生活,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聊天吹水。
价值投资书免费送:您懂的,那个绿泡泡,溜溜溜酒武耳散耳,免费送10本经典投资电子书
来源:价值投资逍遥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