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一直对印度强硬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态度突然软了下来,主动向印度总理莫迪示好。
仅仅才两天时间,国际局势又发生了重大变化。
美国拉着欧洲国家,摆出一副要彻底搞垮俄罗斯经济的架势。
可俄罗斯总统普京却稳坐钓鱼台,至今没向中国开口求助。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一直对印度强硬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态度突然软了下来,主动向印度总理莫迪示好。
这一连串的事情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玄机呢?
首先是普京面临的难题。
据报道,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声称马上就会对俄罗斯进行二级制裁。
我们都知道,自从特朗普跟普京会晤后,特朗普对俄罗斯的态度是有明显软化的,现在突然态度突变,只能说中俄的紧密联系确实刺激到了特朗普,特朗普没有耐心了。
另外就是9月7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在全国广播公司的电视节目上公开表态,说美国已经准备好对俄罗斯施加更大压力,但需要欧洲伙伴跟着一起行动。
他毫不掩饰地说,如果美国和欧盟联手,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实施更多制裁和征收二级关税,俄罗斯经济将会彻底崩溃,这样就能迫使普京坐到谈判桌前。
这话说得相当重,简直是要把俄罗斯往死里整。
美国为什么这么着急呢?其实是因为俄乌战场上的形势正在发生变化。
乌克兰军队现在已经撑得很吃力,根据前线记者传来的消息,乌军每个月的逃兵数量高达一万七千人左右,过去八个月已经有超过十四万人逃跑。
这么下去,乌克兰军队恐怕坚持不了多久。
所以美国想趁早加大压力,争取在乌克兰顶不住之前先把俄罗斯经济搞垮。
面对这么严峻的形势,普京的反应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明明刚刚访问中国回来,两国关系十分友好,但他就是不肯向中国开口求助。
这不是因为中俄关系不好,恰恰是因为普京太了解中国的立场了。
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上一贯坚持劝和促谈,推动政治解决,不会直接介入冲突,也不会向任何一方提供军事支持。
普京知道,即使开口求助,中国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原则立场。
再说了,中国给俄罗斯的支持已经相当实在了。
中国扩大了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的进口规模,帮助俄罗斯稳定了外汇收入,保障了经济基本盘。
这种支持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贸易和能源合作领域,恰恰是俄罗斯最需要的。
如果中国直接介入冲突,反而可能引发欧美对中国的联合施压,切断俄罗斯现有的经济生命线,这对双方都不利。
而且,普京自己手里也还有牌可打。俄罗斯经济在制裁中已经展现出一定的韧性,2023年俄GDP增长率意外达到2.6%,卢布汇率稳定,军工产能提升了300%。
通过“向东转”战略,俄罗斯将能源出口重心转向亚洲,中国、印度等国以折扣价大量采购,部分抵消了欧洲市场的损失。
军事上,俄罗斯近期在乌克兰东部也取得进展,控制约18%的乌领土。所以普京有信心靠自己应对挑战。
特朗普朝莫迪服软就在美欧对俄罗斯加大压力的同时,特朗普对印度的态度却发生了戏剧性转变。
前不久他还对印度强硬无比,威胁要对印度产品征收高额关税,甚至说“即使印度经济崩溃也无所谓”。
可是短短几天后,他突然一改态度。
9月7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文称“美国跟印度有着很特殊的关系,两国关系没有问题!”
莫迪也顺水推舟,肯定两国是战略伙伴关系。
特朗普为什么突然服软呢?原因其实很复杂。
一方面,印度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帮助俄罗斯稳定了经济,这让美国很不满。
但另一方面,美国又需要印度在印太战略中发挥作用,协助美国遏制中国。
特朗普之前对印度强压硬逼,结果发现印度不吃这一套,反而跟俄罗斯走得更近。
现在美欧正要集中力量对付俄罗斯,不能再把印度推到对立面,所以只好低头服软。
不过美印关系要真正回暖也没那么容易。美国对印度仍然征收着50%的关税,印度企业叫苦连天。
如果美国不降低关税,两国关系很难迅速回暖。而且印度一直坚持“战略自主”的外交策略,不愿在大国博弈中选边站队,也不愿成为美国的附庸。
特朗普想拉拢印度,但印度未必会完全听从美国断绝跟俄罗斯的联系。
说实话,现在俄乌的情况就像是两个精疲力尽的拳击手,谁也打不倒谁,但谁也不愿意先认输。
接下来就是看美国和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先拖垮俄罗斯,还是俄罗斯先在军事上把乌克兰打趴下。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局势对俄罗斯更有利一些。
乌克兰军队现在面临严重的兵源不足问题,连18岁的年轻人都被征召入伍了。
虽然西方还在提供武器支援,但欧洲国家已经出现了“援乌疲劳症”,不愿意继续往这个无底洞里扔钱。
反观俄罗斯,虽然经济受到制裁影响,但基本盘还算稳定。
特别是普京从中国访问回来后,双方加强了经济合作,这给了普京更多底气。
中国增加了对俄罗斯能源的进口,两国本币结算比例超过95%,这帮助俄罗斯绕过了西方的金融制裁。
此外,俄罗斯还向中国全面供应军用重型发动机,这对中国的军工发展是重大利好,同时也为俄罗斯带来了宝贵的外汇收入。
有了中国的支持,普京在面对美欧压力时就显得从容多了。
他不需要向中国乞求援助,因为中国已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了最大帮助。
这种帮助不是直接军事支持,而是更可持续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这正是俄罗斯最需要的。
所以说,虽然美欧摆出一副要绞杀俄罗斯的架势,但实际效果可能有限。
俄罗斯有中国这个强大的经济伙伴,有印度这个重要的能源买家,完全能够抵挡住西方的压力。
而乌克兰方面,虽然得到西方军事援助,但士兵越打越少,国土越打越荒凉,前景实在不容乐观。
这场消耗战很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最终的结果似乎已经越来越清晰了。
俄罗斯在战场上占据优势,在经济上也有出路,而乌克兰则完全依赖西方的支持。
一旦西方内部出现分歧或者注意力转移,乌克兰的处境将会更加艰难。
这场大国博弈还在继续,最终会走向何方,现在谁也说不准。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每个国家都在根据自己的利益做出选择,今天的对手可能变成明天的朋友,今天的朋友也可能变成明天的对手。
来源:艾弥儿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