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头发的出现与年龄增长、遗传、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很多人发现白头发后会不自觉地拔掉。但拔白头发并非无害,可能对毛囊、头皮及头发健康造成多种影响,了解这些影响并采取正确处理方式,才能减少对头发的伤害。
白头发的出现与年龄增长、遗传、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很多人发现白头发后会不自觉地拔掉。但拔白头发并非无害,可能对毛囊、头皮及头发健康造成多种影响,了解这些影响并采取正确处理方式,才能减少对头发的伤害。
一、拔白头发对毛囊的损伤
1.毛囊受损与萎缩
拔白头发时,需要用力拉扯头发,会直接损伤毛囊。毛囊是头发生长的“根基”,反复拉扯会使毛囊受到机械性刺激,出现炎症反应,长期可能导致毛囊萎缩。萎缩的毛囊无法为头发提供充足营养,会使新长出的头发变细、变软,甚至不再生长,形成永久性脱发。
2.影响头发正常生长周期
头发的生长分为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拔白头发会强行中断头发的生长周期,打乱毛囊的正常生理节奏。被拔掉的头发所在的毛囊,需要更长时间才能重新进入生长期,导致该区域头发稀疏,影响整体发量。
3.增加白发再生概率
民间认为“拔一根白头发会长出三根”虽无科学依据,但拔白头发导致的毛囊损伤和炎症,可能影响周围健康毛囊的功能,使原本健康的黑发毛囊受到刺激,加速黑色素细胞的衰退,间接增加白发出现的概率。
二、拔白头发引发的头皮问题
1.头皮感染与炎症
拔白头发时,若手部不干净或指甲划伤头皮,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容易侵入毛囊,引发毛囊炎。毛囊炎表现为头皮局部红肿、疼痛、出现小脓疱,严重时可能形成疖肿,不仅疼痛明显,还可能留下疤痕,进一步破坏毛囊功能。
2.头皮敏感与瘙痒
反复拔白头发会使头皮变得敏感脆弱,对外界刺激的耐受性降低。即使未引发感染,也可能出现头皮瘙痒、发红等不适,尤其是本身头皮敏感或有脂溢性皮炎的人,拔白发会加重头皮问题,影响头皮健康。
3.头皮松弛与老化
头皮与面部皮肤相连,频繁用力拉扯头发(包括拔白头发)会使头皮受到牵拉,长期可能导致头皮松弛,加速头皮老化,甚至间接影响面部皮肤状态,出现皱纹等问题。
三、拔白头发对头发数量与质量的影响
1.头发数量减少
每个毛囊的生发能力有限,反复拔白头发导致毛囊受损后,该毛囊可能无法再长出新头发,或长出的头发细软易断。若长期大量拔白头发,会使头发数量逐渐减少,尤其是头顶、鬓角等易出现白发的部位,可能变得稀疏。
2.头发质量下降
健康的毛囊能长出粗壮、有光泽的头发,而受损毛囊长出的头发往往质量较差,表现为干枯、毛躁、易断裂。拔白头发还会使周围健康头发的生长环境受到干扰,导致整体发质下降,影响头发的美观度。
3.头发分布不均
拔白头发时往往集中在某一区域,如鬓角或头顶,反复损伤该区域的毛囊后,会导致局部头发明显减少,出现头发分布不均的情况,使头发稀疏问题更显眼。
四、特殊人群拔白头发的额外风险
1.青少年与儿童
青少年和儿童的头皮及毛囊尚未发育完全,拔白头发(即使是少量)对毛囊的损伤更大,且恢复能力较弱,可能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甚至导致永久性脱发,需格外注意。
2.头皮有伤口或炎症者
头皮存在破损、伤口或患有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的人,拔白头发会加重局部炎症,增加感染风险。细菌可能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引发更严重的头皮感染,延长恢复时间。
3.免疫力低下者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老年人、长期患病者,拔白头发后毛囊感染的概率更高,且感染后愈合较慢,可能引发头皮脓肿等并发症,需要更长时间治疗。
五、白头发的正确处理方式
1.修剪代替拔除
发现白头发时,用小剪刀贴近头皮将其剪掉,避免拉扯毛囊。修剪时注意消毒剪刀,每次使用前后用酒精擦拭,减少感染风险。这种方式不会损伤毛囊,能有效避免拔白发带来的危害。
2.调整生活方式减少白发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减少精神压力,有助于维持毛囊功能;饮食中增加富含维生素B族、铜、铁等营养素的食物,如黑芝麻、核桃、瘦肉、菠菜等,为头发提供营养,延缓白发增多。
3.染发修饰(适用于成年人)
若白头发较多影响美观,成年人可选择正规品牌的染发剂染发。染发前做皮肤敏感测试,避免使用劣质染发剂;染发间隔时间至少3个月,减少化学物质对头皮和毛囊的刺激。
拔白头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毛囊损伤、头皮问题及头发质量下降等方面,长期频繁拔白发可能导致脱发或感染,需引起重视。采用修剪、调整生活方式等正确处理方式,既能减少对头发的伤害,也能更好地应对白发问题。若白发突然大量增多,或伴随头皮疼痛、脱发严重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健康问题。
来源:民福康养生堂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