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脾气反复无常、压榨无极限、甩锅抢功PUA……经历得多了,我们天然会把自己摆在领导的对立面。
上班久了,谁还没遇到过几个"烂领导"?
脾气反复无常、压榨无极限、甩锅抢功PUA……经历得多了,我们天然会把自己摆在领导的对立面。
这很正常,但却不聪明。
在职场,领导和员工因为工作性质的不同,是会有一些冲突:
他要控制成本、你要加薪奖金;他求可控稳定、你图晋升发展;他重规矩流程、你爱灵活变通……他管理、你执行。这种立场上的差异,注定了工作中会有摩擦和分歧。
但你要是事事和领导对着干,那一开始你就输了。
你和领导权利不对等、信息不对称,哪怕你自认为能力比对方强,那也很难和对方扳手腕。
上班时,你没必要因为一时情绪,而和领导斗争。比如以下四件事,就不要和他对着干。
1、公开场合,别让他难堪。
从古至今,中国人一直是一个“好面子”的民族。在社会交际中,大家都觉得“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因为:给人留情面,自己路也更好走。
在职场,领导最在乎的是什么?那就是“权威感”。
当众驳斥他,相当于直接动摇了他的“位置根基”。
在部门会议上,你嘲笑领导瞎指挥,那同事怎么看领导?和客户聊合作时,你指出领导的错误,那甲方还有信任感?公司高管视察,你当众“教”领导做事,那上级会怎么评价?台上你让领导难堪,台下领导就让你难受。
成年人的世界,看的不是谁对谁错,而是谁更懂分寸。你觉得赢了道理,实际上输了人心。
当然,你要是自觉可以“上台”取代他,那你就可以无所顾忌。
2、决策不争对错,只论执行。
上班打工,要想少些烦恼,就得清楚自己的位置和能力。
领导做决策,你负责执行;他拿高管工资,你拿打工钱。
当领导的工作决策已经做出了,你就听安排去执行就好。你要是没完没了地质疑、争论对错,只会吃力不讨好白惹一身骚。
我记得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里有段经典剧情:
新人安迪听说主编要在一晚上找到未出版的《哈利波特》手稿,第一反应是“我做不到”。
同事奈杰尔一针见血:“你的工作不是来提问的,你的工作是去完成它。”
后来安迪做到了,也正是这件事让她开始获得主编的认可。
在职场上,执行力是最好的说服力。
哪怕你自觉做不到,先去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再提建议时,领导才会认真听你说。
否则他只会觉得你不服管理、是个刺头。
3、越级报告,是打领导脸。
上班时,我们要是对领导的某些行为不满,比如他偏心同事、事事针对你,那你也别去找“领导的领导”告状。
你以为找到了靠山,可能只是自己坑自己。
“越级报告”,本质上是对组织规则和信任的双重破坏。
它首先会让你领导对你完全丧失信任。
你以后会寸步难行——资源分配、奖金福利、绩效评估,处处都会遇到无形的阻碍。
其次,在上层领导看来,一个破坏规则的人,是不可控的,也是不可重用的。
今天你可以越过他报告,明天你也可以越过他捅出更大的篓子。
挑战规则的人,很难有好下场。
最好的做法就是“懂得在规则内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做那个砸破规则的人。
4、人事安排,别去指手画脚。
办公室人事调动,是领导最敏感的地方,因为它就是一场利益分配。
权限掌握在领导手中,他做出的人事任命、团队调整或裁员决定时,你别轻易表达不同意见。
要知道,人事安排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能力排序:平衡团队、培养心腹、甚至高层压力,都是领导考量的因素。
你要是去说“谁谁谁没能力”、“谁谁谁贡献最多”、“谁谁谁资历浅”,这只会让领导对你反感。
因为你不仅越界了,还会让领导觉得你别有用心。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你执着于“看透”,只会让你陷入公平与否的情绪内耗;
学会“看懂”,才能知道怎样做对自己有利。
难道我们只能忍气吞声?
当然,不去“硬碰硬”不等于就要委曲求全、唯唯诺诺。
如果你的切身利益受损,或者触及到底线原则问题,该据理力争时绝不能让步。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你真的没必要为了一时的情绪宣泄,或者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就选择最吃力的对抗方式。
职场是讲究策略的地方,不是比拼谁更倔强。
聪明人知道什么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什么时候该换个方式达到目的。
想告诉大家:与其硬着头皮对着干,不如换个思路,效果反而更好。
人生很多事,迂回比直冲更能到达目的地。
来源:知默不亦