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政府大楼遭袭,泽连斯基发声:期望所有协议得到执行,以加强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9-08 10:00 1

摘要:“凌晨三点,基辅的防空警报像疯了一样响,我妈第一反应不是躲,而是冲去阳台看是不是隔壁楼又掉无人机残骸。

“凌晨三点,基辅的防空警报像疯了一样响,我妈第一反应不是躲,而是冲去阳台看是不是隔壁楼又掉无人机残骸。

”——一位基辅网友的帖子,点赞破十万。

9月7日,俄罗斯把“最大规模空袭”四个字直接写在了基辅夜空:800多架无人机+13枚导弹,乌军拦下747架,剩下的穿进市区,内阁大楼顶层直接烧穿,火光照亮了总统府的窗户。

这不是第一次炸政府楼,却是第一次把“政府上班打卡点”当靶心。

楼里的公务员前一晚还在加班改预算,第二天工位成灰。

乌总理斯维里坚科在废墟前说“楼能修,人回不来”,语气像极了自己家被砸了还得先安慰邻居。

更扎心的是,死者里有个三个月大的婴儿。

孩子父母原本打算天亮后带娃去波兰避难,结果摇篮没来得及搬下楼。

基辅市长克里琴科在发布会上说到这句时,直接摘下眼镜抹脸,直播画面里全是哽咽的呼吸声。

乌克兰的反击来得又快又狠:当天夜里,乌军用无人机点了俄罗斯布良斯克的“友谊”油管。

这条管子每天给克里姆林宫赚2000万美元,现在火苗子蹿得比基辅那栋楼还高。

乌军发言人说:“你烧我政府,我烧你钱包,公平。

西方国家的反应像提前排练好:马克龙线上摇人,26国答应派“保障部队”;北约秘书长发声明谴责;联合国吵成一团,最后连个像样的制裁都没通过。

最绝的是特朗普,隔空喊话“我正在推动安全保障”,被网友做成表情包——“推了三年,还在推”。

基辅人第二天照常上班,地铁里全是背着电脑包、手里拎应急包的上班族。

有人把防空洞WiFi密码贴在站台上,密码是“FuckPutin2025”。

小卖部老板在门口挂了个手写牌子:“无人机八折回收,换面包。

最魔幻的是,被炸的政府楼对面,一家咖啡馆坚持营业。

老板在门口摆了块黑板:“今天特调——‘普京的噩梦’,双倍浓缩,不加糖。

”排队的人从街角拐到地铁站,一边刷手机看伤亡数字,一边吐槽“这名字明天会不会被导弹点名”。

战争打到第三年,大家早就不信“明天会更好”这种鬼话。

但基辅人学会了把恐惧拆成段子:有人把无人机残骸焊成花盆,种上向日葵;有人把碎玻璃做成钥匙扣,上面刻着“2025,老子还活着”。

一位程序员在推特写:“昨天老板问我能不能远程办公,我说可以,只要导弹别远程办公就行。

”配图是他家阳台,对面楼被炸缺了一角,像被啃过的蛋糕。

最戳泪点的是,内阁大楼废墟里扒出一张没被烧完的合影——去年独立日,员工们站在台阶上比V字。

现在台阶塌了,照片只剩半张笑脸。

乌总统办公室把这半张照片发在ins,配文:“我们记得完整的模样。

空袭过后48小时,基辅的献血站排了200米长队。

护士说,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献血,边撸袖子边问:“这血能不能直接送到前线?

”有个大叔抽完血没按棉球,举着胳膊去隔壁超市买了两袋面包,回来塞给志愿者:“给伤员吃,我血糖高,吃不了。

俄罗斯那边,官方照例沉默,只有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记者会上念稿:“我们不针对平民。

”台下记者直接开怼:“那婴儿怎么死的?

被无人机吓哭的?

”视频在推特循环播放,评论区最高赞是:“建议下次扎哈罗娃来基辅开记者会,现场感受一下‘不针对’。

战争没有奇迹,只有细节。

比如基辅人现在出门先看屋顶——不是看天气,是看有没有新装的防空机枪;比如超市货架上,乌克兰国产啤酒被买空了,老板说:“大家想醉,但不想醉在防空洞里。

一位乌克兰博主在视频里说:“我们不需要‘明天会更好’,只需要‘今晚别炸’。

”镜头扫过窗外的夜空,远处有火光,近处有猫在阳台睡觉。

最后,用基辅地铁里的一条涂鸦收尾:“如果世界疯了,至少地铁还准点。

”下面有人补了一句:“准点到连导弹都追不上。

来源:林间美妙的邂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