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奥运冠军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在参加一档厨艺综艺节目时,选用自家养殖的180天走地鸡制作传统粤菜白切鸡,但评委以“肉质偏老”为由将其淘汰。
据羊城晚报•羊城派发布:
近日,奥运冠军全红婵的哥哥全进华在参加一档厨艺综艺节目时,选用自家养殖的180天走地鸡制作传统粤菜白切鸡,但评委以“肉质偏老”为由将其淘汰。
全进华在节目中解释,广东白切鸡讲究选用有一定养殖时间的鸡,以追求紧实嚼劲和浓郁鸡味,若使用30-60天的嫩鸡反而会被视为不正宗,甚至可能被客人投诉。
节目片段播出后,引发网友热议,许多广东网友力挺全进华,认为180天的走地鸡才更具风味,质疑评委是否懂正宗白切鸡。也有网友表示更喜欢嫩鸡口感,或认为烹饪技术才是关键。
9月2日,全进华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视频,教学制作湛江白切鸡作为回应,该视频在抖音获得超740万热度。
9月4日,广式白切鸡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冼伟文回应称,此事体现“众口难调”,不同地区对鸡肉口感要求不同,并指出湛江白切鸡口感较硬,与广州在选鸡和蘸酱上存在差异。
以前信息及图片综合湛江日报、广州日报、美食导报、九派新闻、津云、网友评论
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的,全红婵哥哥用180天的鸡做白切鸡被淘汰,直接炸出了广东网友的“美食信仰”。说白了,就是口味差异和文化差异的碰撞。广东人吃鸡讲究的是“鸡味”和嚼劲,认为180天的走地鸡才能体现白切鸡的精髓;而其他地区的食客可能更偏爱嫩滑的口感。评委按照通用标准来评判,难免会产生这样的冲突。
网友评论
其实美食本来就没有绝对的标准,地方特色值得尊重。就像四川人觉得火锅越辣越香,上海人喜欢甜口的本帮菜,都是当地饮食文化的体现。这次事件中,广东网友的强烈反应,恰恰说明了对传统美食文化的坚守和自豪。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综艺节目面向的是全国观众,评分标准自然要照顾到大多数人的口味偏好。可能评委更注重的是鸡肉的嫩滑度,而忽略了广东白切鸡特有的风味追求。这倒提醒我们,在推广地方美食时,需要更多地解释其文化背景和特色,让更多人理解其中的门道。
素材图,与本文章及新闻无关(图片源自网络)
这次讨论虽然源于一个综艺节目的小插曲,但却让全国网友都关注到了白切鸡这道传统粤菜,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以后这类美食节目或许可以提前说明评分依据,或者按菜系细分标准,既能尊重地方特色,又能让评判更公平。
说到底,饮食文化需要包容和理解。既不要一味否定他人的口味偏好,也要对自己的传统保持自信。通过这样的讨论,反而能促进各地美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让我们的餐饮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素材图(图片为本账号个人创作)
文章信息及部分图片综合 金羊网、羊城晚报•羊城派、湛江日报、广州日报、美食导报、九派新闻、津云、网友评论
来源:空气猫的老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