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78年11月18日,前线会谈只说了一句:‘南疆需要老牌猛子。’”值班军务处长回忆起这句话时,指着墙上的作战地图,语气仍然很硬。那天傍晚,昆明军区作战室的灯亮了一整夜,调兵的电报像雪片一样飞往南昌与成都——两支曾在解放战争中打遍南北的兄弟野战军,被再次点名
“1978年11月18日,前线会谈只说了一句:‘南疆需要老牌猛子。’”值班军务处长回忆起这句话时,指着墙上的作战地图,语气仍然很硬。那天傍晚,昆明军区作战室的灯亮了一整夜,调兵的电报像雪片一样飞往南昌与成都——两支曾在解放战争中打遍南北的兄弟野战军,被再次点名。
越南边境紧张由1975年西贡易帜埋下伏笔。河内在柬埔寨问题上步步升级,炮击、伏击、摩擦每日俱增;到了1978年底,广西、云南的民兵哨所已损失过百人。中央军委决定以快打快、以战止战,投入九个主力军,其中清一色来自二野、四野。外界常问,为什么不是“军功卓著、素负盛名”的一野三野?答案很简单:地理、装备与经验三张考卷,西南诸军几乎满分。
先看地理。二野和四野的后方基地分别在川滇桂鄂,调动距离最短,补给线不必横穿大半个中国。对山岳丛林的适应性也非北方部队可比。与此同时,西南高海拔驻训让官兵肺活量惊人,体能原本就吃香。短刀要快,第一刀就得砍得狠。
经验更关键。九支部队里,11军、13军与14军解放战争时期都属二野,擅长穿插、分割、夜袭;41军、42军、43军、50军、54军、55军源于四野,讲究猛冲、猛打、猛追,火力密集。在千里跃进大别山、海口登陆海南岛的旧战例里,这些套路已被打磨得极熟。山地丛林与当年的长江、琼州海峡不同,但“快速渗透,边打边断敌退路”这一招万变不离其宗。
11军作为先锋最先越过老山口,一支侦察分队在48小时内两次翻越海拔1800米山脊,用步谈机引导炮火,拔掉越军高炮阵地。兵临河内后,越南广播竟称其为“幽灵部队”。13军则沿着保胜—老街公路展开侧击,主攻连在夜色里沿雨林河谷潜行,夜光表上秒针滴答作响,200米的距离他们匍匐用了三小时。突击开始时,越军团部只来得及发出一份“火力不明”的呼叫。
14军与兄弟13军合围西道县,击溃对方第345师,战车一度开到县政府门口。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对付越军地雷,他们现场自制竹排探雷器,连外电都惊呼“中国步兵的山寨工程学”。41军与42军接手谅山方向硬骨头,山城外三道壕沟,钢筋混凝土碉堡交叉射击。两军炮兵拉炮上山,把“山炮当榴弹炮使”,一夜发射近五千发,高地顷刻平。谅山失守当天,《河内快报》头条只写了五个字:“南境大门洞开。”
43军的127师在高平省完成一次令人牙酸的“反包围”。他们被两个越军主力团夹击,师长张希钦将地图摊在地上,只说了句:“咬住一个,别全飘。”随后把全师火力集中成“七公里火网”阻断敌南撤,四小时后全歼对手。50军在下同登一带,以手工榴弹对付半埋式暗堡,爆破手唐家驹一天爬行500米,身上被竹签刺出几十个血洞,仍在最后五米点燃导火索。
54军惯用“快速轮式穿插”。他们抽调全部八轮装甲车,顶着越军反坦克炮冲进旁光县城。街口一公里,车身千疮百孔仍未停火。机枪手刘文江后来回忆:“车晃得像破船,可火蛇吐得不停。”55军也没让人失望。该军堪称“起义+四野混合血统”,进入打洛方向两周,歼敌最多。越军残部无线电里不断出现“144”“145”的旧番号,却已变成让人心惊的代号。
时间很快来到3月5日,反击主行动压缩至28天告一段落。九个军交出的成绩单:攻占县市40余座,歼敌数以万计,各类火炮缴获千门。六十多位战斗英雄、两百多等功个人被记入南疆纪念碑。外电评论说,这支部队“在山林环境里展现了高强度机动能力”,评价冷静,却道出实情。
有意思的是,战争结束后,东南部队深知“外战易打,内功难练”,并未陶醉于胜利。11军与13军退回昆明后,两周内就重返密林,继续演练穿越雷障。43军驻地海南,重新研究海岛作战,目标直指未来可能的海上威胁。54军则把装甲穿插经验写成七万字教材,下发各集团军。可以说,西南诸军把反击战当成一次全局性练兵,而不仅是一次报复行动。
若问为何只有二野、四野登场,不得不说这也是“历史惯性”。川、滇、桂地区自古山高路险,本就易守难攻。地方民族关系复杂,长年驻守的部队早已对环境、语言、民俗烂熟于心。对越作战既讲快也讲准,换陌生部队来磨合,代价会更大。更别忘了,抗美援朝后,二野、四野许多师保持山地行军传统,老战士腿脚虽不及年轻人灵活,却懂得如何“用最少体力翻最高的坎”。
遗憾的是,1990年代谈判正式停火前,零星摩擦仍时有发生。老山、者阴山每逢雨季大雾,枪声常常在凌晨响起。边防某团连长说:“打仗这件事,要么别开始,要么就准备长伴十年。”这番话现实而冷峻。九个军轮换执勤,直至世纪之交才彻底撤出一线哨位。
回头数一数,九支部队在半个世纪内跨过抗战、解放、抗美援朝、援老抗美、对越自卫反击战五次大战。胜有胜的代价,败有败的教训,唯有一条不变:练好本领,才能在需要出手时不辱使命。兵书上说,“师出以律,战必以机”。1979年的南疆一役,再次验证了这句古训。
来源:搜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