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香港网约车服务规管制度 为出行安全与便捷护航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7 11:13 2

摘要:近日,香港特区政府于9月5日在宪报刊登《2025年道路交通(修订)(网约车服务)条例草案》(下称《条例草案》),标誌着香港在个人化点对点交通服务改革上迈出关键一步。笔者对此表示欢迎,我认为这项举措既回应市民对安全、多元出行的需求,也推动交通行业良性发展,意义深

近日,香港特区政府于9月5日在宪报刊登《2025年道路交通(修订)(网约车服务)条例草案》(下称《条例草案》),标誌着香港在个人化点对点交通服务改革上迈出关键一步。笔者对此表示欢迎,我认为这项举措既回应市民对安全、多元出行的需求,也推动交通行业良性发展,意义深远,值得全力支持。

现有交通服务待优化,网约车规管势在必行

当前香港个人化点对点交通服务仍存在明显短板。以已推出的5支的士车队为例,虽全数获发牌照逾一个月,现时仅约900辆的士投入服务,距离去年政府设定的3500辆目标仅达26%。车辆供应不足、司机招募困难,直接导致乘客召车等待时间过长;更为不便的是,5支车队的叫车APP各自独立,市民需切换不同平台预约,体验欠佳,可见现有模式亟待改进。

与此同时,经网约平台预约出行已成全球大势,在香港亦有显着需求——每日个人化点对点交通服务中,网约车佔比达22%,却长期缺乏法定监管框架,存在安全隐患。《条例草案》的推出,正是填补这一空白、回应市民诉求的重要举措,既能规范网约车服务,也能推动的士行业优化升级,形成良性竞争格局。

规管框架全面细緻,兼顾安全与行业发展

此次拟议的规管制度围绕「平台、车辆、司机」三大核心环节设立严格标准,全方位保障服务安全与质量,同时兼顾行业长远发展:

- 平台层面:设定明确入场门槛,要求申请机构必须是香港註册公司,具备相应营运经验、财力证明与资本投入,董事亦需符合资格。平台还需承担尽职审查责任,对旗下车辆、司机进行严格把关,并维持高效服务,从源头规范运营。

- 车辆层面:推行「人车合一」原则,规定车辆须以个人名义登记,且仅能由登记车主提供服务,有效避免牌照炒卖、车辆租赁乱象及黑工问题,同时清晰釐清保险责任;车辆还需持有合适的第三者风险保险,并按规定展示识别标誌,提升安全性与辨识度。

- 司机层面:设定严格准入条件,申请人须年满21岁、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且申请前五年内无严重交通定罪纪录,并完成指定考核,确保司机具备良好资质与安全意识。

值得肯定的是,政府在制定框架时充分听取业界意见,从善如流:将网约车车龄上限从原定7年放宽至12年,平衡车辆安全与市场供应,避免影响司机入行意愿;计划于今年第4季将的士与网约车考核合併为通用笔试,降低入行门槛,吸引更多新人加入,助力提升整体服务质素。此外,《条例草案》还将加强打击非法出租或取酬载客活动,维护市场秩序。

建议加入定期检讨机制,确保制度长效有效

为进一步优化规管制度,确保其能适应市场变化、持续发挥作用,建议政府在《条例草案》中加入「三至五年定期检讨」机制:

1. 检讨内容可涵盖平台服务质量(如乘客投诉率、叫车响应速度)、车辆安全状况(如故障率、保险复盖情况)、司机从业体验(如收入水平、培训支持),以及行业整体竞争格局(如的士与网约车的协同发展情况);

2. 根据检讨结果调整政策细节,例如若发现车辆安全隐患增加,可适当收紧车龄或检验标准;若司机供应不足,可进一步优化考核流程或提供更多支持措施;

3. 检讨过程中广泛收集市民、业界及专家意见,确保制度调整符合多方利益,真正实现「保障市民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目标。

《条例草案》的推出,是香港交通服务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相信在完善的规管框架与定期检讨机制下,香港的个人化点对点交通服务将实现「安全、便捷、多元」的目标,为市民出行带来全新体验,也为香港交通行业注入新活力。

​​​

作者简介:高松杰,人称高Sir,男,香港建设力量KOL、时评人,大湾区创业者、湾区推介官、2023深圳十大好网民,工商管理硕士,本科修商业、公共及社会行政,多个平台均有文章及视频专栏,发放爱国爱港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及香港故事

香港再出发共同发起人、香港菁英会副主席、网络红人工作者协会创会主席、阳江市政协委员、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青联港区常委、香港青年发展委员会民族自豪感及国民身份认同行动小组增补委员、第七届九龙城区议会辖下地区设施及工程委员会和社区参与及文化康乐委员会增选委员、九龙城区扑灭罪行委员会国安教育小组召集人、家维关爱队成员、地区国安导师

来源:香港高Sir高松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