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记者从中国电信获悉,中国电信累计出动应急保障人员5863人次、车辆657台次、设备2700台套,在核心区部署8台应急通信车,巡查重要通信线路7万余皮长公里,高标准完成此次
转自:劳动午报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记者从中国电信获悉,中国电信累计出动应急保障人员5863人次、车辆657台次、设备2700台套,在核心区部署8台应急通信车,巡查重要通信线路7万余皮长公里,高标准完成此次纪念活动通信保障工作。
细化形成243项任务清单确保万无一失
纪念活动当天,天安门广场可容纳超5万人同时观礼,线上直播观看量以亿计。“这就像一场通信的‘极限压力测试’。”中国电信本次通信保障技术负责人张学兵坦言,“我们面临的不仅是超高流量密度,更是要确保重要通信调度畅通,绝对万无一失。”
对此,中国电信建立“1+4+2+N”保障组织体系,设置通信保障指挥部,形成“一横一纵”协同处置体系,保障任务标化为243项清单,实现纵向贯穿、统一指挥、扁平调度,层层压实责任。
保障期间,中国电信全方位落实7×24小时值守及响应机制,并专门设立指挥长,强化云网、数智、安全等专业领域紧急响应和保障。此外,在通信保障现场设立22个保障点位,实行全方位“点对点”值守,高频次高密度巡查,保障网络平稳顺畅运行。
“数字孪生”精准预演 智慧决策防患未然
纪念活动期间,现场数万名嘉宾、观众在“无感知”中体验了极速、稳定、流畅的通信网络,这一切都得益于一张看不见却无比强大的智慧通信网络。
面对挑战,中国电信通信保障团队亮出了通信网络数字孪生这一王牌技术。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形成通信保障各项能力视图,全景展现北京全市的整体网信安全运行态势。
据介绍,数字孪生技术好比一场超前“沙盘推演”。在这个虚拟副本中,中国电信网络工程师们提前数月进行了上百次压力测试和故障预演。他们模拟了大风、暴雨等极端场景下的信号波动,精准预测出异常情况影响的业务范围、用户数量、可能拥堵的链路等。通过实时监测云网108个核心业务指标,保障期间指标均调严监控阈值以便更敏锐识别风险,确保全网监测秒级发现、分钟级响应。
不仅如此,中国电信以AI驱动智慧决策,数字孪生平台与AI算法深度融合,能根据预演结果自动生成最优的基站参数配置、天线角度调整、网络扩容等方案。这使得保障团队能够“先于问题发生”进行网络优化,将传统的被动响应变为主动的、精准的规划与部署。
一场始于春天的“秋日会战”
“保障工作,绝不是活动前一周的临时‘抱佛脚’,而是一场始于春天的‘秋日会战’。”本次通信保障负责人段冰介绍道,通信保障团队早在3月就启动了各项保障筹备工作,集结了涵盖云网运营、网信安全、安全生产与保密、客户服务、应急通信保障等各领域的“技术尖兵”,制定了详尽的应急预案、工作方案、时间倒排表。持续了170余天的通信保障攻坚战就此打响。
通过对历年重要保障和同类超大型活动的大数据分析,中国电信通信保障团队提前精准预测了流量和业务感知模型,精确到不同时段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为后续保障工作提供了数据基石。同时,完整的应急预案演练了不下10次。模拟突发故障后,要求保障团队在分钟级内定位并修复问题。
□本报记者 王路曼 通讯员 刘刚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