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海拔5000多米的喀喇昆仑,高寒缺氧,狂风肆虐,永冻土遍布。王杰浩说,播下绿色、种下希望,是一茬茬连队官兵的心愿。多年来,他们做了很多尝试。
清晨,太阳初升,新疆和田军分区某边防连二级上士王杰浩走在上哨的路上。经过红柳树旁时,他特意停下来,仔细观察枝干有没有变化,树叶有没有掉落。
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海拔5000多米的喀喇昆仑,高寒缺氧,狂风肆虐,永冻土遍布。王杰浩说,播下绿色、种下希望,是一茬茬连队官兵的心愿。多年来,他们做了很多尝试。
刚开始,大家用大蒜种上一盆绿油油的蒜苗,观赏的同时还能让炊事班炒一盘美味的蒜苗炒鸡蛋。连队宿舍的窗台上,摆上了形状各异的“蒜苗盆景”。
不知从何时起,有人提议种花,中士张聪便托休假归队的战友李金莹从山下带了两盆文竹。文竹喜阴但不耐寒,李金莹专门用纸箱将它装好,上山时一路抱在怀里。但等赶到连队,文竹的叶子已被冻坏了大半。张聪急急忙忙地将两盆文竹抱到宿舍,像呵护孩子般照料着,终于有一棵活了下来。
去年,王杰浩听说兄弟单位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成功种活了红柳,他也想尝试一下。休假归队时,王杰浩从近千公里外的叶城县带回一棵树苗。
大家轮番挥镐,终于在营区门口坚硬的冻土上“凿”出一个坑。官兵们还特意为种下的红柳裹上棉被,期待这棵来之不易的植株能给茫茫雪山带来些许生机。然而,大家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大雪接连而至,幼小的红柳没能挺住。官兵们感到惋惜,便买来装饰用的绿叶挂在冻干的红柳枝上。
四月的高原,天气逐渐回暖,官兵们心中的绿色梦想再度被唤起。得知团部正在组织植树活动,大家便托人从三十里营房带了两棵红柳树苗到连队。
为了避免红柳再次“夭折”,王杰浩多次向兄弟单位、院校农技专家请教种植方法和技术。先是在底层铺上碎石防止土层冻胀,然后在中层填上营养土保护红柳根系,最后在表层覆上地膜锁住地表水分……每一个步骤,大家都格外用心。种下红柳后,王杰浩每天都会来到树苗前观察生长状况并做好记录。
一个半月后,在官兵们的精心照料下,红柳开始抽出新芽。眼前的场景让大家又惊又喜:“看着红柳的新叶越长越多,官兵的工作干劲也越来越足。就像红柳一样,我们的根已扎在荒芜的高原上。”(杨满库、张乂心)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