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魏县各偏远乡镇的村民们都在热议一件新鲜事:原本仅用于载客的公交车,如今多了个新身份——“魏畅达”客货邮运输车。这一身份让它化身“快递车”,将一件件包裹直接送到了村口。
近日,魏县各偏远乡镇的村民们都在热议一件新鲜事:原本仅用于载客的公交车,如今多了个新身份——“魏畅达”客货邮运输车。这一身份让它化身“快递车”,将一件件包裹直接送到了村口。
9月3日清晨6时许,一辆“魏畅达”客货邮运输车缓缓驶出魏县快递物流配送中心,沿着乡间公路驶向回隆镇,途经野胡拐乡、双庙镇、台头乡、车往镇等乡镇。驾驶座上,司机陈保军一边稳稳把控方向盘,一边笑着说起自己的新职责:“以前开公交就管拉人,现在不一样了,我还得给乡亲们‘带货’,每天车上都有不少快递。”
自从魏县启动“交邮合作”项目,司机陈保军的公交车就成了乡村快递的“移动驿站”。每天完成早高峰客运任务后,他会利用平峰时段,将城区快递网点归集的包裹运到沿途乡镇代收点;抵达回隆镇终点站时,镇快递综合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早已等候在旁,接过包裹转装到邮政配送车,再分送到镇里的驿站。
这样的便利,回隆镇南栗庄村民王克民感受真切。9月3日上午10时,他早早站在村代收站点前,从网格员申凯轮手中接过一个寄来的农具包裹。“以前取快递,得走3公里路到乡中心村的网点,遇上农忙根本抽不开身。现在村邮站建在家门口,公交车直接把快递送过来,太方便了!”王克民捧着包裹,脸上满是笑意。
回隆镇地处冀豫交界,距魏县县城31公里,曾是农村物流的“末梢难点”。如今,这样的改变不仅发生在回隆镇,更覆盖了魏县全县。在魏县城东现代农业园区的快递共配中心,360个分拣格口正高速运转,来自全国各地的快递包裹如流水般精准落位,等待搭乘公交车驶向22个乡镇、561个行政村的千家万户。
快递既能“走进来”,更能“走出去”。在北皋镇小凹村鸭梨种植基地,果农们深切体会到这一变化的价值。“以前想把鸭梨寄给外地客户,得自己拉到县城快递点,现在村里驿站就能寄,通过电商平台卖货也顺畅多了!”果农宋振江说。
走进这个2100平方米的共配中心,自动化分拣设备不停运转,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整合了县域内多家快递企业,实行“统一分拣、共同配送”,物流效率比以往提升近三成。旁边的前置云仓里,货架上整齐码放着魏县鸭梨、生态鸡蛋等特产,依托“魏畅达”平台衔接电商渠道,形成“客货邮+农特产品”“客货邮+电子商务”的融合业态。北皋镇打造的鸭梨直播基地,借助“旺店通”智能系统实现库存预测、自动分拣,去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带动当地果农增收2000万元。
这一切改变的背后,是魏县县委、县政府的系统推进。“我们成立了由县长挂帅的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出台《加快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实施方案》,还组建国有控股公司统筹运营,就是要破解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魏县交通战备中心副主任马学峰说。
目前,魏县已构建起“1+22+N”客货邮三级服务网络——1个县级共配中心、22个乡镇服务站、N个村级驿站,开通8条客货邮专线,改造后的公交车实现“人货分区、安全共载”。如今在魏县乡村,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公交车里,乘客坐在前排,后排整齐摆放着快递包裹;村口驿站前,村民们或取快递,或寄售自家特产,热闹又便捷。
本报记者 赵鸿粼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