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赵志强2002年在北京开出第一家比格,定价39块,学生拿学生证还能再便宜三块。
79块披萨自助,一年干出26亿,它把必胜客按在地上摩擦。
赵志强2002年在北京开出第一家比格,定价39块,学生拿学生证还能再便宜三块。
那会儿必胜客人均一百二,他直接砍一半,店门口天天排长龙。
二十年后价格涨到79,队伍没断过。
300家店,一天翻台五次,坪效冲到行业均值的2.6倍。
利润表更吓人:食材成本只占营收28%,行业平均35%,光这一项一年多赚出3.7亿。
他把SKU锁死在138道,后台数据把每道菜拆到克。
销量连续两周垫底,直接下架,2023年砍掉117道废菜,节省的采购费够再开二十家店。
员工也砍。
厨房没有专职洗碗,盘子直接进履带机,一人看三台炉,高峰期人均每小时出餐32份,工资反而比同行高800块。
人效上去了,员工愿意留,流失率压到9%,行业一半。
降价不降质,他把奶酪用量公开写在门口海报,一张12寸披萨放120克马苏里拉,只多不少。
学生把称带进店,实测126克,视频冲上热搜,播放量1.4亿,第二天门店排号又多了200桌。
菜单每季度换血,抖音私信全看完。
有人喊想吃咸蛋黄,四周后新品上架;有人吐槽沙拉酱太甜,配方立刻减糖15%。
用户觉得自己在合伙开店,自发当起免费水军。
工作日不限时,十点开门,附近考研的学生背电脑占座,买一杯续杯柠檬水坐一天。
店员不赶人,反而把WiFi密码贴在墙上。
翻台率看似亏了,外卖订单却涨了,饮料毛利高达70%,一笔算清反而更赚。
现在他把目光盯上社区店,面积缩小到180平,租金再降四成。
模型跑通后,计划明年再开200家,目标直指40亿。
看懂这套打法的人已经悄悄找铺面,再不动,下一轮红利真没你份。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