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新18课《我的白鸽》教学设计(2025年9月)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6 17:21 1

摘要:体会作者与白鸽之间深厚的情感,感受生命的美好与珍贵,培养对动物的关爱之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并理解“鸠占鹊巢”“翱翔”“倏地”等词语。

梳理文章内容,概括文中围绕白鸽发生的主要事件。

学习作者细腻的描写手法,体会其在刻画白鸽形象和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白鸽的喜爱之情。

运用圈点批注、合作探究等方法,深入分析文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与白鸽之间深厚的情感,感受生命的美好与珍贵,培养对动物的关爱之心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概括文中围绕白鸽的主要事件,把握文章脉络。

分析作者对白鸽的描写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二)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作者通过与白鸽的相处所传达出的对生命、生活的感悟。

体会文中细腻情感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圈点批注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播放一段白鸽在空中自由翱翔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白鸽的姿态、羽毛等特征。

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些美丽的白鸽,你们脑海中会浮现出哪些词语或感受呢?请几位同学分享一下。

教师总结:白鸽常常象征着和平、美好与纯洁,它们灵动的身姿总能给人带来愉悦和宁静。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陈忠实先生的《我的白鸽》,去感受他与白鸽之间独特而深厚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 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进行讲解和强调。

鸠占鹊巢(jiū) 翱翔(áo) 倏地(shū) 喙(huì) 蹒跚(pán shān) 惬意(qiè)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围绕“我的白鸽”写了哪些事?

(2)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的?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总结:

(1)文章围绕“我的白鸽”写了老舅给“我”送来一对白鸽;“我”为白鸽搭建鸽舍,观察它们的活动;白鸽生下鸽蛋,经历孵化过程;小鸽出生、成长,最终与亲鸽一同翱翔天际等事。

(2)文章以时间为顺序,按照白鸽到来、产卵、孵化、成长的历程展开叙述。

(三)精读课文,分析形象(20 分钟)

再次默读课文,运用圈点批注法,找出文中描写白鸽外形、动作、神态等方面的语句,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感受。

小组合作交流,分享自己找到的语句和批注内容,共同探讨白鸽的形象特点。

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总结白鸽的形象特点:

(1)外形美丽:“那是一只漂亮的白鸽,浑身的羽毛像雪一样洁白无瑕,配上那对朱红的眼睛,就好像是美玉盆里盛着两粒鲜红的樱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白鸽的羽毛比作雪,眼睛比作樱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鸽外形的洁白美丽和眼睛的鲜艳明亮。

(2)活泼灵动:“两只白鸽先后飞下来,它们先落在窗台上,轻俏的爪子在玻璃上发出悦耳的嚓嚓声。然后用头颈轻轻蹭着窗台上事先放好的粮食和小粒花生米,还发出咕咕的叫声。”通过对白鸽动作的细致描写,如“落”“蹭”“发出叫声”等,展现了白鸽活泼可爱、充满生机的形象。

(3)勇敢坚韧:“两只白鸽轮番飞进飞出,每一只鸽子的每一次归巢,都使鸽舍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和骚动。那只雌鸽最后一次飞进鸽舍时,我看见它的翅膀根部,有一道血痕,怕是被老鹰啄伤了。”尽管雌鸽受伤,但它依然坚持飞行,体现了白鸽的勇敢和坚韧。

(四)品味语言,体会情感(10 分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思考:作者是如何表达对白鸽的喜爱之情的?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分析:

(1)直接抒情:“这一刻,世界对我来说就是白鸽。”“我的心头充满了喜悦和幸福,我为这生命的奇迹而感动。”这些语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白鸽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对生命奇迹的感动。

(2)间接抒情:通过对白鸽的细致描写,如外形、动作、神态等,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白鸽的喜爱。同时,作者为白鸽搭建鸽舍、精心照料它们等行为,也从侧面体现了对白鸽的关爱之情。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5 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动物也像白鸽一样,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快乐?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它们?

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历。

教师总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我们应该尊重生命、关爱动物,与它们和谐相处,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六)课堂小结(3 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白鸽的形象特点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布置作业:

(1)仿照本文的描写手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短文,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自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阅读陈忠实先生的其他作品,进一步感受他的文学风格和情感世界。

五、教学反思

来源:汉字森林哈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