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川农业大学(英文: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四川农大、川农大,位于四川省雅安市,是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四川省主管。 四川农业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
四川农业大学(英文: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四川农大、川农大,位于四川省雅安市,是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四川省主管。 四川农业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四川农业大学的前身是1906年创办的四川通省农业学堂,历经四川高等农业学校(1912年)、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14年)、公立四川大学农科学院(1927年)、四川省立农学院(1932年)、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1935年)、四川大学农学院(1950年)等多个历史发展阶段。1956年四川大学农学院整体迁至原西康省(1955年撤销)省会雅安,四川农学院独立建校。1985年,四川农学院更名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四川省林业学校整体并入。2005年学校被确定全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40所重点高校之一。2012年,学校被确定全国首批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2所试点高校之一。 [
截至2025年2月,学校有雅安、成都(温江)和都江堰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4500亩。学校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类别20个,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4个,省重点学科20个。设有学院27个,研究所4个,本科招生专业76个。教职工3440人,全日制在校生4.4万余人。
党委书记:刘登才
刘登才,男,1970年1月生,重庆石柱县人,中共党员,博士。四川农业大学1988级学士、1992级硕士、1995级博士。1999-2001年任九寨沟县科技副县长,2002-2003年赴美国南塔可他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2002年9月起,先后任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副所长、党总支书记、所长。2019年3月任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常委,2019年4月任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2024年12月任四川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研究工作瞄准种业创新国家重大需求,聚焦小麦野生近缘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在小麦生物育种技术创新、条锈病抗性品种的多基因布局、快速灌浆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选育的“蜀麦”系列小麦品种推动了四川小麦生产。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培养毕业研究生60名,1篇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论文。主持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主研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先后入选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天府创新领军人才、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任中国作物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作物学会副理事长。
校长:吴德
吴德,男,1967年生,四川南江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991年获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7年获硕士学位,2003年获博士学位。2001年晋升副教授,2005年赴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做访问学者,2007年晋升教授。2001年任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科研基地场长,2003年任副所长,2010年任所长,2017年任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2020年2月任校长。现任教育部科技委农林学部委员、农业部动物抗病营养与饲料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省创新团队岗位专家、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动物营养学会常务理事。1999年加入民盟,现任民盟中央常委,民盟四川省委会副主委,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主要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方面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研究领域为种猪营养。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四川农业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科技部社会力量大北农科技成果奖2项。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80余项,横向合作项目100余项;主编和参编“十一五”规划教材及著作6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培养毕业研究生100多名,其中博士20多名,1篇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党委副书记:张强
张强,男,1966年4月出生,重庆市彭水县人。1981年9月考入四川农学院农学专业,1985年7月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担任校团委书记、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总务处处长、后勤管理处处长、校办主任、校长助理等职务,2004年9月至2017年3月任副校长(2010年7月至2015年7月兼任成都校区党委书记),2017年2月任党委副书记。
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进修学习。现为四川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高教学会摄影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学校艺术联合会主席。在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的同时,兼任学校相关专业摄影课程的教学,曾获得“中国摄影教育突出贡献奖”。出版和主编《校园影像》、《山间.云间》、《岁月记忆》、《川农往事》、《中国夏布》等画册和书籍。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鹏
刘鹏,男,1968年8月生,汉族,四川乐山人,199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9月参加工作,历史学学士。现任省纪委监委驻四川农业大学纪检监察组组长、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从1991年7月至2006年8月先后任成都军区78006部队干事、政治协理员、科长、40分队政治委员。2006年8月至2017年8月先后任四川省纪委、监察厅第三纪检监察室正处级纪检监察员、干部室正处级副主任、离退休人员工作室主任。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任省纪委监委驻四川师范大学纪检监察组组长,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21年3月至今任省纪委监委驻四川农业大学纪检监察组组长、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党委常委、副校长:卢艳丽
卢艳丽,女,教授,1982年出生,四川乐山人,中共党员。2005年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10年获农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2008.10-2009.10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CIMMYT留学,2009.10-2010.12被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聘为Consultant Scientist)。历任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党政办公室主任、副所长、所长。2020年6月任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主要从事玉米抗逆生物学与分子育种科研及教学工作,在PNAS、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国内外主流期刊发表文章50多篇,参编教材、专著3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主研选育玉米新品种10个,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长期担任国内外10 多家期刊的审稿人和《作物学报》的编委。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四川省青年创新团队等2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
曾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和省三八红旗手称号;入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德海
李德海,男,汉族,1975年3月生,黑龙江肇东人,中共党员,工学硕士、法学硕士,教授。1997年7月参加工作,199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993年9月至1997年7月在西南石油大学机械设计专业本科学习。1997年7月起在西南石油大学工作,历任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处长兼任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副主任、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任兼机关党委书记等职务(其间:2004年6月获得西南石油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7年1月获得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法学硕士学位,2016年参加四川省第六期优秀干部人才递进班培训)。2022年9月任西南石油大学党委常委,2022年11月任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兼南充校区党委书记(其间:2025年参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73期全国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学习)。2025年7月任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2019年晋升研究员。发表学术论文13篇,主持(研)厅局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各1部,参编著作、教材5部,完成教改项目7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石油教育学会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曾获评四川省就业工作先进工作者、四川省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现兼任四川省高校后勤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副会长、四川省高校保卫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全民国防教育协会副会长和四川省高等学校国家安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党委常委、副校长:王际睿
王际睿,男,1979年03月生,四川成都人,中共党员,农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岗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973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首席科学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2008年就职于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2010年任小麦研究所品质遗传与分析实验室主任,同年晋升为研究员。2013年至2021年,先后任小麦研究所副所长、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等职,2018年转聘为教授。2021年任学校党委委员、农学院院长。
主要开展作物种子发育萌发特性及其与产量品质关系研究。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7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参与选育小麦新品种3个,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四川省青年科技奖;国际种子科学学会会员,第14、15届国际谷物穗发芽大会主席。
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高雪松
高雪松,男,1980年生,重庆丰都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侯光炯科技先河奖获得者,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自然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005年任教于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任土地资源与信息技术系主任,2012年晋升副教授,2013年任生态环境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其间: 2013.07-2014.07公派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学),2015年任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副院长(其间: 2017.04-2017.07参加四川省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计划第8期学术高端人才班),2017年晋升教授,2019年任信息工程学院院长,2021年任校党委委员、资源学院院长(其间: 2022.09-2023.01参加省委党校第28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2023年任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兼任中国土壤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土地利用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土壤肥料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四川土地学会副理事长。
主要从事耕地质量保护与利用方面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主持和国家及省部级项目5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专利 10项,主编专著教材3本,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培养研究生50余名。
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蒋远胜
蒋远胜,男,1969年10月生,湖南洪江市人,中共党员,德国波恩大学博士。1991年任教于四川农业大学,历任讲师、副教授、教研室主任、支部书记;2005年任图书馆副馆长、2006年任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先后兼任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新农村研究院副院长,2015年任经济学院院长,兼区域经济与金融研究所所长、德国研究中心主任,是学校第十届、十一届党委委员。2024年4月任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学术兼职包括: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农村发展学会理事、四川省金融学会副会长、四川省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政府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金融学》《政治经济学》《农村金融理论与政策》等本硕博的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已培养中外研究生毕业100多人;先后主持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省高教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重大项目等教改项目6项,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 主要从事金融发展与乡村振兴、气候经济与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3项、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等国际合作项目5项、部省级课题20多项。先后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中国农村经济》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高被引论文2篇,出版著作8部。
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侯永翠
侯永翠,女,1973年10月生,汉族,四川宜宾人,1997年7月参加工作,200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农学博士,副教授。现任四川农业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1993年9月至1997年7月在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本科学习。1997年7月至2005年10月在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工作(其间: 2003年7月四川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5年4月至2005年10月任资源研究室主任)。2005年10月至2012年5月在四川农业大学党委组织部工作,历任党校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干部科科长(其间:2006年3月四川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同年主研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1月晋升副教授)。2012年5月至2024年4月在四川农业大学人事处工作,历任人事处副处长、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人事处处长。2024年4月至今任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来源:天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