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诗歌来到美术馆第九十期邀请到爱尔兰作家,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诗人科尔姆·托宾。作为当代文坛极具影响力的声音之一,托宾的作品曾多次入围布克奖,并获得洛杉矶时报小说奖、国际都柏林文学奖、英国大卫·科恩文学奖等多项大奖。托宾的诗歌,让人看见一位叙事大师在语言另一
诗人:科尔姆·托宾
策划:王寅
主持:金雯
现场翻译:包慧怡
时间:2025年9月20日(周六) 14:30
地址:黄浦区威海路48号5F
地点: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5F多媒体教室
交通:地铁1/2/8/14人民广场
一大会址黄陂南路
扫码预约活动现场 扫码观看视频直播
诗歌来到美术馆第九十期邀请到爱尔兰作家,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诗人科尔姆·托宾。作为当代文坛极具影响力的声音之一,托宾的作品曾多次入围布克奖,并获得洛杉矶时报小说奖、国际都柏林文学奖、英国大卫·科恩文学奖等多项大奖。托宾的诗歌,让人看见一位叙事大师在语言另一端的探索:他以低声细语般的抒写,编织出亲密、克制又回响悠长的诗意世界。他的诗歌往往以个人记忆、家族关系与日常观察为线索,语调克制而深沉,充满抑制的情感力量。
诗歌选读
弯曲
身体内部有自己甜蜜的音乐
它始于回声,急遽消散。
在垒起的骨头的重负下
两个老音符重复,两者都激越。
城市弯曲。最明亮的意愿
敞开。我在这里住了多年。
有光,有电线;也有
一些美。这几乎就够了。
穆赫兰道,2022
如烟似雾的灯光含着蓝色。
车头灯,好似兽鼻,
在空中捕捉到逃逸的
某元素,就像气体
会从浅浅的坟茔逸出。
黑暗中编入了新鲜的声音——
好久不见!
在这里,它们并无恶意
当我透过车窗回望,我却瞥见
我自己,或某个像我的人,
正朝点灯的房间飞奔,寻求庇护。
在洛杉矶
有谁知晓他的心思,
或他正去往哪里,
那最后一个遛狗的人?
水稀缺,阳光
把盖蒂美术馆的画
抛光。关于苦难,当然了,
它们从不出错。
但谁都想不到
110号公路的两辆卡车间,
我会见到伊卡洛斯爬行。他的
古铜色微笑,晒黑的腿
盘恒于脑海,余者多消散。
我向他述说罪孽的
宽恕,灵魂的复活,
永恒的生命。但这,
他说,太少,太迟了。
《永恒之光》《圣身奥妙》《神怒之日》
亲爱的老旧圣诗也无法
以影赋光,以暗赋影。
人们穿行于各自的房屋
困惑于,因神之名,
他们把手机、眼镜、电子烟
和对如今必将展开之事的
意见,遗落在何处。
父与子
他们带他开出了戴维兹镇
把车停在支路上,直到
四周杳无人迹。接着,
为了让声带重转,
他扯着嗓子尖喊。
但他越试,声音就越
逸出为痛苦,一声轻柔的嗥叫。
另一人在同一个季节
失却了对语言的控制。硬辅音
击溃了他。仿佛有一扇门
上了锁,他在房间内部
捶打,无法呼救。门的那一侧
传来声响,起初微弱,然后熟稔,
近乎清晰: 痛苦,一声轻柔的嗥叫。
安东·韦伯恩在巴塞罗那
1936年4月19日
一些消逝之人趋近这不确定之地,
不求庇护,也不打听友人音讯,
只试探着告诉掌权者,无论他是谁:
指挥满心悲哀,但仍通晓乐谱,
他曾走过街巷,聆听四月的噪响,
雨燕回归城市,在空中游弋,
军队集结,仿佛被季候召唤,
乐手等候指令,观众仍在场外。
译者:包慧怡
版权说明:
Poems selected fromVinegar Hill: Poems by Colm toibin
Copyright © Colm Toibin, 2022
Reproduced by permission of Colm Toibin c/o Rogers, Coleridge & White Ltd.
活动嘉宾
诗人
科尔姆·托宾
Colm Tóibín
爱尔兰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记者,评论家,诗人。自1990年发表第一部小说《南方》以来,托宾已出版九部长篇小说,两部短篇小说集,多部戏剧、游记、散文集。《黑水灯塔船》(1999)、《大师》(2004)、《玛利亚的自白》(2012)都入围布克奖决选名单,《大师》荣获2006年度都柏林国际文学奖等文学奖。《布鲁克林》获2009年度英国科斯塔最佳小说奖。诗集《醋山》出版于2022年。
2011年,英国《观察家报》将其选入“英国最重要的三百位知识分子”,同年,他获得爱尔兰笔会文学奖,以表彰他对爱尔兰文学做出的贡献。2014年,他当选美国艺术与文学院外籍荣誉院士。目前担任哥伦比亚大学英文与比较文学系梅隆讲席教授。
主持人
金雯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和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双聘教授、博导,国汉院比较文学系主任。研究领域为18世纪,英美文学、比较文学和文艺理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8世纪欧亚文学交流互鉴研究”首席专家。著有Pluralist Universalism(俄亥俄州立大学出版社, 2012)、《被解释的美》(2018) 、《情感时代: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和现代小说的兴起》(2024)和《西方文论》(2025),在国际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逾40篇,兼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期刊(SSCI, AHCI)联合主编。译著包括布鲁姆《影响的剖析》(2016)、翁达杰诗集《剥肉桂的人》(2018)、乔丽·格雷厄姆诗集《众多未来》(2020)和《诗人与牡蛎:威廉·库珀诗歌选》(2023)。并以“莫水田”为笔名在自媒体上写作评论、随笔与诗歌。
策划人
王寅
诗人、作家、摄影师。出版诗集《王寅诗选》、《灰光灯》、《低温下的美》等,作品发表于《纽约时报杂志》、《格兰塔》等刊物,并被翻译成十八种语言。他的英文诗集《和幽灵在一起的夏日》(纽约书评出版社 ,2022)先后四次被《纽约时报》推荐,获得2023年北加州图书奖翻译诗歌奖,并入围2022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翻译奖和2023年卢西安·斯特莱克亚洲翻译奖。他的诗作收入卢浮宫委托一百位世界诗人共同创作的法文版和英文版诗集《卢浮宫的诗》(2024),他的诗歌声音作品同时在卢浮宫展出。他创建的非营利组织Limelight Poetry与纽约公共图书馆合作推出世界诗歌沙龙系列(2025)。
现场翻译
学者、作家、译者。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中世纪文学博士,复旦大学英文系教授。代表作有《我坐在火山的最边缘》《中世纪星空下》《缮写室》《镜迷宫: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世界》《中古英语抒情诗的艺术》《塑造神圣:珍珠诗人与英国中世纪感官文化》(英文)等,译著有毕肖普、艾略特、普拉斯诗集等近20种。主编《中世纪学术前沿丛书》。历获华语青年作家奖、上海市文学艺术奖、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意大利弗朗切斯科·詹皮特里国际文学奖、爱尔兰文学交流会译者奖等,创办英文播客“此处有龙”(Here Be Dragons)。最新作品为诗集《女喜剧演员之歌》(2025待出)。
关于诗歌来到美术馆
在今天,美术馆正在和更多的艺术门类进行新的结合,美术馆已经融跨界展出、互动为一体,不仅展示作品,而且研讨交流,生产知识,日益扩展成开放的全艺术平台。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2012年启动的“诗歌来到美术馆”项目,旨在为诗人与诗歌爱好者创造思想碰撞的开放平台,将诗歌作为智力与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与当代生活和诗歌形成连接对话。作为国内首创的“诗歌+艺术”美术馆公众项目,“诗歌来到美术馆”邀请的诗人都遵循“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标准,诗人黄灿然,欧阳江河、翟永明、王小妮、西川、多多、芒克、柏桦等国内诗坛从八十年代活跃至今的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阿多尼斯、日本“国民诗人”谷川俊太郎等成名已久、读者众多的国际诗人,西蒙·阿米蒂奇等未被译介但在国外盛名的优秀诗人。自2012年启动至今,项目以兼具学术性和普及性的讲座和诗歌活动受到各方强烈关注,2016年获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社会力量举办博物馆优秀社会教育项目,2017年、2019年荣获年度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特色品牌项目,2019年荣获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度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项目。2021年度上海市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项目。2024年度上海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经典品牌项目。
诗歌来到美术馆往期诗人
黄灿然(中国香港)/欧阳江河/西蒙·阿米蒂奇(英国)/翟永明/李亚伟/王小妮/阿多尼斯(叙利亚)/谷川俊太郎(日本)/杰曼·卓根布鲁特(比利时)/西川/杨君磊(美国)/多多/蓝蓝/陈东东/亚当·福尔兹(英国)/梁晓明/沈苇/宋琳/柏桦/蒂姆·利尔本(加拿大)/阿莱西·希德戈(斯洛文尼亚)/吕德安/倪湛舸/芒克/扬·埃里克·沃勒(挪威)/王家新/维克多·罗德里格斯·努涅斯(古巴)/尼古拉·马兹洛夫(马其顿)/费平乐(葡萄牙)/包慧怡/朱朱/万夏/鸿鸿(中国台湾)/尤兰达·卡斯塔纽(西班牙)/特伦斯·海斯(美国)/蜂饲耳(日本)/哈利·克里夫顿(爱尔兰)/托马什·鲁热茨基(波兰)/冷霜/管管(中国台湾)/桑克/陈黎(中国台湾)/罗恩·温克勒(德国)/马克西姆·阿梅林(俄罗斯)/高桥睦郎(日本)/黄灿然(中国香港)/杨小滨(中国台湾)/保罗·马吉(澳大利亚)/弗朗切斯卡·克里切利(巴西)/阿库乌雾/韩东/周鱼/伊冯·勒芒(法国)/露西·杜根(澳大利亚)/叶觅觅(中国台湾)/马格努斯·威廉-乌尔松(瑞典)/秦三澍/雷武铃/孙磊/高桥睦郎(日本)/胡安·阿拉维亚(阿根廷)/阿多尼斯(叙利亚)/热拉尔·马瑟(法国)/韩博/叶辉/西渡/灰娃/娜夜/袁永苹/蒋立波/胡桑/阿信/蒋浩/冯晏/凌越/宇向/方商羊/张定浩/零雨(中国台湾)/弗罗斯特·甘德(美国)/哑石/艾略特·温伯格(美国)/帕特里希奥·费拉里(阿根廷)/弗雷德里克·哈根(挪威)/戈尔德·克莉丝特努(冰岛)/珍妮·谢(美国)/小池昌代(日本)/林白/张明皚(美国)
邀您一同将读诗进行到底!
新浪微博:@诗歌来到美术馆官微
来源:上海译文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