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清晨的露珠凝结在稻穗尖,当桂北的梯田泛起金黄涟漪,广西的秋天,正随着“白露”节气的到来悄然铺展。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秋时节的开始。此时,暑气渐消,秋意渐浓。
当清晨的露珠凝结在稻穗尖,当桂北的梯田泛起金黄涟漪,广西的秋天,正随着“白露”节气的到来悄然铺展。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秋时节的开始。此时,暑气渐消,秋意渐浓。
作为二十四节气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白露不仅是气候转凉的信号,更是八桂大地农业生产的“关键节点”——从桂南的甘蔗田到桂西的茶园,从河池的桑园到梧州的果园,田间地头处处是农人的忙碌身影,也藏着广西独特的节气农耕智慧。
白露到,广西农田“忙”什么?
广西多样的地形和气候,让不同地区在白露时节有着截然不同的农事节奏,却同样透着“丰收前的紧张”。
壹
桂北稻区:抢收中稻,播种晚稻
在桂林龙胜、柳州三江的梯田里,中稻已进入成熟季,金黄的稻穗压弯了禾秆,农人踩着晨露下田,用镰刀或收割机收割第一波秋日稻谷;与此同时,晚稻正处于拔节孕穗期,需及时灌水、施肥,确保后续灌浆饱满,为10月的丰收打下基础。
在桂林市会仙镇四益村的田间,稻浪翻滚,眼下正值农忙时节,会仙镇的田间地头铺满金灿灿的稻谷。
会仙镇政府大院的空地变成了临时“晒谷场”,一幅幅丰收的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图源:会仙镇人民政府 王妍妍)
抓好晚稻生长中后期田间管理是产量形成的关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工作指导组到南宁、柳州指导秋粮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站 叶年思/图)
在上思县思阳镇昌墩村,农业技术员下田查看晚稻苗情。(图源:上思县农业农村局 黎敏新/摄)
贰
桂南蔗区:追肥保甜,防治虫害
南宁、崇左、来宾的甘蔗田里,翠绿的蔗苗已长至一人多高。白露前后昼夜温差大,是甘蔗积累糖分的关键期,也是甘蔗拔节生长的关键期,需要做好水肥管理工作,农户们忙着给甘蔗追施“壮尾肥”,同时防治螟虫等虫害,确保每根甘蔗都能“甜到梢”。
广西在崇左市江州区罗白乡益兴糖料蔗基地加快建设甘蔗智慧农场防治虫害。图为灯光诱虫捕杀器。(图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广西频道 陆光艺/摄)
柳城县龙头镇码头村码头屯村民,在管护好长势良好的甘蔗外,还尝试种植出芽率高且粗壮的新品种。(图源:柳城融媒 冯艳芳 韦晓平)
叁
桂西茶区:采制秋茶,锁住清香
百色凌云、河池凤山、贺州昭平的茶园里,秋茶进入采摘尾声。白露后的茶叶带着淡淡的秋凉气息,茶多酚含量更高,茶农们清晨采摘嫩芽,当天杀青、揉捻,制成的白露秋茶口感醇厚,是不少茶客眼中的“秋日限定”。
8月中旬,贺州市昭平县迎来秋茶采摘旺季,当地茶农加紧采摘新鲜茶叶供应市场。(黎豪图/摄)
8月中旬,在百色市凌云县加尤镇境内浪伏小镇的茶山金字塔,茶园里茶树郁郁葱葱,茶农们正忙着采摘茶青,供应夏秋茶生产制作。(图源:中国新闻网)
肆
特色果园:疏果套袋,盼丰收
眼下正是大量柑橘果品上市前生长的重要时期,疏果、修枝等秋季管护是一项重要的果树种植管理措施,也是确保果品丰收的关键举措。
在梧州岑溪的砂糖橘园、玉林容县的沙田柚园,果树已挂满青绿色的果实。
白露时节,果农们忙着疏除过密的小果,给果实套上防护袋,既能防止鸟类啄食,又能让果皮色泽更均匀,静静等待11-12月的成熟采摘。
容县沙田柚正值果实迅速膨大的壮果期,全县各果场的果农抢抓晴好天气,加紧为柚果套上防护袋,有效减少病虫害影响。(图源:广西电视新闻)
当柑橘果园忙着疏果、修枝时,在博白、兴安、融水的果园里正是龙眼、葡萄、猕猴桃丰收采摘时。
博白的果园里,龙眼挂满枝头,村民忙着采摘新鲜的龙眼进行加工;在融水苗乡的云端梯田间,村民们在位于500—1000米海拔的藤架下采摘“红阳”红心猕猴桃,这些都是大自然对辛勤劳作的人们的最好回报。
村民正在采摘龙眼鲜果。(博白县融媒体中心 朱龙飞/摄)
在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帮阳村的云端梯田间,村民开心地采摘红心猕猴桃。(来源:柳州日报 荣珍珏 黄诚/摄)
在青秀区长塘镇的桂福春农民专业合作社阳光玫瑰葡萄大棚,一串串硕大的阳光玫瑰葡萄掩映在翠绿的枝叶间,种植户手持剪刀穿梭其间,享受着丰收带来的喜悦。(图源: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日报 余秋兰/摄)
白露农事“老经验”,广西农人代代传
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广西农人总结出不少与白露相关的“节气农谚”,至今仍指导着田间生产,透着朴素的气候智慧。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
针对广西山区与平原的温差,农人会根据节气调整作物播种海拔,确保作物生长适配气候。
“白露雨,赛黄金;白露晴,谷满仓”
白露前后的降雨能缓解秋旱,助力晚稻、甘蔗生长,而晴朗天气则利于中稻收割晾晒,避免稻谷霉变。
这些农谚,是八桂大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活档案”。
如今,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普及,广西的白露农事也多了“科技味”——无人机在稻田上空喷洒肥料,智能灌溉系统根据土壤湿度自动补水,气象预警提前通知农户应对降温等天气变化,但不变的是农人对节气的敬畏、对土地的珍视。
8月下旬,在广西贵港市平南县平南街道罗新村西冲屯,该屯青年潘泽钊操作无人机在连片稻田上空匀速飞过,精准喷洒肥料。(中新社 蒋雪林/摄)
在崇左市江州区罗白乡益兴糖料蔗基地里安装了气象监测点可提前预警。(陆光艺/摄)
初秋时节,在广西糖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蔗区,多架植保无人机在“飞手”操控下平稳飞行,将药剂均匀喷洒在甘蔗叶面上,为种植户送上高效便捷的飞机防治作业服务,全力保障甘蔗稳产增收。(唐强洲/摄)
当夕阳洒在广西的田间,带着白露气息的晚风里,既有稻穗的清香,也有丰收的期待。这便是白露时节的桂乡——不只有诗意的露珠,更有烟火气的耕耘,有属于广西农业的“秋日序曲”。
你的家乡在白露时节
有哪些农事活动?
评论区
来源:广西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