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团队在《细胞》杂志发表的一项突破性研究显示,广泛使用的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物能够显著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癌症的能力。这一发现不仅为癌症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更重要的是,这些药物已经过数十年的安全性验证,可能大幅缩短从实验室到临床
信息来源:https://scitechdaily.com/this-widely-used-antidepressant-could-be-a-powerful-new-weapon-against-cancer/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团队在《细胞》杂志发表的一项突破性研究显示,广泛使用的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物能够显著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癌症的能力。这一发现不仅为癌症治疗开辟了新途径,更重要的是,这些药物已经过数十年的安全性验证,可能大幅缩短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时间。
研究结果表明,SSRI类药物通过提升T细胞的抗癌活性,在多种癌症的小鼠和人类肿瘤模型中实现了超过50%的肿瘤缩小效果。当与现有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联合使用时,这种组合治疗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实现了肿瘤的完全缓解。
血清素系统的抗癌机制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广泛使用的抗抑郁药物也可能有助于免疫系统对抗癌症。通过激活T细胞,这些药物有望缩小肿瘤并增强现有的癌症疗法。图片来源:SciTechDaily.com
传统观念认为血清素主要调节情绪状态,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Eli and Edythe Broad再生医学和干细胞研究中心的杨莉莉博士及其团队发现,血清素在免疫系统抗癌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研究的起点源于一个重要观察:从肿瘤中提取的免疫细胞显示出血清素调节分子水平的异常升高。杨教授团队最初专注于研究单胺氧化酶A,这种酶负责分解血清素等神经递质。2021年的研究表明,T细胞在检测到肿瘤时会增加MAO-A的产生,这种机制实际上削弱了T细胞的抗癌能力。
然而,由于MAO抑制剂存在严重的安全风险,包括强烈的副作用和与特定食物药物的危险相互作用,研究团队将注意力转向另一个血清素调节靶点——血清素转运蛋白。与分解多种神经递质的MAO-A不同,SERT具有单一功能,即转运血清素,这使其成为更加精准和安全的治疗靶点。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杨氏实验室高级研究员李波博士解释说:"SERT是一个特别有吸引力的靶点,因为作用于它的药物——SSRI类药物——已被广泛使用,且副作用极小。"通过阻断SERT的功能,SSRI类药物能够增加细胞外血清素的浓度,进而增强T细胞获取血清素信号的机会,使其在肿瘤环境中表现得更加活跃。
广谱抗癌效应的实验证据
杨莉莉(前排左二)、李波(前排右二)和詹姆斯·埃尔斯滕-布朗(最右)与杨实验室的部分论文合著者合影。图片来源: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布罗德干细胞研究中心
研究团队在多种癌症类型中验证了SSRI类药物的抗肿瘤效应,包括黑色素瘤、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和膀胱癌。在小鼠和人类肿瘤模型中,SSRI治疗均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平均肿瘤大小缩小超过50%。
更重要的是,研究发现SSRI类药物能够重新激活杀伤性T细胞的功能。在正常情况下,肿瘤微环境会抑制T细胞的活性,使其无法有效识别和杀死癌细胞。SSRI类药物通过增强血清素信号传导,帮助T细胞克服这种抑制状态,重新获得攻击癌细胞的能力。
杨莉莉博士。图片来源:Elena Zhukov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布罗德干细胞研究中心
杨教授表示:"SSRI类药物事实上不仅能让我们的大脑更快乐,还能让我们的T细胞更快乐——即使在对抗肿瘤的时候。这些药物通过增加杀伤性T细胞获取血清素信号的机会,使它们在原本恶劣的肿瘤环境中表现得更加活跃。"
联合治疗的协同效应
研究团队进一步探索了SSRI类药物与现有癌症疗法的联合应用潜力。他们重点测试了SSRI与抗PD-1抗体的组合,后者是一种常见的免疫检查点阻断剂。
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通过阻止通常抑制免疫细胞活性的分子发挥作用,从而释放T细胞的抗肿瘤潜能。然而,这类疗法目前只对不到25%的患者有效,这一局限性严重制约了其临床应用。
在黑色素瘤和结肠癌小鼠模型中,SSRI与免疫检查点阻断剂的联合治疗显示出令人震惊的效果。所有接受联合治疗的小鼠都出现了显著的肿瘤缩小,部分甚至实现了完全缓解。这一结果表明,SSRI类药物可能成为提高现有免疫疗法效果的重要辅助手段。
该研究的合著者、杨氏实验室研究生James Elsten-Brown指出:"如果像SSRI这样安全、广泛可用的药物能够提高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的疗效,那将会产生巨大的临床影响。"
临床转化的现实意义
这项研究的一个突出优势在于其临床转化的可行性。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统计,美国八分之一的成年人正在服用抗抑郁药物,其中SSRI类药物是最常用的选择。包括百忧解和西酞普兰在内的多种SSRI类药物已经通过FDA批准,拥有数十年的安全使用记录。
约20%的癌症患者同时服用抗抑郁药物,这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察窗口。杨教授表示,团队计划开展回顾性研究,调查现实世界中服用SSRI的癌症患者是否确实有更好的治疗结果,特别是那些接受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的患者。
从经济角度看,药物再利用策略具有显著优势。研究估计,从实验室到临床的新型癌症疗法开发平均耗资15亿美元,而FDA批准药物的再利用成本预计仅为3亿美元。这种成本优势意味着,如果SSRI类药物的抗癌效应在临床试验中得到确认,相关治疗方案可能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快速推广。
杨教授强调:"几十年来,SSRI类药物一直被广泛安全地用于治疗抑郁症,因此,将它们重新用于治疗癌症要比开发一种全新的疗法容易得多。"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尽管初步研究结果令人鼓舞,但从动物实验到人体临床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需要确定最适合的患者人群、药物剂量和给药方案。不同类型的癌症可能对SSRI类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需要进行更细致的分类研究。
此外,长期使用SSRI类药物作为抗癌治疗的安全性也需要进一步评估。虽然这些药物在抗抑郁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但在癌症治疗情境下的长期使用可能产生不同的风险收益比。
研究团队已经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技术开发小组合作,为这一治疗策略申请了专利保护。下一步将是设计严格的临床试验,比较服用和未服用SSRI类药物的癌症患者的治疗结果。
这项研究代表了癌症免疫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进展,展示了跨学科研究如何为医学难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通过重新审视现有药物的潜在用途,科学家们可能发现更多意想不到的治疗机会,为癌症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