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公司授权科技公司上架的窗被堵上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9-08 10:06 1

摘要:凌晨两点,某甲方的新包提审再次被驳回。过去能靠“ 科技公司开发者主体 + 贷款公司授权书 ” 闯关的材料,这回在“ 贷款公司关联历史封号开发者 ”上折了戟。 借壳上架这扇半掩半开的小窗,终于被GooglePlay关上了。

凌晨两点,某甲方的新包提审再次被驳回。过去能靠“ 科技公司开发者主体 + 贷款公司授权书 ” 闯关的材料,这回在“ 贷款公司关联历史封号开发者 ”上折了戟。 借壳上架这扇半掩半开的小窗,终于被GooglePlay关上了。

GooglePlay在 2021年9月生效的政策更新 中首次对 在印尼和印度上架的贷款类App提出了牌照要求 。

这些年又陆续增加了 菲律宾、尼日利亚、肯尼亚、巴基斯坦、泰国 ,根据当前的最新政策,GooglePlay要求在如下国家上架的 贷款类App提供相应的牌照 :

印度 :如直接放贷,提交 RBI 批准的放贷牌照 ;如仅做助贷,需如实申报并在商店描述中显著 披露所有合作 NBFC/银行 名称。

印尼 :如属于 OJK No.77/POJK.01/2016(及后续修订)框架下的线上借贷 ,提交有效牌照。

菲律宾 : OLP必须持有SEC注册号+CA号 ;在描述中披露公司名/商号/SEC 编号/CA编号; P2P/众筹需通过SEC注册的中介处理 。

尼日利亚 : DML(Digital Money Lenders)需完成 FCCPC 2022 数字放贷指引并提交可核验的批准函 ;聚合平台需提供每个 合作DML的证明与联系人 。

肯尼亚 : DCP(Digital Credit Providers)需在CBK(肯尼亚央行)注册并提交许可证 (仅接受在CBK官方目录内实体)。助贷机构需要提供 合作方的DPC许可 。

巴基斯坦 :每家 NBFC 只能上架 1 个数字放贷 App; 需提交 SECP 批准(无论是直接放款还是助贷) 。

泰国 :若面向泰国且 利率 ≥15%,需BoT(央行)/MoF(金融局)相关许可证 ,包括 BoT发的个贷/小贷金融牌照、MoF发的Pico/Pico-plus 牌照。

在这个政策背景下,这些国家的贷款App需要提供相对应的牌照。因此很自然而言的选择是: 注册拥有放贷资质的主体公司 ➡️ 使用这个公司注册Google Play开发者 ➡️ 使用该开发者上架借款App 。

然而Google Play会封号。

常见的封号原因包括:

声明与实际不一致(Misrepresentation)

列表页或应用内对 利率/APR、费用、还款期 披露与 真实体验 不一致;

Play Console 的 Data safety/Financial features 声明与代码/SDK 实际收集用途不一致。

主体链条不闭合

列表页写的是 A 公司,隐私政策落地页是 B 公司,应用内合同又是 C 公司;或不同国家资质/合作机构披露不完整。

敏感权限/数据触碰

读取不允许的敏感权限。

“导流/撮合”与“放贷主体”混淆

自称直贷,但实际只是收集线索跳转第三方;或导流合伙方资质未披露清楚。

“重复内容/关联违规”

多个账号上架 高度相似 的App(白标/模板化),或与已被处罚账号 存在强关联 (支付资料、域名、SHA-1/代码签名、同一控制台用户、Firebase/AdMob/GCP 项目、同一资产包哈希、同手机号/邮箱/IP 画像等)。

投放与评价操守问题

夸大宣传、误导性创意;诱导安装/评分;高投诉率(骚扰催收、暴力语气、费用不透明)触发线下执法或媒体关注后,平台联动执法。

地区合规缺口

上架国家与 牌照覆盖范围/业务落地范围 不一致;EWA 与个人贷款界定错误;在美国提供 APR≥36% 的产品等。

前些年GooglePlay对开发者的主体审查没有那么严格 。比如Oriente在菲律宾运营的Cashalo(2018年上架),OLP主体公司是 Paloo Financing, Inc.,但是至今为止开发者的名称都是“ Tilt Finance, Inc. ”。

前些年, GooglePlay对开发者主体的一致性审查并不严苛 。以 Oriente 在菲律宾运营的Cashalo(2018 年上架)为例:其OLP主体为 Paloo Financing , Inc.,但至今开发者名称仍是 Tilt Finance, Inc. 。(这里我知道写重了,忘了删了,但是字数太多删不掉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 一旦开发者账号被封,业内常见做法就是另行注册一个新开发者,再提交同一产品的新包 。某种意义上, 这相当于给了产品一件“复活甲”——账号“死亡”,换号重来即可 。

很快GooglePlay注意到了这一点:当你尝试注册相同的开发者名称时,系统会提示“该名称已经存在”。于是, 大小写、空格与标点 的“花式变体”开始涌现 。以冰岛公司 Digido 在菲律宾的开发者为例,先后出现过 3 个名称版本:

DIGIDO FINANCE CORP. (Digido 2019.3)

Digido Finance Corp. ( UnaCash 2021.3 / Digido 2021.8)

Digido Finance Corp. UnaCash ( UnaCash 2023.7)

再之后,大概是2023年下半年,GooglePlay引入了邓白氏码,并 要求开发者名称、公司营业执照、邓白氏公司名称完全一致 。基本堵住了“ 同一主体反复注册多个开发者账号 ”的漏洞。自此,“贷款公司 + 科技公司授权”的上架模式开始流行。

从2023年下半年到2025年上半年, GooglePlay对开发者的审查重点主要仍停留在开发者主体公司本身(也就是科技公司) ,于是“授权模式”在客观上又为贷款公司提供了新的“复活甲”。

一些甲方甚至摸索出 一套组合拳 : 买老的未认证邓白氏的开发者账号(解决新开发者权重差的问题)+ 使用科技公司认证邓白氏(解决邓白氏实名问题) + 贷款公司授权科技公司上架(解决牌照问题) 。在这个窗口期内,这套方式上架成功率非常高。( 青姐给我提供了这期间授权方式上架的App清单,我想了想为了让文章活的久一点不被公关,就不贴出来了 )。

最近几个月GooglePlay显然是意识到了授权模式的漏洞并且进行了补漏: 一旦发现授权模式下的贷款公司与历史上被封号开发者存在关联,就会对承接授权的科技公司开发者采取措施:封号,或者拒绝新包 。

青姐说根据目前收集到的样本信息,封号为主,但也存在拒绝新包的案例;具体的触发条件暂时不明朗,暂时还不知道什么情况下会封号、什么情况下会拒绝提包。当然也有成功上去的,但是被封号/拒绝的比例最近2个月在明显提升(青姐说确认是因为牌照关联)。

首先 不要求牌照的国家是不受影响的 ,也就是可以先把影响范围锁定在要求牌照的这7个国家中。

如下几个国家基本不受影响:

印尼 :在 OJK 框架下、合规持牌的应用在GooglePlay上 审核通过率与存续稳定性较高 下架风险较低 ,总体受影响有限。

尼日利亚 :牌照获取 成本相对可控 (行业常见报价多在 ≤10 万 RMB 档),进入门槛不高,影响较小。

巴基斯坦 :与印尼相似, 持牌路径明确 且平台认定口径稳定,整体受影响有限。

泰国 :在 年化利率 的业务形态下,通常 不需要牌照 ,因此 合规路径相对宽松 ,受影响较小。

相反,对于这些牌照贵、难获取的国家影响大:

菲律宾 : OLP牌照停发已近4年 存量牌照二级市场报价 普遍被传在 ≈70 万美金 区间,且干净、无黑历史的标的稀缺,获取难度高、成本重。

肯尼亚 :近期虽有 新批次发放 、价格有所回落,但 报价仍在100万 RMB+ 档,牌照获取仍属重投入、高稀缺。

印度 : NBFC 数量多 ,但 合规成本与市场报价整体偏高 (行业多反馈在 百万元RMB以上 ),优质主体供给紧张。且你不知道这个牌照有没有被黑盘头偷用过。

对于这三个国家,牌照就是废一张少一张了。

青姐说根据目前看到的样本信息,至少还有2种规避方法。但是都是周期长、需要强资源。具体的我就不写了,一是怕被甲方公关,二是不砸青姐的饭碗。

来源:晚晚的星河日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