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很多人都以为,就是小脾气、爱出风头而已。其实没那么简单,真遇上这种人,日子可能比掉进陷阱还难受。有人试过,满怀期待投入一段关系,结果轻则身心俱疲,重则怀疑人生,甚至几年都走不出来。别以为这是吓唬人,经历过的人,比谁都懂那种滋味。
面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很多人都以为,就是小脾气、爱出风头而已。其实没那么简单,真遇上这种人,日子可能比掉进陷阱还难受。有人试过,满怀期待投入一段关系,结果轻则身心俱疲,重则怀疑人生,甚至几年都走不出来。别以为这是吓唬人,经历过的人,比谁都懂那种滋味。
他们最典型的做派就是双重标准。自己做错了事,全当没看见,一开口就能把错推到别人身上;你刚想分辨一下对错,他一句“你是不是记岔了”就把你噎住,要不就是质问你“怎么这么敏感”,架势仿佛全天下都是你的错。刚开始你还觉得委屈,再往后你就会感觉,身边那个人说什么都能影响你对自己的判断,时间长了连“到底发生了啥”都搞不清楚了。
这种人的设定,就是全世界只有“我”,你对他来说从来不是“人”,更像是“实用工具”。一旦你不再有用,他们绝不会多看你一眼。生活各角落都能撞见自恋型人格障碍,有些藏得深,有些则明目张胆,但套路却大同小异——你的一腔热情,被当成随时可用的燃料;你的善良、真诚慢慢被掏空,剩下的只有疲惫和迷茫,他们关心的,永远只是:“你还能为我做点啥?”
跟他们打交道,每个人都能找到点共鸣。比如那些看似“温柔贴心”的时刻,背后其实全是精密计算。你妥协一点,对方就变本加厉,一直逼你跨底线;你想反抗,他就装无辜,一副“全都是你逼的”模样。有的人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脑子出问题了,其实是对方用上了“煤气灯效应”,把你一点点磨垮,让你最后自己为难自己。
别指望他们不懂什么叫尊重。实际上,他们比谁都清楚底线在哪,就是选择嘛,无非是动点小心思,让你觉得“只要再坚持一下,就会好起来”。等你真打算离开了,他们又会突然变得“痛改前非”,哭天抹泪道歉,目的只是继续让你乖乖留下。真要看清这一点,那些糖衣炮弹、眼泪鼻涕,其实都像隔靴搔痒,根本没打心底在乎你的感受。
你还没走远,他们就会转身在人前抹黑你。聊天记录、朋友圈、共同的朋友,统统成了他们“讲故事”的利器。不管事实如何,他们都能把自己包装得无比可怜,把你说得一无是处。只要能让你被孤立,他们甚至能从中收获快感,就像围观一场热闹的戏,不在乎你受的伤,也不管你解释得多么声嘶力竭。
至于欺骗和背叛,更是家常便饭。和你在一起,也可能同时撩拨其他人。你发现了,刚要追问,人家立刻翻脸不认账:“你是不是多心了,是你逼我的。”你受伤,他们却觉得无所谓,根本无法理解你的感受。甚至有时候,明知做错了还要倒打一耙,非要让你背上所有黑锅。
还有些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会动用暴力。不是每个人都会下狠手,但一旦有了身体上的伤害,影响可能是一辈子的。有人几十年都再也不敢信任任何人,甚至哪怕身处安全环境,也会冷不防被过去的画面击中。本来可以阳光灿烂地过日子,却一夜之间活在阴影里。
最令人无语的一点,就是他们看你只有价值没有感情——你能给钱,就榨干你兜里的每一分;你有面子,就攀附你的社会圈;等你人也累了、钱也没了,就像换季收拾衣服一样,不带一丝恋恋不舍把你踹出去。有人苦苦追问当初的动心,结果发现,从头到尾不过是一场“有用”与“没用”的切割。
和这样的人周旋,最常见的误区,就是“我能改变他,只要足够爱他,他总有一天会懂得珍惜”。但真相是,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其实只会爱自己,你投入越多,被消耗得越干净。丢掉的,不只是时间和金钱,还有你原本健康的心态、对自己最基本的信任,失去后很难再捡得起来。
每个人都该守住自己的情绪边界,不要被对方反复利用。其实一段健康的关系,最根本的,是彼此尊重、彼此信任。只要发现对方根本不会为你考虑,只把你当资源消耗,别再犹豫,越早抽身越好。千万别等到伤痕累累、毫无力气,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么多都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走在路上,谁都不希望旁边的人,总想着怎么用花招消耗你。遇上了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不用自责,更别指望他们会悔过改错。保护自己、懂得止损,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该转身时就转身,别让坏人拿走你全部的温柔。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来源:健康碎碎念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