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是不是曾经反复背诵“listen to”“look at”,却分不清为什么有时候是“listen for”,有时候又是“listen with”?是不是曾经纠结为什么是“insist on”而不是“insist in”,是“persist in”而不是“pe
你是不是曾经反复背诵“listen to”“look at”,却分不清为什么有时候是“listen for”,有时候又是“listen with”?
是不是曾经纠结为什么是“insist on”而不是“insist in”,是“persist in”而不是“persist on”?
是不是明明单词量不小,却总觉得英语表达生硬、不地道?
很多人学英语十年,依然被介词这座“大山”压得喘不过气。其实,不是你不努力,而是你没找对方法!
如果用八个字概括介词,那就是:“介绍名词,表明关系”。
介词后面永远跟着名词(或相当于名词的成分),它的作用就是把这个名词“介绍”出来,并说明它和句中其他成分的关系——是时间?地点?方式?目的?还是对象?
比如一句简单的“I listen to the music”,很多人误以为是“主谓宾”,其实是“主谓”结构。“listen”本身是不及物动词,完全可以说“I listen”,那为什么要加“to”?
就是因为“to”在这里引出对象——“听的是什么”。
英语介词极其灵活,甚至有人说:“学英语,就是在学介词。”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你看,介词用得好,一句顶三句!
根本原因在于:英语介词和中文思维差异巨大。
中文善于用动词,而英语常用介词代替动词的功能。
比如中文说“我带着一条狗去上学”,有两个动词:“带着”和“去”。
而英语则说:“I go to school with a dog”——“to”表方向,“with”表方式,一个动词“go”加两个介词,搞定!
再比如时间介词:
比如折磨无数人的“insist on”和“persist in”,怎么区分?
“insist on” 强调“在某个观点上坚持”,带有空间感;“persist in” 强调“持续做某事”,带有时间感。所以:“She insisted on her opinion” vs “He persisted in studying every day”。
是不是再也不会弄反了?
介词的核心功能是“表明关系”。只要你理解它要表达的是什么关系——是方位?时间?方式?目的?——你就能选对介词。
比如:
说“在公交站”用“at the bus stop”(点);“在桌子上”用“on the table”(面);“在房间里”用“in the room”(空间)。再比如:
“by”表示方式(by bus);“for”表示目的(for learning);“with”表示伴随(with me)。一旦掌握这些核心逻辑,介词不再是敌人,而是你最强大的表达工具!
如果说英语学习有一条“通关密码”,那一定是真正理解介词。
它不像单词靠背就能解决,也不像语法靠规则就能套用。它需要的是一种思维转换——从“中文动词思维”转向“英语介词思维”。
当你学会用介词构建句子,你的英语会瞬间变得流畅、自然、地道。
你不是在学语言,而是在学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所以,别再死记硬背了!
从今天起,换个角度看介词:
它不是难题,而是答案;
不是障碍,而是捷径。
掌握介词,真正突破英语学习的最后瓶颈!
来源:远方高考报考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