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文体旅融合盘活存量资源,用赛事经济激活城市基因。9月5日傍晚,伴随着传统鼓舞《龙腾虎跃 武动乾坤》的雄浑节奏,第二届辽宁城市足球超级擂台赛(简称“辽宁城超”)在沈阳盛大开幕。这场赛事正在用十六座城市的集体叙事,书写着辽宁文体旅深度融合的当代寓言:当工业文明的
用文体旅融合盘活存量资源,用赛事经济激活城市基因。9月5日傍晚,伴随着传统鼓舞《龙腾虎跃 武动乾坤》的雄浑节奏,第二届辽宁城市足球超级擂台赛(简称“辽宁城超”)在沈阳盛大开幕。这场赛事正在用十六座城市的集体叙事,书写着辽宁文体旅深度融合的当代寓言:当工业文明的血脉遇上足球运动的激情,当老工业基地的转型焦虑碰撞文体旅融合的创新实践,那些看台上挥舞的旗帜、市集里升腾的热气、赛场边稚嫩的加油声,共同构成了辽宁全面振兴最生动的注脚。此刻,跟随记者走进这场跨越竞技、文化与经济的多维变革,聆听绿茵场上奏响的城市交响曲。
亮点纷呈:全民参与的快乐哲学
本届赛事突破性地将参赛年龄扩展至16-45岁,并首次允许退役职业球员参赛。这种“专业+业余”的混合赛制,既保证了赛事观赏性,又扩大了群众参与面。在体育场外半月广场的亲子足球活动中,一名6岁的沈阳男孩与父亲共同绘制加油海报的场景,印证着赛事“从娃娃抓起”的深远布局。更值得关注的是,赛事采用“赛会制+主客场”的复合模式,仅分区赛阶段就在沈阳、抚顺、本溪三地创造超过10万人次的观赛流量,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环比增长。
赛事负责人表示,我们不仅要打造竞技舞台,更要培育可持续的足球文化生态。为此,赛事配套推出群众技巧赛、幼儿足球活动等衍生内容,形成专业赛事与全民健身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这种多层次赛事体系,正是对“丰富体育赛事活动,优化赛事服务管理”政策导向的精准落地。
文旅搭台:赛事经济的乘法效应
足球场变身城市会客厅,开幕式前的辽超市集成为消费新地标。鞍山岫玉雕刻的足球摆件、本溪辽砚制作的奖牌模具等文创产品单日销售火爆,这些“体育+文化”的创意结晶,展现着“体育用品升级”的产业潜力,印证着“延伸产业链条”的前瞻性。更为创新的是,赛事组委会还推出“足球+温泉”“观赛+红叶”等数十条主题线路,游客凭票根可享景区折扣,实现”跟着赛事去旅行“的消费闭环。
当体育赛事成为城市更新的触媒,其经济价值便呈几何级放大。在空间利用上,赛事充分挖掘城市“金角银边“:抚顺西露天矿沉降区改造的球迷营地、沈阳中街商圈设置的巨型观赛屏……都有效带动了夜间消费增长。这些实践生动演绎着“拓展体育消费场景”的政策内涵。
足球为媒:城市精神的文化表达
开幕式上,16支球队以“一城一口号一旗帜”的独特方式入场。沈阳队的“振兴突破,足球当先”、本溪队的“山水之城,脚下生辉”、大连队的“足球城·向海图强”等个性化口号,将足球竞技与城市文化完美融合。文艺演出分为“辽超聚力”和“足梦山海”两个篇章,传统鼓舞、民族舞蹈与现代街舞同台竞艺,这种城市文化的集中展示,创造了“赛、展、节、游一体谋划”的典范。
更具突破性的是赛事对“城市形象窗口”功能的挖掘。文艺演出“足梦山海”篇章中,《沈阳城》《欢腾的草原》《东北的冬》三首地域歌曲串烧,配合青海的民族舞蹈,构建出跨越地理界限的文化对话空间。这种设计暗合了当代文旅传播的“破圈”逻辑——用足球赛事吸引关注,用文化展演留住记忆,用情感共鸣激发旅游欲望。正如一位参赛球员所说:“每场比赛都是城市形象的直播现场,球员是城市精神的代言人。”
科技重塑赛事体验。赛事期间,5G+8K技术让场外观众能清晰看到赛事的细节,更深远的影响在于,通过新媒体直播,这些文化元素获得超亿次网络曝光,有效提升了城市软实力。每个进球都是城市心跳,各个城市在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振兴节奏。
这项承载着辽宁振兴使命的赛事正在用足球语言讲述新时代辽宁故事:当体育赛事突破竞技边界,与文化展演深度耦合,与旅游体验创新链接,其催生的不仅是看台上的欢呼,更是城市经济的新增长极、地域文化的活态传承载体、全民参与的幸福生活场景。
当揭幕战沈阳队2:0战胜抚顺队的终场哨响起,这场文体旅深度融合的实践才刚刚启程。“辽宁城超”的创新表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技赋能、文化铸魂的系统工程。在东北全面振兴的宏大叙事中,这样的探索或许比球赛比分更值得铭记。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