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之美|七律·白露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7 06:48 2

摘要:“白露,八月节。”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所说,“白露”是农历八月的第一个节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农历八月是望日的祈月节。在民间习俗中,有一系列的祭月、供月的活动。

白露初凝雁字翔,玄禽敛翼储粮忙。

千山霜讯催禾熟,万户刀镰动月光。

晨采红莲煎韵趣,宵封凫腊佐秋觞。

田漾银波荻花美,橘挂金枝陌野芳。

“白露,八月节。”正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所说,“白露”是农历八月的第一个节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农历八月是望日的祈月节。在民间习俗中,有一系列的祭月、供月的活动。

白露时节,露珠于清晨凝结成一层薄薄的白霜,覆盖在茫茫的原野之上。放眼望去,池塘里荷叶枯黄,荷花凋零,塘边的青草也开始泛黄,就连垂柳也没了夏日的生气。这些,都告诉我们,秋天真的就要到来了,大白然正在由盛转衰。

此时,荆楚大地素有收清露、酿米酒、食龙眼之俗,谓之此日采集的晨露可明目延年,新酿的谷酒可祭祖待客。

值此天地始肃、秋收伊始之时,试以五绝捕捉白露三候的流转与荆楚民俗的交融。晨起锻炼,于古城明月公园突见河边苇叶凝霜如玉,便联想到那些深植于土地的节令习俗,白露正沿着露水的轨迹在现代生活中悄然重生。

首联从物候起笔,“雁字翔”与“玄禽忙”形成时空张力。荆楚自古有“白露观鸿”的习俗。燕子南飞时,农户会撒谷酬谢,这种对候鸟的感恩心理,我试图用“敛翼储粮”的动态画面来呈现。当地老人说“禽知农时”,确是如此。

颔联的霜讯刀镰,藏着双重隐喻。走访农户时得知,江汉平原至今仍保留“开镰祭”。月下磨镰时,要以新稻供天地。将“月光”与“刀镰”并置,既写凌晨抢收的实景,又暗合“月为太阴之神护佑丰收”的古谚。千山万户的对仗,实则是天地人共赴时节的仪式。

颈联最费斟酌。红莲非花而是指莲子,洪湖、监利一带,如今仍存“白露煎茶”的习俗。取老莲芯配霜露烹茶,谓之“去秋燥”。凫腊即野鸭腩,江陵古镇家家悬腊于檐下待客。原想用“韵趣”对“秋觞”稍显刻意,但为保留“煎茶封腊”的民俗细节,终未改用更工整的词组。

尾联的荻花金橘,是楚地特有的白露意象。荻海银波,实为棉田,而橘经初霜后由青转金,农人称“露染金”。刻意用“漾”字弱化劳作艰辛,以“芳”字收束全篇,因见孩童举着穿橘皮的红绳奔跑。其实,他们仍循古俗“佩橘囊”以避寒,这是古老习俗最具生命力的注脚。

在这首诗的创作中,或许过于堆砌物象,但每个细节都采自田间。当城市用空调模糊了季节,荆楚大地仍用霜露在日历上镌刻永恒节律。白露之趣,恰在传统与现代接穗的微妙瞬间——如稻穗垂首时那声清脆的折响。

来源:平侃楚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