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综治中心实力强,平安建设挑大梁。‘枫桥经验’筑根基,化解纠纷保平安。”伴着原创花灯小调《综治中心赞》,9月5日上午,省委政法委“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主题直播活动第三场——昆明专场精彩亮相。
“综治中心实力强,平安建设挑大梁。‘枫桥经验’筑根基,化解纠纷保平安。”伴着原创花灯小调《综治中心赞》,9月5日上午,省委政法委“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主题直播活动第三场——昆明专场精彩亮相。
4个多小时的直播,有干货、有温度、有互动,让昆明四级综治中心“一站式解忧”的服务形象深入人心,更掀起广大网友讨论热潮。
围绕各级综治中心如何助力推动春城建设为“平安之城”主题,《云南法制报》记者全程参与直播活动。
“歌词里提到的‘多元联动’到底咋联动?”“我和邻居闹矛盾了,能找综治中心吗?”随着网友提问,主播与嘉宾趁热打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综治中心职能职责、工作特点。
昆明市综治中心主任徐明辉首先打消大家对综治中心工作的疑惑:“以前大家可能觉得综治中心只是政法委的一个内设机构,不太清楚它的作用。实际上,这里是‘一站式解忧平台’——进这个门、跑这一次,您的烦心事基本都能解决。”
“家长里短的事儿我们都管。比如夫妻吵架、邻里矛盾、物业纠纷、消费维权等,都可以到综治中心解决。”徐明辉介绍,昆明各级综治中心采取“常驻+轮驻+随驻”相结合模式,整合公安、法院、司法、信访、人社等职能部门力量,真正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目前,昆明共有1个市级中心、20个县级中心、143个乡镇中心、1711个村级中心,实现100%全覆盖。
在互动问答环节,“线上报纠纷用‘云综治’小程序”“在综治中心进行法律咨询不收费”等实用信息被网友频频点赞,鲜花花束、“警察小熊”等礼品也轮番送出。
网友在评论区有感而发:“综治中心真是专业又暖心。有啥闹心事,家门口就能解决,日子过得更踏实了。”
直播分享的李阿姨家10年房产纠纷成功化解的案例,正是综治中心高效解决矛盾、破解群众难题的一个生动缩影。
因老房子产权问题,其与家人争执多年无果。找到昆明市西山区综治中心后,中心迅速启动“专家会诊”,法律团队厘清产权归属,明确房屋归李阿姨所有。同时,联动公安、法院、检察院、妇联、金融机构等部门组成“超强调解团”,从法理、情理双重角度疏导。李阿姨现在逢人就夸:“10年心结,综治中心一个月就解开了。”
李阿姨的难题能快速解决并非偶然,而是昆明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创新机制、织密服务网络的必然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为让矛盾化解更高效、责任落实更精准,昆明创新推行乡镇(街道)“2+3(1)+N”工作机制。“2”即政法委员与派出所所长牵头协调;“3(1)”指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协同行动;“N”则涵盖其他相关单位与村(社区)力量,形成“事事有人管、责任不落空”的治理格局。
在此基础上,配合“发现登记、风险评估、分流交办、分类调处、预防处置、动态管理、跟踪回访”的“七个闭环”流程,以及“简单纠纷现场处理、一般纠纷联动协调、复杂问题多元化解”的“三道调解关”,真正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最快速度解决问题”的目标。
在接下来的直播中,镜头以“县—乡—村”的脉络循环推进,并采用视频连线的方式,由外景主播实地走进综治中心,带领网友共同感受三级综治中心协同联动、合力见效的工作成效。
从区级综治中心的高效整合,到街道综治中心的精准发力,再到社区综治中心的“烟火气”调解,昆明将平安治理的触角延伸至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用“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破解群众急难愁盼。
“以前遇到纠纷,不知道该找公安还是法院,现在来综治中心,进一扇门就能解决。”在昆明市呈贡区综治中心服务大厅,办完劳动争议调解的市民王先生感慨道。这座今年6月正式投入运行的区级综治中心,选址毗邻市级行政中心及全区30余个职能部门,5分钟内即可协调多部门响应,从物理空间上实现了便民的第一步。
“通过整合7个常驻部门、22个涉纠纷重点领域轮驻部门,以及7个社会组织机构入驻和多方社会力量随驻,目前,我们的登记受理区共开放12个服务窗口,累计接待群众1876人,现场受理案件467件,办结率超80%。”呈贡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刘冬分享的一组数据,不仅是服务效能的直观体现,也有力印证了打破部门壁垒的积极作用。
“我们有一支专业的调解队伍,不仅在23个社区设立调委会、3个派出所设立治安联调室,而且有28名专兼职调解员扎根一线。”昆明市五华区黑林铺街道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安健特别提到一块“金字招牌”——李学调解工作室。
李学曾荣获“全国人民调解专家”称号,多年来带领团队调解纠纷2400余件,还通过“传帮带”为街道培养了一批专业调解人才。此外,为从源头减少矛盾隐患,黑林铺街道创新选拔“信得过、有能力、具威望”的居民担任“十户长”,负责日常隐患排查、普法宣传等工作,让治理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
“张大爷家楼上漏水的事儿,我们和物业一天就解决了。”昆明市西山区马街街道西丽园社区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杨蕊分享的小故事,正是社区综治中心“烟火气”调解的日常写照。
据介绍,西丽园社区能够精准回应居民需求,关键在于“全网格”排查隐患、“全覆盖”提供服务、“全科化”处置问题、“全民化”引导参与的“四全工作法”。通过环环相扣的举措,将平安治理的触角延伸到居民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为让矛盾化解更有温度,社区积极调动多元力量,除了专业调解团队牵头,热心居民、物业人员等“编外调解员”也会适时加入,形成众人拾柴的“众筹调解”氛围,让矛盾纠纷在共建共享中妥善解决。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止于颜值,更在于“平安指数”。不同于“一刀切”的统一模式,昆明各级综治中心立足区域实际,走出了各具特色的治理路径。
这些探索带来的改变,不止于制度和流程的优化,更藏在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里。
从多头跑到一站解、从碎片应对到系统服务、从传统治理到智慧治理,昆明市的综治中心建设正成为撬动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支点,让平安成为春城最鲜明的底色。
“有矛盾,找综治中心;解纠纷,找综治中心。”如今,这句朗朗上口的口号,早已不是简单的宣传语,而是深深扎根昆明基层治理土壤中,成为贴近群众生活的“定心丸”。
随着昆明市、县、乡、村各级综治中心的联动愈发紧密,春城的平安底色必将愈发亮丽,昆明必将书写出更加亮眼的新时代社会治理新“答卷”。
群众不出门 线上解纠纷
二审:龙琼燕
三审:刀一波
来源:云南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