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票台的椅子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9-08 00:41 1

摘要:上世纪90年代末,汽车站领导计划树立文明窗口典型,候车室面对旅客的所有岗位都改为站立服务,撤掉了原有的椅子。面对新的变化,所有员工都无条件服从,没人抱怨,更没人反对,大家格外珍惜这份工作,因为这是养家糊口的根本。工作服也改成新潮的样式,衬衫加西服。

转自:衢州日报

王文英

上世纪90年代末,汽车站领导计划树立文明窗口典型,候车室面对旅客的所有岗位都改为站立服务,撤掉了原有的椅子。面对新的变化,所有员工都无条件服从,没人抱怨,更没人反对,大家格外珍惜这份工作,因为这是养家糊口的根本。工作服也改成新潮的样式,衬衫加西服。

直接面对旅客的,大部分是检票员。

王师傅还是喜欢原来的制服,他说,旅客一看老制服就知道是车站工作人员,现在呢,穿个西服,洋气是洋气,可卖保险的、银行职员、酒店服务员也都这么穿,没区别。

八小时站立,对我来说是很痛苦的。王师傅是行车员,在停车场和检票台之间进进出出,斗志昂扬,丝毫看不出疲倦。我却不行了,有时趴在检票台上假装数票根,弯着膝盖撅着屁股,怎么都觉得累。好在王师傅总是主动替岗,“你们年轻人哪里站得牢,你去站长室坐一会儿,到检票点了再过来。”

没有车次的时候,检票台就是问询台。途经站点、票价、车次情况,都需要一一牢记,虽然很多站点我都没去过,但背熟就能应对。空闲的时候也不允许看书,实在无聊。和我一起调过来的还有个男青年,胖胖的,动作很麻利,检票、问询对他来说都是小菜一碟。他的检票台离我三米远,他经常无聊地趴在不锈钢栏杆上,一只脚踩在横杠上,脑门上仿佛写着几个字——“大材小用”。这个动作当然不允许啦,为此他经常被领导批评。

我们会互相提醒,午休时间,二楼的领导都不在,我们会轮流躲到广播室坐一会儿,留在岗位上的也照顾着对方的岗位。

最难熬的是下午,领导们午休后鸡血满满,经常高高地站在二楼走廊观察我们的工作状态,还会走到面前来仔细督查我们的仪容仪表和言行举止。一时间,似乎我们也被吹捧成了车站里的一道风景。

好景不长,这道风景彻底坍塌了,因为我的“破坏”。

那是个炎热沉闷的下午,阳光无情地炙烤着大地。候车室内所有吊扇马力十足呼呼作响,却带不来清凉,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燥热,令人窒息。我站在繁忙的检票口,机械地重复着检票动作。尽管身边人来人往,各种声响不绝于耳,但那份从地面升腾而起的热气似乎悄悄偷走了我的活力。突然间,一阵眩晕袭来,像是一股无形的力量猛然抽走了我体内的力气。我的视线开始模糊,周遭的声音也变得遥远,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厚重的黑纱笼罩。我眼前一黑,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后倾倒。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双坚实有力的手从背后稳稳地托住了我,那是平日里沉默寡言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王师傅。他迅速而冷静地指挥着现场的秩序,同时呼唤后面的女播音员雪丹前来协助,他的声音在嘈杂中显得清晰有力。

雪丹闻声赶来,带着一脸焦急与关切。她托住我的后背,紧按我的人中,呼唤着我的名字,“不知道是中暑了还是低血糖。”隔壁检票台的男青年迅速跑过来完成检票和发车任务,王师傅跑到车站小店里端来一杯温热的白糖水,小心翼翼地递给雪丹。雪丹接过杯子,一口一口喂我喝下那略带甜腻却异常珍贵的糖水,我感受着它一点点温暖我的身体、恢复我的体力。

此时的我,满头是汗,脸色苍白。领导闻讯赶来,神色紧张,眼中满是担忧与不安,医务室的医生也赶到了。医生说,没什么毛病,估计是低血糖。

在同事们的关怀与帮助下,我逐渐恢复了意识,虽然身体依旧虚弱,但心中充满了温暖与感激,不知道为什么,泪水不停地流。大家把我扶到值班站长室休息,王站长和王师傅代替了我接下去的工作。我提前下班回了家。后来才知道,领导并没有扣我的工资。

第二天,检票台恢复了椅子。

站立服务的“神话”从此被我打破了,我没听到领导的任何责怪,他们看我的眼神变得沉默。同事们对我默默赞许,尤其是那个男青年,偶尔买根雪糕说是奖励我。不出意料,没过多久,他便辞职去大城市闯荡。我现在记不起他叫什么名字了。

许多年后,我回顾这段经历,也在寻找晕倒的原因。我分析,一方面是我当时兼职了一份酒店餐饮经理的工作,来回匆忙赶上班,午饭没吃饱。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我从内心抵触这份工作——整天站在大庭广众之下,众目睽睽令我窘迫不安。这种性格上的缺陷其实直到今天都没改变。我深知自己无法适应,当时却无法选择,更没想过抗拒,至少我不具备那个男青年冲出“牢笼”的魄力和勇气。也许,当时我的内心很希望“生一场病”来逃避。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