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语音改为“给需要帮助的乘客让座”,改得好: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9-08 08:38 2

摘要:在2025年7月11日,有太原热心乘客上网留言,认为当时太原公交车自动语音播报的“给老弱病残孕及带小孩的乘客让座”表述存在明显不足,建议优化为“给需要帮助的乘客让座”。

文/贵州作家:谢点亮(谢超恒)

审核刊发/《今日头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2025年7月11日,有太原热心乘客上网留言,认为当时太原公交车自动语音播报的“给老弱病残孕及带小孩的乘客让座”表述存在明显不足,建议优化为“给需要帮助的乘客让座”。

从8月5日以后,太原众多公交车让座提示语音出现变动,采纳了这名热心乘客的建议,将播报了30多年的“给老弱病残孕及带小孩乘客让座”,改为“给有需要帮助的乘客让座”。

这种改变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体现人文关怀。

● 扩大关怀范围:

原有的提示语明确列举了老、弱、病、残、孕及带小孩的乘客,虽然这些群体是比较典型需要帮助的对象,但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情况的乘客也可能需要帮助,比如受伤者、提着重物者、身体不适但未表现出明显特征的人等。新的提示语涵盖了所有可能需要帮助的乘客,体现了对更广泛人群的关怀,让每一个处于困境中的乘客都有可能得到及时的帮助。

图片来源于网络

● 避免标签化:

列举特定群体的方式可能会给这些群体贴上标签,让他们在接受帮助时可能会感到尴尬或不自在。而“有需要帮助的乘客”这种表述更加隐晦和包容,尊重了每个人的隐私和自尊心,使那些有需求但又不想被特殊对待的乘客更容易接受他人的让座。

二是,引导积极的社会价值观。

● 培养主动助人意识:

新的提示语没有明确界定需要帮助的对象,这就促使乘客更加主动地去观察周围的情况,判断谁可能需要帮助,从而激发他们内心的助人意识。相比之下,原提示语可能会让一些乘客产生“只有看到明确列举的群体才需要让座”的思维定式,新提示语有助于打破这种局限,培养更广泛的助人习惯。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强化社会责任感:

“有需要帮助的乘客”这种表述强调了整个社会的互助精神,让每个乘客都意识到自己在公共环境中有责任关注他人的需求,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它传递了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价值观,有助于营造更加和谐、友爱的社会氛围。

三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 符合多元化社会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出行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乘客的构成也更加复杂。新的提示语能够更好地适应这种多元化的社会特点,涵盖各种可能的需求场景,使让座规则更加灵活和全面。

● 提升公共服务形象:

公交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采用更加人性化、包容性的让座提示语,能够提升公交服务的品质和形象,也体现了城市的文明程度和进步水平。

来源:笑料百宝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